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专题党课目录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成为一种思想自觉5党课: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高质Ia发展8二十届三中全会宣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在进一步全.16.S,果.以人I1.为中全面深化改革28党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37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44党课: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61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66党课:中国改革开放矗立起新的里程碑-76党课:深刻领会三中全会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部署,以全局
2、意识和战略思维抓好贯彻落实B4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奔君问题去、盯荷问愿仪IO1.二十届三中全公党课讲稿: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舱改革成效的标准IM二十屈三中全会党课讲稿: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犍一招-1075i1.课因势而上乘势而谋顺势”“I1.1.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稿提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未来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切实把
3、思想和行动统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一、全会的重大意义这次全会的召开恰逢其时。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国际环境U趋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这一背景下,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议题,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这论断深刻阐明了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二、全会的主要内容1 .总目全会明确提出,进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我们要全面建
4、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和方向。2 .重点任务全会从多个方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这些任务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3 .改革原则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党的全而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这些原则是我们推进改革的重要遵循,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三、几点重要认识
5、1 .坚特高质量发蔓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带头转变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 .推近城乡融合发履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而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在工作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3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会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
6、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地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倾听群众声音,回应群众关切。4 .推此名水平对外开放全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我们要积极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四、如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带头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学习领会我们要带头学习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要组织好本地区本部门的学习培训,确保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7、2 .制定实超方案我们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要勇于担当,敢于碰硬,坚决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3 .强化协同配合我们要加强部门间、地区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改革合力。特别是在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的改革时,更要注重统筹协调,避免各自为政4 .注重改革实效我们要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成果。要建立健全改革评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完善措施。5 .坚特问题导向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调整完善改革举措。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
8、发,因地制宜推进改革。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成为一种思想自觉1978年的冬天,透着蓬勃的暖意。12月18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在那之后,各项改革渐次展开。1979年3月,价格体制改革开始进行,从直接反映市场信号的价格入手,成为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一环。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这4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从经济特区开始,新中国面朝
9、世界、春暖花开。1982年1月,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从此,“一号文件”成为“三农”的代名词。价格改革、特区试验、农业农村改革一项项具体的改革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则成为总结经验、把握方向的关键节点。进入新时代,改革不仅没有结束,还要更加全面深入。2013年召开的卜八屈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2018年召开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则刀刃向内,先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开始,为全面深改提供组织保障。如今,时间来到了二十届三中全会。6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
10、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于7月158日在北京召开,届时将审议修改后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文件稿。这样的安排,其实有迹可循。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就是那道新题,而改革开放则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从这个意义上回首46年前,思想解放的含义更加深远。那一年,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46年后的今天,我们需进一步
11、解放思想,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内化为一种思想自觉。4月30F1.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这也意味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成为一种思想自觉。把握好“坚持什么”与“改变什么”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坚守“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另一方面,也要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一一系统性推进,钉钉子式落实。新时代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
12、集成、协调配套。同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202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总是在秋冬召开的三中全会,第一次在盛夏启寐。在改革开放这件事上,迎接春天的故事之后,我们需要正值夏日的热烈。党课: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求: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健全覆盖全人群
13、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的宏观目标,就是以更高的人口整体素质、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为内涵的人口高质量发展。一、人口均衡发展与人口高质量发展随着中国人口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人口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口发展中显现的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趋势性特征,是人口发展不均衡的诸种表现。从1982年、2012年和2023年的数据,可以观察不同年龄组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一是014岁儿童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在这3个年份里分别为33.6%,16.5%和16.3%;二是15-64岁劳动年
