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JF中华人民共和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8472020电子天平校准规范Ca1.ibrationSpecificationofE1.ectronicBa1.ances2020-07-02发布2021-01-02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批准稿.稍后上传出版稿电子天平校准规范JJF1847-2020Ca1.ibrationSpecificationofE1.ectronicBa1.ances归口单位:全国质量密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参加起草单位: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新疆维
2、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本规范委托全国质量密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主要起草人:胡满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苏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葛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参加起草人:李彤阳(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黄坚(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郭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目引言III1范围12引用文件13术语和计量单位11.1 1术语I1.2 符号表21.3 计址单位24概述24.1 原理24.2 用途35计量特性36校准条件36.1标准硕码36.2 普代载荷46.3 其他有关测量用计量器具46.4 校准环境条件46.5 东值4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47
3、1 校准项目47.2 校准方法48校准结果78.1 示值误差测量结果78.2 重复性测量结果78.3 载荷在不1可位置测盘结果88.4 校准证书89纪校时间间隔9附录电子天平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IO附录B替代栽荷14附录C电子天平测垦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18附录D电子天平校准记录格式(示例)24电子天平校准证书内页(示例)25引言本规范依据JJFIO71国家计址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OS用计量术语及定义B、JJF1059.1测出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参照国际法制计址组织国际建议R76-1非自动衡O第一部分:计址和技术要求-测试.Non-automaticweighinginstr
4、umentsPart1:Mctro1.ogica1.andtechnica1.requirements-Tests)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国际建议R76-26非自动衡微3第二部分:测试报告格式,andMj,PartkUetro1.ogica1.andtechnica1.requirementsandPar1.2:TeS1.reportforma1.)欧盟校准指南第18号非自动衡器校准指南3(Guide1.inesontheCa1.ibrationofNon-AutoimiticWeighingInstruments)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5、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丁本规范。3术话和计量单位3.1术语相关术语参照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3、JJF1181g衡器计发名词术语及定义、JJFI229质量密度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3.2符号表表1符号说明符号说明符号说明D潦移,数值随时间变化m物体侦室E示伯误差PK任码的标称顷量I天平示他试验致荷的舂考项Ik人天平示值的参考值MPE酷码、天平的最大允许误差1.载荷n重更性测Ift次数MitX最大秤量S标准的受MaX1.最小实际分度值对应的局部称贵范胭的上限t淑度(C)T温度(单位K)U标准不确定度U扩展不确定度V自由度数UC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m位码的折算
6、顽MP密度d实际分度(ftPe空气的参考密度.Po-1.2kgm5d最小实际分度(ftPE硅码的约定密度.P,.t=8000kg11?k包含肉子ffi表2符号下标说明下标说明下标说明B空气浮力(校准时J瀛号D漂移max最大值N标称值11in最小值St标准(ffi*)ref参考T试验rep盅复性adj调整sub替代投荷ca1.校准0空我CCC蛾荷在不同位置di数字化3.3计量单位窗腑计量堆位:微克(Ug)、亳克的)、克出、千克(依)、吨。4概述4.1 原理电子天平(以下简称“天平”)是通过作用于物体.上的重力来确定该物体质量,并采用数字指示输出结果的计量器具。4.2 用途用于祛码质量鬓值传递、物
