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10 ,大小:870.24KB ,
资源ID:33998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操作艾灸.ppt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操作艾灸.pptx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医院中医操作艾灸中医操作艾灸主讲人:王春艳 艾灸是主要在人体相应部位施行相应灸法的一种治疗和养生方法,它是中医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并借助于现代医学理论知识,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艾灸同时也适合健康人群的保健。艾灸主要通过温热刺激经络穴位达到调节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调节阴阳平衡的治疗作用。艾灸具有如下特点:1以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体现了脏腑经络理论在临证治疗中的应用。艾灸疗法多样,疗效显著。适应症广泛,但是也有相对严格的禁忌症。辨病施法,辨证调治,有的放矢。定义艾灸艾灸 是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在

2、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艾炷艾炷 是将艾绒做成一定大小的圆锥形艾团,称为艾炷。艾条艾条 指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根据艾绒内是否有添加其他药物一般分为清艾条和药艾条。直接灸直接灸 用黄豆大或枣核大小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根据刺激量的不同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从而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间接灸间接灸 是相对于直接灸而言,即艾炷不直接接触穴位,在艾炷与穴位之间隔上某种药物施灸的方法,故又称之为隔物灸。作用作用和适应和适应范围范围1、作用作用1、温经通络、祛湿散寒2、升阳举陷、回阳固脱3、消瘀散结、拔毒泄热4、预防疾

3、病、保健强身2、适应适应范围范围艾灸对于内科疾病,骨伤科疾病,妇科及儿科疾病,以及各种痛证,感觉、运动功能障碍都有很好的预防保健效果。艾灸还可强身保健,可常灸命门、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等穴。注意注意事项事项1、实施实施艾灸前要全面了解受术者整体状况艾灸前要全面了解受术者整体状况明确诊断,做到有针对性;准备好施术时所需要的器材、用品等;指导受术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加强与受术者之间的交流,使其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2、治疗治疗过程中施术者要全神贯注过程中施术者要全神贯注艾条灸时,要注意燃点的距离,太近则易烫伤,太远则疗效不佳,应随时询问病人温热感,并观察局部潮红程度。行艾柱灸时,更应认真守护观察

4、以免发生烫伤。3、治疗治疗后受术者宜卧床休息后受术者宜卧床休息5-10min,不宜马上进行剧烈,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运动。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之艾条套入玻璃试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烧坏被褥。操作方法操作方法1、基本基本操作顺序操作顺序1.1体位选择常用体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俯伏坐位。1.2施灸顺序施灸的顺序,临床上常见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施灸壮数先少后多,施灸艾灶先小后大。1.3施灸手法施灸手法有补有泻,需根据辨证而定,虚者宜补,实者宜泻。常见常见操作方

5、法操作方法2.1温和灸温和灸2.1.1操作步骤将艾条燃着一端,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灸。对于局部知觉减退的受术者或小儿,施术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施术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受术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掌握施灸时间,防止烫伤。2.1.2操作时间每次灸1015min,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每日12次,一般710次为一疗程。2.1.3适应症主要用于腰腿痛、风寒湿痹、肘劳、漏肩风、面瘫、胃痛、腹痛、泄泻、咳嗽、哮喘、心悸、胎位不正等及其他多种慢性病患者的防治。还常用于保健灸。禁忌症禁忌症1禁灸部位禁灸部位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

6、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法,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禁灸。2禁忌病禁忌病证证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上亢头痛症,一般不适宜用灸法。3禁忌体质禁忌体质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法。施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1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实施艾灸过程中可能出现胸闷、心慌、晕厥,皮肤瘙痒、刺痛、水疱等不良反应。2处理措施处理措施2.1根据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灸法以受术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决定施灸量的多少。若要选用化脓灸时,一定要征得受术者的同意,并在病历上记录、签字。2.2晕灸现象处理立即停止艾灸,让受术者平卧于空气流通处,松开领口,给与温白糖水(糖尿病者慎用)或温开水,闭目休息即可。对于猝倒神昏者,可以针刺水沟、十宣、中冲、涌泉、百会、气海、关元、太冲、合谷等穴以急救。2.3水疱处理施灸后皮肤出现红晕是正常现象,若艾火热力过强,施灸过重,皮肤易发生水疱。如果水疱较大用消毒针刺破后消毒,防止感染,数日内可痊愈,一月内局部可能留有色素沉着。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医院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