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23.50KB ,
资源ID:3960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doc)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doc

1、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 一.体育器材室由专人负责,未经允许,其他人员不得进入。 二.一般体育器材应上架、摆放整齐,保持整洁。根据器材的不同性能、特点,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震、防碰等工作 三.各种器材、设备要建账登记,定期按照学校标准清查,对新购置的器材,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入库方能进入器材室。 四.要严格执疗器材的领用、借用管理制度。损坏、丢失、报废器材均按有关规定办理。 五.学校体育器材专供师生教学使用,不准外借。使用器材完毕,应清理整洁,及时归还上橱。 六.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体育器材使用借还制度 一.使用体育器材应首先阅读说明书,了解设备性能,严格操作规程,不能盲

2、目操作。否则,造成损失由个人承担。 二.使用体育器材应事先提交计划,以便管理人员调配供给。 三.因工作需要借用体育器材应先办理借用手续,按要求填写借用卡片,并按时归还。 四.自觉爱护体育器材,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拆卸、调换,如有故障应送器材室鉴定或维修。 五.体育器材不得随意外借,外单位借用或个人借用须经校领导审批,凭批条由器材管理人员办理。 体育器材仪器报损制度 一.体育器材在使用前应详细了解操作规则,在使用中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使用。 二.师生在正常教学过程中损坏的器材,能修复的应及时修复,无修理价值的应根据审批权限及时办理报损手续,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三.对各类体育器材一学期检查一次,及

3、时做好器材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四.大型体育器材报损应每学年一次,易耗品每学期报损一次。 五、审批权限:大型体育器材(财产)报损由学校负责人审批,低值器材由分管校长审批,易耗品由中层主管主任审批。 六.对办理报损的器材应及时补充添置。 七.对报损的器材应及时注明损坏的程度和原因。 八.对报损的器材应及时在体育设施明细账和总账中做好增减标注工作,并填好结存栏。 体育器材损坏赔偿制度 一.教师和学生损坏器材后,应填写教学仪器损坏赔偿登记簿,查清损坏原因。管理人员认可后,提出建议,由相关科室部门进行处理。 二.凡因责任事故、玩忽职守和违反操作规定等行为造成损坏、丢失的仪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赔偿。 三.学生造成器材损坏,应由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写明损坏原因。管理人员认可后,提出处理意见,交由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若因丢失或故意损坏仪器的,除进行教育外,应由个人进行赔偿。 四.外单位借用器材或本单位教师非教学借用器材损坏后,若不能按时修复归还,按原价赔偿。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