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54.42KB ,
资源ID:375038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SC384对称道岔结构及病害整治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SC384对称道岔结构及病害整治分析.docx

1、SC384对称道岔结构及病害整治分析摘要:在日常养护维修中,只有根据情况制订切实的整治方案,采用科学地养护维修方法、才能更好地预防病占的发展,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幽保行车安全。关键闻,SC384道岔:结构:病害1工程概括50kgm钢轨6号对称道岔,图号:SC384,(混凝土岔枕、50AT4.63m尖轨、弹性可调扣件、设迎轮护轨)案例:2023年7月1日6时29分,唐山机务段使用机车担当唐山东站I调任务,由牵出线经由驼峰向13道推进56辆过程中,以14kmh速度推进至338号道岔尖轨处,机前第55位车辆前台车轮对相继爬上尖轨脱轨,9时58分起复完毕,构成铁路交通一般D类(D2)事故。原因分析:通

2、过现场调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唐山东站338号道岔爬轨点前5米范围内存在轨距、水平超临修,轨距递减率、水平变化率、轨向不良,基本轨弯折度不够、尖轨降低值大等复合性病害,降低了车列运行品质,导致车轮爬上尖轨后脱轨。2设计说明根据2003年2月21号铁道部运输局在北京主持召开50kgm,60kgm钢轴6号、6.5号对称道岔设计方案技术审含会通过的“技术审杳意见”设汗。道岔主要尺寸与专线581.6道岔允许通过速度为35Kmh,本道岔的轨下基础采用混凝土岔枕,与本图相配套的岔枕图号为。岔枕全部垂直于道岔对称中心线。牵引点处花枕的间距为650三,其余均为600e,局部有调整。混凝土岔枕底宽为300mm

3、顶宽为260nn,高为220mm,3道岔主要结构的特点(1)尖轨用463Omm长的50AT钢轨制造,尖轨尖端采用贴尖式,跟端采用活接头结构。(2)尖轨工作边的斜度采用1:4、非工作边的斜度采用1:4.(3)尖轨转换设个牵引点,牵引点处动程为152Mn。采用联动内锁转换装置。(4)固定软叉采用高镭钢整铸结构“(5)护轨采用分开可调式槽型护轨。用UIC33槽型轨制造,护轨高山基本轨12m,注意调整片为横插式,安装完毕后必须将开门端弯折,以防脱落。(6)垫板(除护轨垫板、辙跟垫板及辙叉跟湍垫板外)厚度为20mm,垫板宽度为180mm,(7)道分轨下设5e摩橡胶垫板,板下设IOnIm厚橡胶垫板护轨板

4、下设5mm橡胶垫板。(8)扣件采用弹性可调分开式扣件.基本轨外侧设弹性扣压轨撑,更好地承受水平横向冲击力。轨距块安装号数如下:钢轨工作边一侧安装15号轨距块:钢轨非工作边一侧安装9号轨距块:钢轨接头处工作边安装15号接头轨距块:钢轨接头处非工作边安装9号接头轨距块:iX-边安装15凯曲板另边安装9号轨密块。(9)道岔外股设超高6g。采用措施如下:转辙器部分滑床台厚度采用30mi.导曲线和撤叉部分在垫板下加6mm厚塑料垫片,道岔前端在尖轨上顺坡,辙叉后用塑料垫片顺坡.若特殊情况时也可在辙叉前顺坡。(10)本道岔不设轨底坡.(三)钢轨件均进行全长淬火。(12)根据用户要求,道岔前端设迎轮护轨.4道

5、岔图实际道岔平面、转辙、撤叉如图1-3所示:图1道岔平面图图3辙叉部分5SC384对称道岔的结构特点道岔左右对称设计均为侧向,岔枕的布置垂直下辙叉角平分线。用丁鸵峰溜放调车作业,铺设在坡道上,易出现爬行。道岔号码小,一般为6#道岔,转撤用,撤叉角都比较大,导曲线半经小,尖轨及导曲上股易出现侧域。道岔全长短、尖轨、基本轨、护轨、又心长度相对较短,并且整组道岔为普通接头连接,易出现接头而低、水平、三角坑病击。尖轨采用贴尖式,尖轨易侧磨和轧伤。尖跟接头螺柱采用双头螺栓,易出现螺栓松动或双头螺栓折断。6对称道岔常见病害轨件侧磨:如尖轨、基本轨、导曲轨以及护轨侧磨。几何尺寸病害:如大轨距、接头高低、水平

6、三角坑以及大方向(道岔形位不正)。结构病害:如尖前迎轮护轨各段开口宽度超限,基本轨下护轨垫板股势压涉失效,尖根接头螺栓及轨拽立螺栓松动,尖跟接头双头螺桂折断,尖根接头及导曲轨外闯横移。迎轮护轨侧面磨耗,护轨作用边卜颖产生肥边铁条或磨耗铁屑产牛.磁性造成绝缘联电。7对称道岔病害整治控制咽喉区线路质量、防止溜放车辆运行姿态进一步恶化,加强捣固、消灭接头高低、水平和三角坑,导曲线不能出现反超高,对三角坑偏差值要严格控制,避免出现因三角坑病害导致车轮减载甚至悬空而发生掉道事故.消灭道岔大轨距,任何情况下不能出现大于1456的轨距.也不能在转撤部分出现小轨距,小轨距会造成轮轨间磨擦系数增大,轮缘有爬上

7、轨面的风险。保持道岔对称形位,加强道岔方向的检查和拨正,同时保持尖轨尖端前直线段长度不于1.5-3米,减小轮对冲击角,降低脱轨系数。重视尖轨尖端轨距和尖轨尖端后1.817米处两曲基轨间的框架尺寸(1520m),保证转撤部分凯距不扩大。轨件更换要匹配,尖轨基本轨应同时更换,保证尖基轨的匹配:尖基轨不匹配是安全险中圾重要的一项,体现在尖轨降低值不合适,当实际降低值小于设计降低值时尖轨尖端会被轧伤:当实际降低值大于设计降低值时轮缘有爬上尖轨的风险.新换的尖轨可以在尖轨尖端50()un范围内尖轨侧面作用边做涂油处理,减小轮缘与尖轨作用边的磨擦系数,降低脱轨系数。重视道岔同一部位枪国内多项替加痛击的整治。8结语当面对各种道岔安全问题,需要对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相关部门需加强铁路道岔的监督和保养,预防道岔危害的发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提升道岔的质量,从而有效的减少道岔事故的发牛.参考文献:1胡正明.提速道岔结合部常见病害的分析与整治J上海铁道科技,2013(2):68-69.2彭剑.铁路线路与道岔晃车病在的综合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2):118-119.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