14、龄人口比重经历了先上升,达到峰值并越过转折点后迅速下降的倒U字形轨迹,在这3个年份里分别为61.5%.74.陶和68.3%;三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老龄化率)持续提高,在这3个年份里分别为4.9%、9.4%和15.4%。各地区在人口格局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同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密切相关。2022年,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人口分化十分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产生从8.8%。到一5.8%。的悬殊幅度,老龄化率则有从20.0舟到5.9%的高低差距。人口增长率与老龄化程度都是人口转变的结果和人口格局的表现,两者密切相关。中国各省级区划单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老龄化率之间具有高达0.8
15、83的相关系数。同时,人口格局也与经济发展具有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区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也高达0.889o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既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也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前提条件。在人口均衡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两个要求之间,表现为一种递进的关系,理解两者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人口发展新常态及其挑战,最直接表现在人口发展的一系列不均衡结果以及不可持续因素上而,反映在包括生育水平、年龄结构、数量与素质、区域格局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等方面。二是人口发展质量正是孕育于上述这些方面之中,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与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在手段和目标上都是高度一致
16、的。旨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政策努力,包括推动形成适度生育水平以稳定人口规模、形成经济和社会合理的人口区域分布、培育与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相适应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正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达到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必由之路。二、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的着眼点和发力点人口的现实格局是历史形成的,每个时期的人口特征都由以往的人口转变所决定,人口现状可以说是过去人口变化的“回声”。中国的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在从I960年人口负增长中得到恢复的过程中,19621973年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20%。以上。随后便发生对应这一婴儿潮的人口回声。
17、第波,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儿童人口的数量增长和比重提高十分迅速,直到80年代才趋于减速。第二波,在1980-2010年期间,年轻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增长和比重提高十分迅速,形成了“生之者众,食之者寡”的有利人口结构,为这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特殊源泉一一人口红利。第三波,以年轻劳动力开始更快增长的年份为基准,过了3010年之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经历一段时间负增长,老年人口的数曷增长和比重提高趋于显著加速。正是以这个人口回声效应为参照,决定做出要关头”。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关系群众切
18、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聋发鞍。“改革开放也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清醒坚定。历史,往往历经时间沉淀,更显脉络之清晰、变革之深刻。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义无反顾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推动我国迈上
1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70多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党的卜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各方面共推出2多个改革方案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为四川成都,坐落着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天空之眼”。在这片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半径范围5公里的空域内,各类无人机来回穿梭,完成一系列测试任务。以前,企业测试无人机,要先申报飞行任务,再申报飞行计划、放飞许可,没有一周时间下不来。经过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如今测试无人机,提前一小时报备即可。以改革之力助推低空经济“加速起飞”,从中能够读懂“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
20、进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道理。关键时期,重要节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面对既定奋斗目标,我们始终保持战略自信,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面对取得的改革发展成绩,我们始终保持战略清醒,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动
21、真格、敢碰硬,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屈三中全会之所以“也是划时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全国率先上线企业跨省份迁移全程网办系统,推进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河北雄安新区每一天都在书写新的历史。设施互联、票制互通、安检互信、信息共享从理念到机制,从标准到规则,坚持运用好系统观念,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每天跨城通勤的人超过百万。新
22、时代以来,我们党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实现了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历史性转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使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果断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等重大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并作出重大部行,不能脱离实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
23、大政治责任,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在守正创新中砥砺前行,在攻坚克难中越沟迈梨,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五)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2024年5月,特斯拉又一座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动工。从洽谈到签约仅用时1个月,再次刷新“临港速度”。这离不开优化营商环境制度的支撑。首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率先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诸多第一”“首家”标注了自贸试脸区“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从
24、一花独放到繁花似锦,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扬帆起航。用心耕好这块“大试验田”,制度创新的“苗圃”结出了累累硕果。开放也是改革。笃定“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则,打破各类“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三是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重大投资、决策、管理等制度,确保民营经济、国有资本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互利共赢。四是妥善清理政府部门拖欠民营企业资金问题,着力化解大企业利用优势地位长期拖欠中小微企业款项的行为。五是
25、加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着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杜绝商业贿赂。五是法律上、制度上、舆论上、政策上、文化上要多管齐下,共同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大有空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有企业在做强做优做大时,要进一步加大与民营经济的合作,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很大的空间。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业链分工的各自优势,构建国民协同发展产业链的新模式,就是值得探索的思路。中国发展奇迹,离不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分工和协同。国有企业为许多产业链基础设施供给者,民营企业为基础设施使用者。国有企
