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91KB ,
资源ID:40245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骨干队伍专项培训实施方案.doc)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骨干队伍专项培训实施方案.doc

1、国培计划(2014)”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骨干队伍专项培训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41号),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皖教师20149号)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相关工作的通知(教师司函201456号)等文件要求,依据教育部办公厅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教师厅20143号)、中小

2、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教师厅函20147号),制定本培训方案。一、研修目标通过培训,使项目骨干队伍了解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掌握提升工程相关政策,理解项目价值与要求,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项目管理与指导能力和促进学校信息化应用的能力,以发挥其在全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中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具体目标如下:1.通过“工程”相关文件与项目方案的解读,了解项目目标任务和考核要求;2.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享、分组研讨,帮助骨干培训团队理解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掌握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相融合,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策略和方法

3、提升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能力;3.通过任务指导和模拟体验,了解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及管理指导要点,能根据项目要求和网络研修方案,制定本地研修指导方案,有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二次培训和本区域巡回指导,对培训过程进行有效监控,能够根据本地教师需求,掌握培训成果培育的方法与步骤;4.通过体验学员研修课程,了解项目实施内容与研修模式,学会使用几种信息技术应用工具。二、参训学员项目市县教育局干部、教研员、进修学校教师及中小幼骨干教师,共400人。三、研修安排本项目采用集中面授、网络研修、校本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骨干进行80学时的培训。集中面授先行,集中面授结束后参加网

4、络研修,并指导本校教师在培训中应用所学开展校本研修及教育教学实践,培育本校信息技术应用成果。1.时间安排集中面授(50学时)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30学时)2015.1.13-2015.1.202014.12.25-2015.2.282.研修内容(1)集中面授(2)网络研修与校本指导本次网络研修分三个阶段, 通过“研修课程体验、校本实践活动跟进、应用成果挖掘”几个环节促进骨干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突出在学中做,做中学。为满足不同信息技术水平参训教师的学习需求,项目组设计了部分通识内容,同时按照初级、中级、高级分级设计了不同的任务包,参训教师需先进行测评,然后根据自己的测评报告结果和本地信息

5、技术条件,选择适合的任务类型学习。每个阶段均配置了1-2个任务包,每个参训学员每一阶段只需选择一个任务包完成即可。四、考核评价1.集中面授考核(1)每日考勤。(20%)(2)每日填写研修手册。(20%)(3)当堂提问、回答问题、会议发言、参与分组活动等互动交流。(20%)(4)完成一份项目实施方案(包括组织管理制度、评价体系、考核与激励机制等)。(40%)2.网络研修考核本次研修学员的考核分为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两项,任务学习占90%,以考核任务成果和课程学习情况为主;拓展学习以考核教师借助社区开展互动交流与协作学习等行为产生的学习积分为主,拓展学习占10%。具体考核细则如下:考评维度考评细则任

6、务学习90%课程学习含观看必修和选修课程。20分钟计2分。参与活动每参与1个活动,计6分。提交作业提交1篇作业,每篇作业计10分。合格满分阶段一146103090分阶段二1461030阶段三1461030拓展学习10%说明:1.拓展学习积分包括:贡献积分、活跃积分和魅力积分,每10个积分累计转换成绩1分;2.学员每天的积分有上限,最多为40积分/天。3.学员在项目期间的总积分无上限,但最多可转换成绩10分。贡献积分写作业:2个积分/1篇传资源:2个积分/1篇写日志:2个积分/1篇发问答:1个积分/1篇活跃积分看课:1个积分/20分钟评分(作业、资源):1个积分/1次评论(课程、作业、日志、问答):1个积分/1次关注同伴:0.1个积分/1次参与活动(含答疑):1个积分/1次魅力积分作业、日志被评论:1个积分/1次作业被推优:20个积分/1次;资源被推优:2个积分/次(被学友评分为10分);1个积分/次(被学友评分为8分);资源被下载:1个积分/1次五、组织管理3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