7、体质量测量、体枳测量及磁性测量等。也可以用于确定与质量相关的其他量值、数量、参数或特性。5计量特性5.1 示值误差:天平任何维次测量的示值与对应输入的硅码参考量值之差。5.2 重更性:同载荷多次衡星:结果之间的差值用标准偏差来表示。5.3 同一载荷在不同位置的示值误差:载荷加在秤盘的不同位置,用各点示值与中间点示值之差绝对值中的最大值表示。6校准条件6.1 标准跌码6.1.1 标准砂码溯源性6.1.1.1经校准出具包含不确定度的校准证书的硅码,标准硅码的不确定度公式见附录A.1.2.1.1.6.1.1.2经检定合格出具检定证书的秩码。a)对于检定证书中只给出标称质量值的酷码,标准硅码的不确定度
8、公式见附录A.1.2.1.2:b)对于检定证书中给出折算痂址值的硅码,标准袪码的不确定度公式见附录A.1.2.1.36.1.21.码的选择a) 1000000Max/d选择艮等级破码,或不低于员等级不确定度的硅码;b) 150000.r1000000对于证书中只给出标称质量值的眩码,选择R等级及以上磋码:对于证书中给出折算质址值的祛码,选择F2等级及以上硅码:c) )5000,Wx7150000对于证书中只给出标称质证值的效码,选择艮等级及以上硅码:对于证书中给出折算质量值的祛码,选择M1等级及以上祛码:d) ,x15000对于证书中只给出标称质最值的祛码,选择从等级及以上酷码:对于证书中给出
9、折算质-值的一码,选择M等级及以上砧码。6. 1.3砒码的其他要求需符合JJG99硅码.6.2 替代载荷当校准最大秤量为100okg(含100Okg)以上的天平时,若标准砂码不足以覆盖天平正常的校准范围,可以使用其他试脸栽荷作为替代载荷,详见附录B。6.3其他有关测量用计量器具a)分度值不大于02C的温度计;b)准确度不低5赋H的湿度计。6.4 校准环境条件6.4.1 校准应在稳定的环境条件卜.进行,除特殊情况外,校准工作应在天平的工作温度范围内进行。6.4.2 对于Mtr/d25X10*以上的天平,校准期间的温度用大变化不应超过1C:相对湿度最大变化不应超过10%.6.4.3 其他天平,校准
10、期间的温度最大变化不应超过2C:相对湿度变化最大变化不应超过15%,6. 4.4其他影响量振动、大气中水汽凝结、气流、磁场等其他影响量不得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6.5示值对于任何试验载荷(包括无载荷),只有在天平示值稳定的情况下才能读取和记录天平示值。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校准项目示值误差的测量及不确定度评定。7.2.1 校准范围校准范围通常为天平的零点到最大秤量,或依据客户要求的天平称量范圉。7.2.2 校准地点7.2.2.1校准通常在天平使用地点进行.7.2.2.2如果在校准后将天平移动至另一个地方,可能会出现以下的情况:a)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差异:b)环境条件的变化:c)运输期间所产生的
11、影响.注:以上均可能会导致天平的性能发生改变,因此,应尽量避免在校准后移动天平。建议天平移动后重新校准。7.2.3校准前准备工作7.2.3.1天平应有铭牌或产品标识,应有型号、实际分度值、最大秤量、编号、制造J.商等信息,检查型式批准标志信息。7.2.3.2天平在校准之前应经过适当时间的通电,如:天平说明书规定的预热时间,或用户设定的时间。若无以上规定,则天平预热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7.2.3.3天平应保持水平状态7.2.4示值误差的测量7.2.4.I应在需校准的称盘范用内均匀选取测员点,至少需有6个不同的试验载荷点,其中需包括零点、最大秤量点或接近最大秤量点。根据客户的需求可增加测量点。7
12、2.4.2在测量之前,应将示值设置为零,测量可以按照以卜不同的方法选择进行:方法一:从零载荷顺序增加至最大秤量,在测量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卸载我荷,卸载后需检查零点,如果零点示值不为零,应将示值设置为零。方法二:从零载荷顺序增加至最大秤量,在测量过程中不需要卸载载荷。注1:方法二可能会在结果中产生螭变效应.注2:若客户要求.也可采用从最大种St股序减小至零做荷的示值测量.注3:尽量采用单个毡码.7. 2.5.1在重复性条件下,以实际一致的方法将同一毂荷多次地放置在天平承载器上,天平提供相互一致结果的能力,用标准偏差表示。注:理更性条件包括: 相同测量程序: 相同操作者: 相同测读系统; 相同
13、煤作条件和相同地点: 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7.2.5.2试及载荷必须由适当的标准效弱或附录B要求的替代栽荷组成,试脸载荷应尽可能由单个硅码或单个替代载荷组成。7.2.5.3选择载荷时,应合理考虑天平的最大秤量和实际分度值。对于单分度天平,通常试验载荷在接近50%最大秤房到接近100最大秤员之间选取。如客户有特殊测盘点需求,可隔整测量点。7.2.5.4对于多分度/多范国的天平,试验载荷通常在域小实际分度值对应的接近50%最大局部秤员到接近100%最大局部秤量之间选取。如客户有特殊测量点需求,可调整测S1.点。7.2.5.5在每次测量之前,应将天平示值置零,在
14、天平称量盘中间加载试验载荷,稳定后记录天平的示值.照此方法至少重更测量6次.7.2.6载荷在不同位置的测量7.2,6.1同一载荷在不同位置的示值误差,用不同位置的示值与中间位置示值的最大差值表示.7.2.6.2测量包括将试验载荷放在承教器的不同位置,放理方式需确保施加的教荷的重心在图1中所示的位置,或尽可能接近的同等位21.根据承教器形状的不同,测量点数量及位置可以发生变化。除中心点外的其他测量点的位置按照图1所示,为中心点到秤盘边缘距离的1/2处。E1载荷位JE7.2.6.3多分度/多范围天平或单分度大平,试验教荷均优选约为最大秤出的三分之一的单个硅码。7.2.6.4测量可以按照以下不同的方
15、法选择进行:方法一:(用于单分度天平)a)不易产生漂移的单分度天平:在测量之前,将示值置零.然后先将忒验载荷放在位置1处,再按顺序移动至其他位置,记录每个位置的示值:b)易产生漂移的单分度天平:在测员之前,将东值置零。首先将试脸栽荷放在位置1.移除,然后放在卜.一个位置,又移除,以此类推,直至从最后个位置移除,每次去除载荷后可以四零。记录每个位置的示值。方法二:(用于多分度/多范围天平)a)不易产生漂移的多分度/多范闱天平:首先将试验载荷放在位置1.对天平进行除皮操作.然后将试验载荷按厥序移动至其他位置.记录每个位置的示值:b)易产生漂移的多分度/多范闱天平:首先将试验载荷放在位身1.对天平进
