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基本情况X村位于高关镇西南方,距离镇3公里。属贫困村,辖区有5个村民小组,共172户608人,其中建卡贫困户40户152人,党员15人。X村地广人稀,地理条件差,“鸡窝地,巴掌田”是我村的真实写照。村“两委”班子配备情况,村“两委”成员7名,有专职干部4人。支部书记X,男,45岁,高中文化,工作踏实认真,处事果断,能力较强,缺点是创造力不够。村主任X,男,65岁,高中文化,认真负责,工作经验丰富,群众认可度高。(二)“两委”运营情况1.村“两委”班子配备情况。村“两委”成员7名,有专职干部4人。支部书记X,男,党员,45岁。已担任村支部书记多年,高中文化,工作踏实认真、积极主动,处事果断
2、能力较强。思想素质高,任职期间兢兢业业,群众评价高。但是现代化手段办公还需加强。村主任X,男,党员,65岁,高中文化。是村的老干部,群众基层牢靠,威信高,工作经验丰富,认真负责。总服专干X,女,49岁。在村任总服专干10年,以前是村的妇女主任,对村情十分熟悉,是村移动的“电脑”,了解村里每一户的基本情况。群众基础好,办事公道正派,熟悉电脑操作。综治专干X,女,党员,49岁。也是村里的老人了,以前任计生员,熟悉村内情况,群众基础较好。提高业务水平,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二是通过多平台多渠道系统的、深入的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创新工作方法,积
3、极探索农村工作新方法。二、村级后备人才研判情况(一)在村挂职本土人才情况本村挂职本土人才X,女,发展对象,30岁,大学专科学历。2018年1月到村任本土人才。在任职期间能较好的协助村两委班子完成村委的工作,两年来主要从事办公室文字资料工作,资料上报,信息收集,村委资料规范等工作,具体负责协助支部书记完成党建工作。目前,因工作离家较近,自己不是作为家中主要劳动力,有意愿一直在村工作,希望通过村干部经历提升个人能力。积极向党组织靠近。(二)其他村级后备人才分析目前,村内2名村级后备人才都是返乡毕业在家发展,分别是X。X作为村“两委”的后备人才他表现优异:一是政治觉悟高,热心家乡事业。响应村支部号召
4、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按时参加支部活动。二是专业能力强,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刚从学校毕业,干事创业积极性高,学习能力性强。该同志可作为村专职干部后备人才进行培养。研判过程中发现,他最希望得到的支持有两点:一是加强学历提升;二是得到人才项目扶持。数。各村(居)民委员会中至少要有1名妇女成员,力争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例达到30%以上,村民委员会主任中女性比例达到10%以上。各村(社区)“两委”班子中一般应有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二)人选条件1、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人选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5、自觉抵制黑恶势力渗透和不良风气侵蚀。(2)认真完成上级党委、政府布置的工作任务,主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工作认真负责,能作为善作为。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3)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民主、公私分明、带头遵守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党员、群众中有较好的口碑。(4)推荐连任的人选一般能任满一届,新进人选一般能任满两届以上。其中,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新进入选一般应具有高中(含中专、中职)及以上学历,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新进人选一般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2.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除具备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人选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忠诚老
6、实,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不良行为敢抓敢管,坚决与黑恶势力作斗争,般应当具有1年以上党龄篇十、村两委班子届中评估报告根据区委XXXX统一安排,为做好明年村级组织换届准备工作,乡认真开展了村级班子运行情况调查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如下:一、村两委班子结构调查分析乡下辖12个行政村,村党组织15个,其中:村级党支部14个,党总支1个。党组织班子成员数36名,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36名,两委交叉任职数17名,两委班子中女性17名,女性人数占总比例的30.9%。从年龄结构看,35岁及以下8名,35岁至60岁以下46名,60岁及以上1名,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及以下30名,高中学历19名,本科及以上学历6名。
7、根据以上统计,乡村两委班子成员“老中青”比例较为合理,但年轻干部居少,文化素质偏低。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村级班子要具备领导群众驾驭市场,驾驭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只能是力不从心,不具备年富力强的体魄,必然会导致精力不足,暮气沉沉,难于担当起繁重的基层工作。因此,提高村级班子文化素质,进一步改善年龄结构,关系着村级班子工作水平能力的提升。二、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分析20_(请自填)年,乡以余家村为试点,探索建立1.+3+n”基层治理模式,即:一个党支部、三个自治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多个社会赶的良好势头,家家户户空地荒山、房前屋后都栽植银杏树
8、都养殖家畜家禽,贫困户户户都有种养殖为主的庭院经济。四、督促考核我们以各村(社区)为单位,在群众、党员中分别以不记名方式对各个班子成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成效、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测评结果最低为81%,最好为100%,通过测评进一步规范了干部的各项行为,融洽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工作成效。五、存在的问题通过走访各村(社区)群众、部分党员,大家对村(社区)两委干部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部分群众认为村道路建设还不够,村两委班子需更要关注基础设施建设。(二)村集体经济薄弱,需要重点培养和引进各类技术人才,在产业的发展上加大力度。(三)开展工作需要更加民主,多
9、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共商发展大计。五、今后发展方向我们将严格按照村党组织工作运行规则市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办法,加强对村“两委”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养管理,增强发展力量,力争20xx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篇十二、2024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为切实做好2024年全镇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甘于奉献、敢闯敢拼。各村要更加注重选拔致富带富能力强、能团结带领群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干部。集镇社区要更加注重选拔治理和服务能力强的干部。根据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确定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候选人:(1)政治觉
10、悟不高、组织观念不强,不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2)受过刑事处罚;(3)存在村霸、涉黄涉赌涉毒、涉黑涉恶、涉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4)非法宗教和邪教的组织者、实施者、参与者;(5)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审查调查(侦查);(6)近3年内被评议为不合格党员且被劝退、除名,或者仍在限期改正;(7)存在拉票贿选等违反换届纪律行为,利用各种方式操纵、干扰、破坏选举工作;(8)长期无理上访或组织、蛊惑群众上访,影响社会稳定;(9)法治意识淡薄,道德品质差,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10)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差,多数党员、群众不拥护的;(11)在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扶贫、“三资”管理等领域,有严重危
