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一、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二、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从纵向上看,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期,这一时期专制主义空前加强,经济文化有相应的发展;从横向上看,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工业文
2、明。第13课讲述了明朝的政治状况,突出强调国家版图的奠定、边整治理、中央集权的加强几个方面。本课包含“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三个子目,主要介绍了自朱元璋开始明朝的内外政策,意在体现明朝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奠定中国版图方面的重大作用和意义。三、学情分析这一部分的内容在初中已通过3课时进行学习,学生对废除宰相制度、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实都已经有了基本了解,但对其内在联系及意义等缺乏深层的思考。高一学生对于晦涩的史实与概念缺乏学习耐心,但本课涉及概念较多,逻辑较复杂,应注意利用图片、地图、史料等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四、
3、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多角度客观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及明朝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O2、时空观念:能够将明朝内外政策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理解。3、史料实证:能够通过阅读、分析、使用史料,提取关于明朝政治统治和对外关系的措施、特点及意义的相关信息,提高学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的能力。4,历史解春:了解明初废丞相的史实,内阁制度的特点,认识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基本解决及宦官问题的产生;能够解释“海禁”政策的形成及影响;借助各类历史材料,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明朝君主制度的强化及国家版图的确立,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
4、通过了解明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原因,以史为鉴,增强世界意识、民族受兴意识。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陆疆与海整的问题及治理难点:明朝面临的世界形势;明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国家版图的意义。六、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问答法、史料研习法学法:合作探究法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导入1、展示1477世纪的时空坐标轴,2、通过展示中西方发展时空坐标,建立全球意识。3,分析本单元。4、引出问题:世界大变,大明何变?1、形成将明朝放在全球视角下的意识2、思考所提出的问题。1、帮助学生建立世界意识、全球视角2、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知识框架新课讲授明朝的建立介绍朱元璋介绍
5、明朝建立过程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掌握基本史实和重点人物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展示各主题材料1、废丞相(1)通过朱元璋的话,引出第一子目。(2)分析废丞相的原因。(3)废相后朱元璋的境况。思考:朱元璋及后来的皇帝所采取的措施。2,设内阁(1)介绍内阁的设立与发展;演变图(2)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不同。(3)在元朝行政图的基础上画出明朝的行政机构图。3、宦官专权(1)解释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及对权力运作形式的影响4、解释为何政治制度的姬变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阅读教材、史料;思考问题,把握教材重难点把握教材重难点,形成知识系统;通过史料探究培养辩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阅读材料,总结材料,培养信息提取和概括
6、能力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1、郑和下西洋(1)阅读教材及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条件。(2)简要介绍朝贡贸易;(3)通过评价郑和下西洋。2、沿海倭患(1)知道倭寇骚扰与海禁的关系;介绍倭寇的组成(2)解释海禁政策的概况及其对倭患的影响(3)介绍戚继光、俞大猷的抗倭斗争。3、西方殖民(1)了解西方殖民进入中国的背景。(2)介绍葡萄牙占领澳门和荷兰占领台湾的基本史实(3)了解西方殖民的影响以及明朝政府的态度。阅读教材、材料,掌握史实、解决问题掌握基本史实;通过史料探究培养辩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认识海禁政策的弊端及开放国门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戚继光与俞大猷的伟大奉献,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内陆边整
7、与沿海形势1、总结明朝在不同地区的民族政策(1)蒙古地区(2)西藏地区(3)东北地区2、总结明朝经略陆疆的特点3、展示明朝疆域地图,认识到其对统一民族国家巩固的作用大明之衰通过明满力量的消长引出明清易代的时间轴。前呼后应在学习本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课堂导入的提问:总结大明的变化。阅读教材、材料,掌握史实、解决问题掌握基本史实;通过史料探究培养辩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认识明朝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及疆域奠定的重要作用;树立全球史观,对待史事能够更加全面的评价;自然衔接下一课内容本课小结通过思维导图进一步巩固知识点。课堂练习紧扣课程重难点,精选选择题及简答题,师生互动,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查漏补缺。阅读题目,回答问题1、巩固课堂知识2、了解命题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