16、行除皮操作。接着将试验我荷移至下一个位置,然后移回位置1,如显示不为零,则需置零。以此类推直至从最后一个位置移除.记录每个位置的示值。8校准结果8.1 示值误差测显结果对于每一个试验段荷,示值误差(E)计算方式如下:E=fef1)参考痂量值可以是试蛉载荷的标称质量:mrer=mN2)也可以是试验载荷的折算质量。mref=mc=(mN+mc)(3)8.2 重复性测量结果根据宙亚性测量点试验载荷的示值计算标准偏差(三)。其中:=ir.i式中:S标准偏差:Ii施加第i个敕荷时的显示值:A个显示(ft的平均值.8.3 戏荷在不同位置测量结果根据不同载荷位巴中获得的示值来计算载荷在不同位置的误差AieC
17、wAIeCd=I1.iT1.1.(6)式中:Iu第i个位置显示值:(i=234,5)I1.i中心位置示值。8.4 校准证书8.5 4.1经校准的天平发给校准证书。8.6 .2校准证书内容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标甥:“校准证书”: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被校对彖的描述和明确标识:g)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h)本次校准所用试脸载荷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i)校准环境的描述:j)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k)校准证书卷发人的签名或等效标识;D校
18、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9复校时间间隔客户应根据校准结果、使用频次、使用条件等情况自行确定史校时间间隔。附录A电子天平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A.1示值误差的标准不确定度被校天平的测量模型为:E=1-mref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尊公式:U2(E)=U2(I)+u2(mre1.)公式(A.2)只有在公式(A.17)中各不确定度分量均不相关后才成立。如果采用替代我荷,试验载荷的参考痂量不确定度评定见附录B。A.1.1标准不确定度评定A.1.1.1空裁示值的化整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1.1.)54表示空投示值的化整误差.其区间半宽度为&/2,服从矩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SI0)=d11
19、23)(A.3)A.1.1.2加载示值的化整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61如1.)Z,1.,表示加载示值的化整误差。其区间半宽度为d2,服从矩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M叫加=儿/(2回(A.4)注:在多分度/多范阚天平上,随示值发生变化.1.1.3流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51.n),表示天平重更性的标准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来表示,其标准不确定度(A.5)为:u(叫CP)=S(I)如果只进行一组重复性测fit则该测珏确定的重兔性不确定度分St可代表天平整个量程的重复性不确定度。对于多分度/多范围天平,如果在各局部称量范围分别进行重复性测量,则备苑用测量确定的重发性不确定度可代表天平相应范
20、困的重究性不确定度。A.1.1.4载荷在不同位置的测盘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1.ccJf.,表示由于试验载荷重心的偏离引起的误差。由多个硅码组成试验载荷时可能会出现这一影响。如果无法忽略这一影响,则可以基于以下假设:公式AIEi=IUTIJ确定的差值与载荷重心到承载罂中心的距离成比例,与栽荷值成比例.按照&3确定的最大差值,眼从矩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6e)=I1.AIEmax(21.c3)(.6)A.1.1.5示值的标准不确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苴获得U2O)=u2(f1.)+u2(dijj1.)+u2(irep)+u2(ecc)(.7)A.1.2参考质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参考质量测量模型为
21、n“=mN+mc+6mB+SmD(A.8)A.1.2.1标准i码的标准不确定度u(bmc)A.1.2.1.1如果标准硅码校准证书中给出了酷码的折算质量、扩展不施定度U及包含因子h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5mc)=U/k(.9)A.1.2,1.2如果标准祛码有检定证书,且在校准过程中仅使用硅码标称值,服从矩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bmc)=MPE1/6(.10).1.2.1.3如果标准砂码有检定证书,且在校准过程中仅使用折算质量值,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mc)=MPE6(A.11)A.1.2.1.4如果试验载荷由多个标准法码组成,其标准不确定度为各个标准防码的标准不确定度的第术和。A.1.
