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14KB ,
资源ID:38371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社局局长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发言材料职业教育十条意见.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社局局长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发言材料职业教育十条意见.doc

1、人社局局长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发言材料 职业教育十条意见“硕士易招,技师难求”,随着社会对技师及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急需,发展壮大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市职业教育也曾有过“跨越式”的发展,民办中职学校曾领先区内其它地市,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发展前景形势严峻,应引起政府层面的重视。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20_年,我市具备招生资格的中职学校共27所(公办12所,民办15所), 实际招生的仅23所,全市中职在校生45000人;全市初中毕业生91809人,普通高中招生40472人,中职招生24000人(含市外中职),显然,仅20_年我市就有27000多名初

2、中毕业生未继续学习就迈入社会。据统计,目前我市有技师1321名,高级技师256名,仅占技能劳动者的0.7%;从全国来看,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5%,而在发达国家通常占35%左右,由此可见,我市职业教育普及率低下,职业教育水平亟需提高!二、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职业教育发展缺乏舆论支持随着普通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职业教育逐渐被淡化。甚至不少人把职业教育看作“二流教育”。2、职业教育学校教学档次不高现有职业学校的专业大都是短线实用型技术,符合市场需要但达不到市场要求;学校无特色,教学档次不高,没有独树行业旗帜的品牌,学生无法大幅度提高技能。

3、接受职业教育工作后工资提高不明显,家长、学生对职校评价不高,导致招生难,限制了职业教育发展。3、职业教育投入缺乏科学规划我市各县(市、区)都设立了职教中心,投入了不少经费,但缺乏科学规划,据调研,在职教攻坚期间,我市有5所学校获自治区汽修专业各300万元设备的投入,加上各校自购的汽修设备总值达20_0多万元,因缺乏良好的师资、科学的规划,导致设备长期闲置,造成资浪费。比如我市某县职教中心有教职员工21名,但全日制学生仅22名,短训生为2481人次,职业教育学校濒临倒闭的边缘。4、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保障不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的先进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法

4、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但目前现状是,学校积极主动,企业热情不高,校企合作仅停留在学校为企业解决用工问题上,难以达到校企深度合作共赢的目的。三、做强做优我市职业教育的意见建议我市“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现代制造业等七个集群的工业发展战略,规划到20_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工业化率达到4的目标。这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所以,做强做优我市职业教育势在必行,需要党委政府多出实招给予支持。1、出台扶持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保障建议出台校企合作的奖励政策,企业接收教师、学生实习或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应享

5、受税收减免、政府补贴优惠政策。探索以玉柴为试点,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在企业实践;学生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培训内容由企业与学校商定,企业支付实习生的培训费;学校根据企业需求组织学生顶岗实习,企业优先录用学生、为学校免费提供实训设备。此外,对本地优质的中职学校,在招生宣传、校园征地、教师编制、实训设备投入、企业用工等方面,应给予政策扶持。2、整合教育资,为职业教育发展拓展空间3、结合产业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打造品牌引导职业教育适应创建“六个示范”和产业发展需求,努力做到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集中人财物,培植骨干专业,打造。如成立玉柴培训中心、北流陶瓷技工学校,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和陶瓷产业,打造王牌专业,使之成为全区乃至全国行业品牌。4、正确舆论导向,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环境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技能人才的典型,塑造职业教育的形象,使全社会尊重、关注和认可职业教育,认识到火箭的顺利升空,离不开郑哲敏、王小谟等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院士、专家,也离不开“神技天焊”高凤林等技校毕业的高技能人才。第 4 页 共 4 页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