1、现代物流降本增效三年(20252027)行动方案为满足主导产业的物流需求,切实提高物流时效,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活力和竞争力,提升硬实力,结合物流和相关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聚焦现代物流提质、降本、增效,着力构建多维高效物流通道、支撑产业创新集群、强化内外畅联物流网络、提高专业物流服务水平,为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需求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强化政策引领,加快聚集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活力。坚持惠企有感,对标企业需求,以解决企业反映的物流贵、物流难等问题为出发点推动物流产业有序、合规发展。三、工作目标至2025年底,物流网络更加健全,与
2、制造业联动发展、与商贸业融合发展更加深入,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物流业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到2025年底,物流成本同比下降30%,通达一二线城市时效提高30%o四、重点任务(一)高质量编制现代物流规划1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围绕现代产业分布和城市空间格局,高质量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物流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围绕市域一体化,按照整合优化布局、做强核心枢纽、补齐物流短板、完善服务体系、畅通内外循环的总体思路,加快形成物流枢纽-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网点的物流节点网络,合理规划物流空间布局体系,推进物流资源向物流枢纽和园区整合集聚。2.落实落细物流工作举措。以规划为引领,以行动计划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
3、强化系统思维,突出重点攻坚,加强市区纵向联动、部门横向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精细化工作举措和常态化工作机制,制定年度重点工作清单,梳理一批重大物流项目,打造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重要载体。按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的要求,加快完善现代物流枢纽网络,促进枢纽、园区等节点高效协同,积极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一)降低企业物流成本1 .争取降低高速通行成本。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车辆免征高速费,推动优化抽免检,对符合条件的ETC车辆、大中型货运车辆、集装箱车辆等执行高速公路差异化。加强公路养护和保通,压缩高速公路限禁行的时间和频次,严格控制长时间限禁行情况发生。2 .优化城配车辆通行。在
4、不影响正常交通的前提下,允许城市配送车辆在城市次干路、支路非高峰时段停车半小时装卸货;新能源货车在市区道路通行不限行。探索在物流园集中区域,选取具备条件的道路设置货运不限行通道。引导快递企业使用电动二轮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进行末端揽投,实行统一车型、统一颜色、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统一信息化监管。3 .发展全链条冷链。引导农产品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从源头建立冷链分拣车间,加大贯穿流通全链条冷链物流建设。重点发展冷链云仓,为企业提供集仓储、分拣、包装、配送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缩短中间环节,提高冷链物流效率,降低冷链物流成本。4 .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持续推进公转水公转铁,提高大宗散货海铁联运货运量,降低运
5、输成本。持续推进粮食、煤炭、矿产等货物散改集,巩固发展港区散货驳运业务。5 .培大引强物流龙头。加大培育力度,引导和鼓励运输、仓储、快递等中小物流企业抱团发展,延伸服务功能。建立商贸物流企业重点联系制度,定期跟踪了解运营情况,协调解决堵点和难题。积极引进知名大型物流和供应链企业落地。加强A级物流企业与星级冷链企业培育,逐步壮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集群。(三)提升物流运营效率1 .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鼓励开展通用材料集中配送、个性化材料按需配送的集成制造、配送等业务,快递企业提供入厂物流、线边物流、逆向物流和仓配一体化、配送等快递物流服务,无缝对接生产车间。各县区结合产业规划
6、推动2-3个深度融合企业。2 .引导发展绿色智慧物流。支持使用电动重卡等绿色物流装备,降低物流能耗。支持网络货运平台健康发展,重点培育基础较好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加快现代化物流装备推广,鼓励应用智能机器、智能立体仓库、自动输送系统等智能仓储装备。3 .做大做强供应链平台。引进专业供应链服务企业落地,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拓展市场。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模式,整合电商物流服务站点、村村服务站点、快递网点等服务功能,改造升级末端服务网点,一站式实现寄递物流、零担物流及商贸流通等多种功能,提高站点运营和成长率。4 .发展物流装备制造。发挥在智能装备和物流应用市场方面的基础优势,推动生产服务型
7、物流枢纽紧密衔接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瞄准工业机器、仓储物流、自动化分拣物流、冷链物流装备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销合作、产融合作、产才合作,提升物流装备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层次,打造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基地。5 .完善县域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引导市场加大投入,支持建设和改造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乡镇快递物流站点、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等农村寄递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农村邮政网点、快递服务点、电商服务站以及村相关公共设施等服务资源,推广农村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降低农村流通成本。在稳量上升的前提下,不断推动快递服务费用下降。6 .推进对台物流枢纽建设。加强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布局,
8、支持现代物流城打造对台物流集散中心,整合优质资源,提升对台物流中转能力。全力推进物流枢纽建设发展。加快现代物流城建设,健全完善配套设施,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实现早投产、早受益。加快实现铁路运输无缝衔接,尽快补齐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短板。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工作专班,统筹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工作,加强动态评估和工作调度,落实地方主体责任,抓好任务目标分解,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相关政策,确保各项任务落地。(二)保障用地需求。对物流枢纽、冷链物流设施、铁路专用线项目和已列入物流业发展规划、综合运输规划、邮政业发展规划、冷链物流规划等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及“一体化”能源驿站等配套项目,在建设用地方面给予重点保障。(三)加强应急体系。将规划的物流园区纳入应急保障仓储体系,建立应急物流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制定应急物流“绿色通道”制度,统一制证,统一标识,在应急情况下,保障应急车辆通行。(四)加强人才培养。突破人才瓶颈制约,鼓励院校加强物流相关专业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并给予相应支持,培养更多高素质物流业应用型人才。(五)完善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物流统计体系,强化物流成本的日常统计、运行监测和综合评价工作。加大服务力度,不断丰富货运、物流等指数研究,做好物流运行监测,合理引导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