22、2.2空气浮力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mmB).1.2.2.1如果在校准之前对天平进行调整,空气浮力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m)MPE(4)(A.12).1.2.2.2如果在校准之前不对天平进行调整,空气浮力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m)(O.ImNPMPref+1MPE1.4)5A.1.2.2.3如果可以获得天平校准场地温度变化的信息,则公式(A.14)可以替换为:u(m)1.0710-4+1.3310-6k-2T2mt1.-p0prcf+IMPE1./(43)(.14)其中A7为对该地点假设的环境温度的最大变化。A.1.2.36米码不稳定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SniD)A.1.2.3.1硅码的不核
23、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可以从对标准联码近期连续多次检定/校准之后的质量变化中估计出来。可采用域近两个检定/校准周期中酷码折算质量值的差值或近期连续多次检定/校准周期中砂码折算质量值的差值的平均值。A.1.2,3.2在没有标准磋码不稳定性信息的情况F,硅码的不稳定性的值将根据JJG99选择标准祛码相应的最大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A.1.2.3.3硅码不稳定性标准不确定度为:u(m0)=MPE(3)(A.15)A.1.2.4参考质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参考痂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获得u2(mref)=u2(mc)+u2(m)+u2(mn)(A.16)如果试脸载荷由附录B中的替代载荷组成,请参照附录及
24、1.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公式(A.17)中的全部不确定度分量均不相关。Uc2(E)=u2(1.)+u2(mrcf)=u2(1.0)+u2(1.dg1.)+u2(1.rcp)+u2(1.)+u2(mc)+u2(5mB)+u2(m11)(A.17)A.2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A.2.1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p(E)=kpuc(E)(A.18)A.2.2包含因子女的选取.2.2.1当重第性测量次数210次时,通常采用包含因子4=2。A.2.2.2当重复性测量次数10次时,需计算有效自由度并通过查表3选取相应的“值。A.2.2.2.1自由度计第公式:_U(g)Veff=二力(A.19)M1.i式
25、中:Veff有效自由度:Uc(E)合成标准不确定度:V1为标准不确定度Ui(E)的自由度。A.2.2.2.2计算出的有效自由度值应依据表3按向下舍入原则选择Afi,1.o例如:经计算VCff=9.75,由此选择表中Vcfr=8的做为2.37。表3不同有效自由度对应的包含因子4Vtt!2345678102050COk13.973.3】2.872.652.522.432.372.282.132.052.00A. 2.2.3在所有情况下覆盖因了的选择,应保证扩展的不确定度的测量粒盖率至少为95.45%。附录B替代载荷B.1替代载荷B. 1.1当校准最大秤量为1000kg(含100Okg)以上的天平时
26、若标潴班码不足以班盅天平正常的校准范围,可以使用其他质量稳定的试验载荷作为替代载荷。C. 1.2替代载荷历fit在校准期间应保持恒定,并便处理.同时替代载荷密度、.重心位置应易于确定。D. 1.3标准硅码不得少于最大秤显的1/5。由于替代魏荷的不确定度会陨若皆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因此为提高校准准确度,应尽量使用标准硅码,减少替代次数。8. 1.4替代载荷要求每次替代时,替代载荷应尽量接近所替代的标准效码,与相应试验载荷的差值应不大于20。B2替代载荷的使用当标准跌码不足以覆盖校准天平的正常范围,或客户同意的范围,则可以使用满足BJ要求的其他试验载荷作为替代载荷。9. 2.1咨代载荷的产生8.
