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学预防校园欺凌致家长学生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I大家好!近期,网络上学生欺凌问题的反映较为集中,存在舆论搭车效应,建议大家理性分析看待,不做欺凌事件的盲从者,理智分析、不做谣言的制作者、传播者,做防范校园欺凌的守护者、志愿者。校园安全、孩子平安是大家共同的期盼。为切实保护孩广身心健康,共同给孩夕们创造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预防中小学生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特向家长及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正确认识校园欺凌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校园欺凌主要包含以下五方面:1 .殴打、脚踢
2、掌掴、抓咬、推搔、拉扯等侵犯他人身体或者恐吓威胁他人:2 .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他人人格尊严;3 .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4 .恶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5 .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二、哪些情况表明孩子可能正遭受欺凌1 .身体经常出现难以解释的伤口:2 .突然不愿上学,原本并不排斥学校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倾向;3 .无端情绪变化,孩放学回家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暗不定:4 .抱怨有同学针对他;5 .出现失眠、噩梦、食
3、欲下降、精神恍惚,心不在焉等异常行为:6 .在家沉默寡言,出现焦虑、沮丧、悲伤等不良情绪:7 .学习状态差,成绩下滑;8 .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谈论时闪烁其辞,兴致不高。当孩子出现以上这些现象时,清家长及时与老师联系,校内校外紧密关注,仔细甄别孩子是否遭受了学生欺凌。三、遭遇欺凌应该怎么办(一)学生该怎么做?1 .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2 .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3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F1.己摆脱困境。但是不要去激怒对方。4 .学会寻求帮
4、助。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5 .一定要告诉家长。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自己承受号体和心理上的创伤。(一)家长该怎么做?1 .教会孩子自尊H爱和臼我保护。有些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味顺从,打压孩子的自尊,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如果事态超出孩广的应对能力,家长应采取行动,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2 .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能力,这对校园欺凌的影响能产生缓冲作用。3 .冷静,最重要的是孩子。当孩子讲述欺凌发生的情形时,请保持冷静,很
5、好地倾听并作出回应,让孩子知道这个情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4 .共情,先别追问过多细节。不要一味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这可能让孩子误以为遭受欺凌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让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与F1.责。对孩子表达共情,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号:他所描述的事情并不是成长过程中的“常态”,你对于他所遭受的对待非常疝心。5 .接纳,父母绝不抛弃你。孩子遭受欺凌后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如对于人际关系异常抗拒,不愿意上学等,这个时候家长要宽容对待,因为孩子可能处于应激状态,不要对他产生二度伤害。6 .安抚,先平复孩了的情绪。孩在极度没有安全感时更看重别人的关心,越早把情
6、绪处理好,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7 .感谢,你肯将事情讲出来,很勇敢。告诉孩f很感谢他有勇气告诉你这件事,同时向他说明,只有他愿意谈到这个事情,爸妈才有机会可以帮助他。比较有效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气告诉我这些,尽管这么艰难,你却依然愿意告诉我,谢谢你的信任。四、预防“校园欺凌”应做到“三不”不做受害者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J的财物。2.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了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7、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不做欺凌者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衣达同情和关心。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五、部分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
8、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第九百九十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
9、者个人不得侵害。六、部分针对反校园欺凌的指导文件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2021年1月20口,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要求通过深入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集中查处通报一批情节恶劣、社会影响大的恶性事件,指导各地进一步摸排工作死角,织牢联动网络,健全长效机制,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卬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
10、力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各地要建立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及时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和暴力,学校和家长要及时相互通知,对严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2016年11月30日,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学校安全的总体要求,推动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强调重点检查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中小学对防溺水、交通事故、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涉校涉生违法犯罪和心理、行为咨询与矫治等重点问题的预防与应对情况。抵制校园欺凌,让每个核子都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告诉孩子们,既不要做施暴者,也不要做受害者。让我们共同努力对校园欺凌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