11、害集体利益和群众合法权益行为的;(12)不能专职工作或不具备正常履职身体条件的;(13)其他违反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提名情形。根据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宜继续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政治能力不强,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坚决,执行惠民政策不到位,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不力;(2)法治意识不牢,不严格依法办事,任期内乡村(社区)治理较差;(3)履职能力不强,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墨守成规、以上的村为5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职数一般5至9人,辖区常住居民5000人以下的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为5人,每增加3000居民增配1人,最多不超过9人。全镇各村总职数原则上与上届一致,积极推行村(社
12、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推进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五)优化班子结构。本次换届重点优化村(社区)“两委”班子年龄、学历结构,力争通过换届实现年龄、学历“一升一降”。新提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注重选拔45岁以下的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般具备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一般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换届后,村两委”班子年龄以36岁至55岁为主体、学历以中专高中以上为主体;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年龄一般应符合就业年龄段要求,原则上男性不超过60岁,女性不超过55岁,学历一般在大专以上。原则上每个村(社区)“两委”班子中至少有1名35岁以下的年轻
13、干部。新提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应有1年以上党龄,村党组织书记一般具备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般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现任超过60岁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需经镇党委集体研究同意,报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同意后,方可继续留任。换届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45岁以下的应占相当比例,35岁左右的应有一定数量,村党组织书记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的达到80%以及时处置。(二)选举实施阶段(2024年10月8日-12月15日前)1.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2024年11月10日前完成)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在镇党委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由上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主持,采取党员和群众
14、推荐、镇党委推荐、党员大会选举的两推一选”方式进行。重点把握6个关键环节:(1)党员和群众推荐。村(社区)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和村(居)民代表会议,对照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任职条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按照不低于委员职数2()%的差额比例,推荐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在得票数超过推荐票一半以上的党员中,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报镇党委审定。(2)镇党委推荐。镇党委召开党委委员会议,综合村(社区)党组织推荐和区委反馈的情况等各方面因素,按照不低于委员职数20%的差额比例,推荐并研究确定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把好资
15、格初审关。(3)资格联审。组织办、民政办会同镇纪委、政法办、信访办、统战办、卫健办、派出所等部门,对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资格联审。要严格审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的资格,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排除在外。(4)组织考察。村(社区)党组织召开委员会议,结合“两推一审”情况,按照不低于委员应选人数20%的差额比例,研究确定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考察名单,报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由镇党委组织实施考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由区委组织部会同镇党委进行考察。(5)确定候选
16、人预备人选。村(社区)党组织召开委员会会议,根据考察情况,按照不低于委员职数20%的差额比例,研究确定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并在全村(社区)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村(社区)党组织向镇党委上报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镇党委审查后予以批复。其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由镇党委报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6)组织大会选举。村(社区)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召开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由委员会全体会议等额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参加选举的有选举权
17、的党员人数达到或超过应到会党员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候选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选举权人数半数的,始得当选。选举结果上报镇党委批准。其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举结果由镇党委报区委组织部备案。2.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2024年12月15日前完成)村民委员会成员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主要采取户代表选举和居民代表选举的方式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直接选举。重点要把握5个关键环节。(1)推选村(居)民选举委员会。村(居)民选举委员会的推选工作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由上一届村(居)民委员会主持。按照民主程序将新当选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推选为村(居)民选举
18、委员会主任,同时推选一名组织放心、群众认可的党员骨干担任副主任。村(居)民选举委员会成员依法被确定为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应当退出村(居)民选举委员会。村(居)民之间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担任村(居)民选举委员会成员。(2)做好参加选举的村(居)民登记。登记参加选举的村(居)民,原则上以户籍为依据进行登记。对户籍不在本村,但在本村工作或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应予以登记。对户籍不在本社区,但在本社区居住或者从事社区工作满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经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应予以登记。已在户籍所在村(社区)或者居住
19、村(社区)登记参加选举的村(居)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对自愿放弃选举权利的村(居)民,在依法履行相关程序后,可不列入本届参加选举的村(居)民名单。村(居)民选举委员会应认真核实参加选举的村(居)民名单。参加选举的村(居)民名单和不参加选举的村(居)民名单在选举日的20日前张榜公布,在选举日的5日前颁发选举证,并在选举日前可视情对选民名单进行补登和删除。(3)推选村(居)民代表和驻社区单位代表。村民代表由村民在本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中推选产生。居民代表由居民在本社区登记参加选举的居民中推选产生。驻社区单位代表由驻社区单位推选,经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产生。要通过民主程序,