27、2. 1.1试验载荷由单个标准秩码组成1)第一试验栽荷由标准砂码组成:1.zpi=f11r,f(B.1)在去除1.”后,教人替代载荷,并进行调整,给出大约相同的示值:I(Uubi)I(1.ti)B2)这样:Uwib1.=mM+I(1.SUb1.)一(mref)=mref+I)(B.3)2)第二个试验载荷1.r2为1.I1.h1.与m11rf之和1.112=IFUbI+mr11=2mref+B.43)采用替代载荷1.Ub2替换m11jf,使得两个替代载荷之和与试验载荷儿大致相等。I(1.SUbI+1.SUb2)I(三)(B.5)这样:1.Uh1.+1.Ub21.T2+I(UUb1.+1.SUb2
28、)-I(1.T2)=1.t2+2=2mre+I1+Iz(B.6)同样:=1.sUh1.+1.SUh2+mvf-3mref+I2B.7)4)以上程序可以重其,产生试验载荷A,人1.Tn=111.11ref+A2+An-1(B.8)但是,由丁重笑性和大平分辨率的影响,在每次替换后,总的试脸载荷的不确定度会比仅由标准砂码组成的不确定度有显著增加。B.2.1.2忒验载荷由多个标准球码组成如果试验载荷由多个标准昧码组成,则可以首先使用标准硅码创建N个试验载荷11WjC(JMN),其中条件为:mref.1.mreC2111ref.N=mref=1.TI(B.9)之后,采用替代载荷心”来替代然后可以再次连续
29、加上试验载荷mre.试验载荷被称为1.Tak,其中:1.1j=(n-1.)11ire(+mref,k+I2+.+In-(B.10)B.2.2替代载荷扩展示例以电子天平(VaX=1000kg,d=0.1kg),1个20Okg标准砧码为例。根据用户的要求,选择了5个等比例的天平示值误差测量点。见表4表4替代鼓荷扩展示例步骤测里栽荷N显示位Ii显示值偏差七替代载荷和测最祛码的显示差值计算出的替代我荷侑图形表述00kg0kg0kg测量载荷11.n=显“=200kg200.5kg200.5kg-200kg=0.5kg一U表4(续)替代载荷犷展示例替代载荷1199.6kg199.6k-200.5k=-0.
30、9kg1.-h=ffi.*+/+A=800kg-0.9kg+1.4kg-1.0kg+0.4kg=799.9kgI批准稿,稍后上传出表4(续)替代载荷扩展示例测破我荷5Z=*+1.tZm1.jACTrf三799.9kg+200kg=999.9k998.2kg998.2kg-999.9kg=-17kgma0B.3不确定度的计算B. 3.1如果试验载荷由B.2中的替代载荷组成,并且试验载荷按照公式(B.8)规定,则通过以下表达给出1.Tn=11mref+1.1+1.2+-A1.nT的标准不确定度。u2(1.r11)=n2u2(mre,)+2u2(三)+U2(I2)+-u2(1.n-)(B.11)B.
