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51.35KB ,
资源ID:365352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元节上坟都需要准备的物品(1).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元节上坟都需要准备的物品(1).docx

1、中元节上坟都需要准备什么物品呢?中元节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其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被认为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此时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中元节的名称来自道教,道教有三官之说,三官信仰在东汉道教初创时期就已产生,约在北魏时由三官的信仰又发展为三元说。对于中元,南1微时所出的道经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记载,中元节是地官赦罪之日,道士在这一天诵经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道藏经和修行记均认为,七月十五日是大庆之月,在

2、这个月修行,会福泽先人,修身成仙。这种说法与中国传统的孝道伦理相合,较易引发道教信徒共鸣。在唐代,朝廷遵奉老子李耳为圣祖,道教的地位得到了提升,道教的三元节俗也在民间扎根,中元这一名词也更为民间接受,成为中元节的通行名称。此外,佛教的盂兰盆节也与中元节有一定渊源。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翻译传入中国,按相关记载,从梁代开始仿行盂兰盆会,相沿发展形成习俗。佛家的救母于倒悬”观念流传到中国后,与民间的敬奉祖先、孝顺父母和道家的为先人斋醮、祈祷、诵经、礼忏等思想联系起来,于是,七月十五日因适应了儒、释、道三家和民间的种种需要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主要节日。在古代,

3、中元节被官方认可,并成为当时的“法定节日”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到了唐朝,节日氛围更为浓郁。中国上古时期就有迎四时之气的礼俗,而先秦时楚国就有秋祭的习俗,这可能是现在中元节的雏形。总体来说,中元节是一个融合了儒、释、道思想和民间俗信的传统节日,其核心意义在于祭祖和超度亡灵,是对中国远古时期留下来的祖先崇拜习俗的传承。经过长时同化磨合,佛教的盂兰盆会和道教的斋醮等仪式活动逐渐世俗化,成为中元节特有节俗的组成部分。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有以下习俗:1 .祭祀祖先:这是中元节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会准备丰盛的祭品,如水果、糕点、饭菜等,在家中或前往祖先墓地进行祭祀,表达

4、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2 .烧纸钱:通常会烧一些纸钱、纸衣等,希望祖先在另一个世界能有足够的财富使用。3 .放河灯:人们制作荷花灯等,放入河中,寓意为亡魂照亮回家的路,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也有普渡水中孤魂的意味。4 .祈丰收:中元节正值农作物成熟的季节,人们会举行一些仪式祈求丰收。5 .跳天灯:在广西等地区,有跳天灯的习俗,人们通过跳舞来祭祀祖先、祈求平安。中元节上坟都需要什么1、香烛:香烛是扫墓必备的,最重要的物品。不仅要在先人目前点燃香烛,还要奉香给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祈求山神土地守护好墓地,保佑先人亡灵。2、纸钱:纸钱是要烧给逝者的,以便他们在阴间有钱花,务须要焚烧干净。3、素酒:扫墓过

5、程,等于带着吃食来为先人过节,所以要向先人奠酒,酒为扫墓必备。4、水果点心:水果以各地时令水果为宜,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点心可视具体情形而定。5、饭菜:以先人生前喜欢吃的为佳,很多人会在祭奠先人的同时,向孩布门讲述先人生前的事迹,让下一代勿忘祖先。6、鲜花:菊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清明上坟一般以菊花为宜,白色菊花尤其对景。7、包袱:包袱,即扫墓者(逝者家属)给逝者带的吃穿用度之物,因为用白纸糊一大口袋而得名,内装冥钞、金银、以及各种纸做的元宝,衣服家具等等。烧包袱是祭奠逝者的一种重要形式,将包袱烧了,就是将这些物品送给了先人。不同地区的中元节习俗可能会有所差异,但都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