20、大幅度提高党员在村(居)民代表中的比例。妇女代表要达到村(居)民代表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一以上。(4)提名和审查确定候选人。新一届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人选,应根据村(居)民委员会成员职位和职数,差额确定候选人,差额人数由村(居)民委员会确定。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应当由过半数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对妇女委员采取“设岗定位”的方式进行提名。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采取由登记参加选举的居民或社区工作者个人报名、10人以上联名提名或者社区内群团组织、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提名,通过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产生后,由镇党委把好资格初审关,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会
21、同有关部门进行资格联审。正式候选人于选举日的1()日前张榜公布。(5)召开大会选举。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和要求,依法组织好选举大会。投票选举的时间、地点、投票方式,应在选举日前予以公告。选举时,要设立秘密写票处,实行无记名投票。村民委员会选举要严格控制流动票箱的使用,严防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代替村民选举大会。居民委员会换届采取居民代表选举方式的,只设立中心会场,不得办理委托投票;采取户代表选举方式的,设立中心会场和投票站,不得办理委托投票;采取居民直接选举方式的,设立中心会场和若干投票站,可以办理委托投票。选举结果要公开计票,当场宣布,并张榜公布。对当选者,统一颁发当选证书。(三)建章立制和工作交
22、接阶段(2024年12月160-12月25日)1 .组织换届移交。新一届村“两委”产生7日内,由镇党委、政府负责主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安排原村“两委”班子将印章、办公场所、办公用具、集体财务账目、固定资产、工作档案、债权债务及其他遗留问题等,及时移交给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做到账实相符、手续规范、不遗不漏。对拒绝移交或者无故拖延移交的,要及时移交有关机关,依法依纪处理。2 .抓好配套组织建设。同步推选产生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一般由3至5人组成,设主任1名。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原则上由非村(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村(社区)党组织纪委书记或纪检委员担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由村(居)
23、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各村(社区)党组织要把好关。同步组织推选产生新一届团支部、妇联、民兵连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在内的其他村(居)组织建设,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同步推选村(居)民小组长(网格长),推选产生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妇女和儿童、环境和物业等下属委员会。在推选过程中,要严格把握不同村级组织的推选产生的程序和标准,确保选举结果合法有效。3 .做好思想引导。镇主要负责同志与新当选的村“两委”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在工作目标、班子团结、加快发展、廉政建设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对在换届中离任、落选的村干部,通过个别
24、谈话、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等方式,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落实好符合条件的离任村(社区)干部待遇,引导他们以平常心正确对待换届选举,做到落选不落志,离岗不离心,通过传帮带积极支持新班子的工作,实现新老班子的平稳过渡。4 .加强履职管理。为使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尽快理清思路,掌握政策,熟悉情况,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基层社会治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级民主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对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特别是村(社区)主职进行培训工作,增强他们的民主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提高处理农村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镇党委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及时调整镇级联系指导机制,指导新一届村
25、社区)“两委”班子,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制定任前目标、提出具体措施,并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5 .认真杭理总结。选举工作结束后,各村(社区)及时统计上报选举结果,并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对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形成典型材料上报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要将涉及的文件资料、领导讲话、公示公告、审计报告、承诺材料、选票等进行分类整理,归档立卷,确保资料科学规范、有据可查。各村有关数据表格于2024年12月23日前报组织办、民政办,届时组织办、民政办将对各村(社区)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进行抽杳。四、加强组织领导(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坚
26、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村(社区)“两委”换届全过程。进一步明确“指导在市、责任在区、落实在镇、工作在村(社区)”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层层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组织办牵头协调,民政办依法指导监督村(居)民委员会换届,纪委、宣传、统战、政法、共青团、妇联、司法、财政、农业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二)强化工作督导。镇党委向各村(社区)派驻指导组,重点对人选质量、程序实施、纪律执行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镇党委负责对换届工作人员开展全员培训,编印操作规程、指导手册等,加强政策指导和答复。全镇各村(社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挂点干部、换届工作指导员等要全程参与村(社区)“两委”
27、换届工作,发挥协调指导作(三)防范化解风险隐患。镇党委与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一起加强风险隐患的分析研判和排查工作,防范各种干扰风险、信访矛盾风险、舆论炒作风险等。各村要继续严格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选举大会应经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后召开,建立换届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四)严肃纪律巡查。镇党委严格执行换届工作“十严禁”纪律要求,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拉票贿选等违纪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干扰破坏选举等违法犯罪行为。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性教育、纪律教育、法治教育,引导全镇广大党员群众和换届工作人员增强政治意识、法治意识。领纪委、组织办联合建立换届监督举报渠道,对反映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的举报及时受理、优先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