31、3.2如果试验数荷由B.2中的替代载荷组成,并I1.试验载荷按照公式(B.10)规定,则通过以下表达给出1.mk=(11-1.)mrrf+m皿+I1+1.2+A1.i1.T标准不确定度。丫(1.rG=Kn-DU(m.)+u(mfk)1.2+2uz(1.1)+U2(I2)+-U2(U1)(B.12)附录C电子天平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C.1校准的具体条件见表5表5校准的只体条件项目说明以大稗Iit(如X)220g实际分度值(4)0.0001R校准员进行的调整校准前进行调整(内置2码)校和期间的温度在校准开始时测Iit为21C校准过程中田度变化不大于IC;相对湿度为55%,校准过程中相册湿度
32、登化不大于10试找载荷有偿准证书的E.级标准硅码.1.j室内警温,在进行不豳定度的计算过程中应采用不舍入的精确值,最终的计算结果所产生的数值末位需与天平的分辨率保持一致。C.2试验载荷为2(X)g的示值误差标准不确定度校准的基本公式为:E=n其中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2(E)=U2(I)+u2(mref)C.2.1标准不确定度评定C.2.1.1空载示值的化整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o)54表示空裁示值的化整误差。其区间半宽度为4/2:服从矩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J0)d0(23)-0.1X1035/(23)=0.000029gC.2.1.2加我示值的化整误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6d惮
33、)b/巾表示加载时的示值误差.其区间半宽度为d2,服从矩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511.J=电/(2回=0,110-3g(2百)=0.000029gC.2.1.3重曳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NW)5/.”表示天平的重灾性误差。测地值见表6:表6至复性测量值次数123456测量值(g)200.0002200.0002200.0003200.0001200.0002200.OOO1.U(SIrep)=S(1.)=0.000075gC.2.1.4我荷在不同位置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61g)1.表示由于试验战荷重心的偏心位置引起的误差,见表九表7教荷在不同位置的测值我商在不同位置的测盘按第7.2
34、6.4方法-a)进行敦荷的位武试脸载荷100g中间100.OOO1.g左下方100.0002X左上方100.0003g右上方100.OOO1.g右下方100.OOO1.gJR大偏差心山X0.0002K按照8.3确定的最大差值,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dm(21.t3)=200.0003gX0.0002g(2100g3)=0.000115gC.2.1.5示值的标准不确定度通过以下公式荻得u2()=M(W)+uj(5dttt)+u三(drcp)+U2)=席/12+d12+u2(5wp)+Uj(6人)=(0.000029g)2+(0.000029g)”+(0.000075g)2+(0.000115
35、g)2=0.000000021g2u(1.)=u2(1.)=0.00000021g2=0.000144gC.2.2参考痂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如下所示:mvf=mN+mc+11+m11C.2.2.1标准底码的标准不确定度u(6mQ标准诙码校准证书中给出了硅码的折算质量、扩展不确定度。及包含因子h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mc)=U/k=0.040gX10-32=0.000020gC.2.2.2空气浮力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611)因在校准之前已对天平进行了内部调整,隹JJG99表1得最大允许误差为0.3mg,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m)IMPEI45=0.3g1034=0.000043gC.2.2.3硅码
36、不稳定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u(6mQ硅码的不稳定性值将根据JJG99选择最大允许误差0.3ng的三分之一,服从矩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u(n)=MPE33=0.3g103(3)=0.000058gC.2.2.4参考质量的标准不确定度通过以下公式获得u2(mre1.)=u2(mt)+u2(m8)+u2(m)22,=(0.000020g)+0.000043g)+(0.000058g)2=0.0000000056g2u(mrrf)u2(mret)三v/0.0000000056g2=0.000075gC.2.3示值误差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E)误差的标准不确定度根据以下计兑:Ue2(E)=U2(
37、1.0)+U2(1.dig1.)+U2(1.rep)+U2(1.ecc)+U2(mc)+U2(n)+U2(m1)=0.000000021g2+0.0000000056g2=0.0000000263g2ut(f)=Iuc2(F)=0.0000000263g2=0.000162gC. 2.4扩展不确定度因重豆性测量次数为6次,因此需通过计算有效自由度确认尢值。除玳豆性不确定度分量属TA类评定外,其余的不确定度分量评定均属T-B类评定并作为准确已知的来处理,因此其自由度均趋向8。则:*(E)(E)(0.0001625)4,d,1J(E)=U4/%)=(OoOOO75二“aPj-6-1根据向下舍入原则
38、选择有效自由度为50,查表3得包含因子A=2.05,扩展不确定度为:UP=kpuc(E)=2.050.000162g=0.000332g由丁天平实际分度值为00001g,因此:U95=0.0003gC,3校准范围内不同载荷点的测H不确定度根据上述的方法,对校准范闱内的其他5个载荷点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如表8所示.表8不确定度计算汇总表数量或影响我荷、显示伯、误差、不确定用3单位B分布/自由度公式褊号计算公式试般载荷标称值,mg050100150200220就荷mnt0.000050.OOOO100.0001150.0001200.0001220.OQO1.示值/g0.000050.0002100.0003!50.OOo2200.0003220.0004一示值误差利0.00000.00020.00020.OOO1.0.00020.0003A.1E=IfWf理复性”(6ep)0.000075A.SW=S(I)篁我示值误差w()=du(23)加我时示值误差w(1)g0.OOOOOO0.000029矩形分布/8A.4u(布d1.J=d1.(25)魏荷在不同位置误UMaTgO.OOOOOO0.0000290.()00058O.OOOOH70.00011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