26、业成为产业链中的基础设施的主要提供者,而民营企业是基础设施的重要使用者。基础设施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征,因此,国有企业在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义、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必能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前不久,甘肃平凉市民刘伟,计划用3天时间来办理企业开办手续。没想到,到了当地政务服务中心,个窗口,不到3个小时,他就办好了全部手续。从昔日“门难进、事难办”,到如今的“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发展无止境,改革无止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7、好了还要再好,不能止步”,就一定能不断促进人的全而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乂日新”。这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所提倡的进步思想。巍巍华夏,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在创造了璀璨文明的同时,历经磨难,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20世纪20年代,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应时而生,以铁肩担道义、勇立历史潮头,为民族解放、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不懈奋斗。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28、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全而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这艘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就在10年前,我国经历多年高速发展,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方式粗放等一系列问题;彼时的改革,经历多年的推进,剩F的
29、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电解铝产能过剩严重、高端新材料技术被国外“卡脖子”、矿产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国际话语权微弱。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往哪儿改?怎么改?考验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为全面深化改革举旗定向。在新的重大历史关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高高举起,科学回答了一系列事关改革方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聚焦“改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
30、有原则的”,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回答了改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什么目标前进等根本性问题,确保改革开放在正确方向上稳步前行。把视线聚焦到有色金属行业。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以“明知H1.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全行业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形成了4500万吨的电解铝产能“天花板”,把产能控制在合理区间;我国战略资源保障也逐年得到提升,2023年,我国铝土矿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超过1.4亿吨,其中,70%是以中铝、魏桥为代表的中资企业自有权益量,是海外资
31、源保障程度最高的金属品种。一批中资企业“走出去”成果显著,我国关键矿产资源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行业企业坚持走创新驱动高质拼:发展的道路,为“新三样”及国防军工材料供应方面提供了坚强支撑。高温超导材料、液态金属、增材制造材料等有色金属前沿材料批量进入市场。数控机床刀具、大规格轻合金等关键材料实现国内需求保障;行业企业积极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通过产能置换,向水电资源丰富的云南、四川、青海及风光资源丰富的内蒙古等地转移电解铝产能,自备电向网电转化,并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积极消纳绿电,截至2023年,我国电解铝行业绿电使用比例已提升至25%左右,电解槽石墨化阴极使用比例达到48%。近年来,国内又有多家铜
32、冶炼企业先后完成PS转炉环保改造工作。行业4项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二十大绿色低碳技术。我国赤泥利用量超过1万吨,同比增长25%,利用率达9.8%,居国际领先水平。可以看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乂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已经进入改革深水区,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33、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铿锵有力、意味深远一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一定能创造更伟大的新成就。党课:因势而上乘势而谋顺势而为7月15|至18IJ,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在
34、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互要的会议。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先后对学习贯彻这次全会精神作了安排部署。办公室作为服务县委决策的“参谋部”“协调部”,作为我县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者”“践行者”,在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在学习宣传上“下实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一是学出政治忠诚。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拥护“两个确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二是学
35、出信念坚定。准确理解改革的背景和定位,牢牢把握改革的政治引领性、改革方向的坚定性、改革指向的鲜明性、改革内涵的全面性、改革战略的牵引性、改革立场的人民性、改革方略的科学性,进一步明确方向,坚定信念。三是学出使命担当。系统学习改革部署的历史脉络,正确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谋篇布局,牢牢把握改革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时代要求,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县委办公室要坚持先学一步、深学层,通过开辟专栏、印发专期等形式,广泛挖掘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阶层学习宣传贯彻情况,在全县营造浓厚氛围。二、在谋划部署上“出实招”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贯彻“六个坚持”
36、的重大原则,明确了到2035年全面深化改革“七个聚焦”的总目标,制定了14个方面、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这为我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为县委办公室(县委改革办)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提出了更高要求。2023年以来,在县委、县委深改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专项小组和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全县50余项重点改革事项顺利推进。放权赋能、开发区“三化三制”、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里塑性改革、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有条不紊,全县营商环境优化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动能持续释放。接下来,改革办要围绕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密切结合实际,起草制定我县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
37、适时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及时提请县委深改委召开专题会议,对各项改革任务明确分工、压实责任,确保三中全会各项改革部署在我县落地落实。督查、营商环境、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等科室也要认真思考,找准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科学谋划,系统推进。三、在服务发展上“求实效”贯彻落实二卜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改革创新思维,助推发展实效。(一)做好参谋辅政。围绕做好改革文章,深入各级各部门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挖掘改革亮点,推广改革经验,宣传改革成效,争取更多改革事项入选全省、全市改革典型案例。同时,要广泛学习借鉴外地先进做法,撰写更多高层次调研报告,为县委改革
38、决策提供更多有益参考。(二)破解瓶颈制约。强化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合力,针对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民营经济发展、财税金融等改革事项攻坚克难,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城乡融合发展、低碳转型、法治领域、民生领域等改革事项持续发力,着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广大群众对改革发展成效可感可及。(三)加强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以机关党建为引领,以“四最四型”机关建设为动力,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办公室“三服务”能力水平,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为纵深推进改革,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