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3.11KB ,
资源ID:4060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儒学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体现.docx)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儒学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体现.docx

1、儒学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体现儒学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体现 2018/12/20 儒家思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本文将针对儒家思想中“仁治”、“礼治”、“德治”三种观念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体现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于切实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快班级文化的建设。儒学班级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宗旨便是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少年。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儒家思想中的许多内涵与小学教育工作的内容相契合。本文将针对儒学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体现进行详细的分析。1.实施“仁治”,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仁者爱人”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

2、当代教学工作的解答便是注重教育之间的人性化教育。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人文主义情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由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家庭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应积极的将人文主义内容融入到当前文化建设工作中1。“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是孔子在教育自己学生中所体现的因材施教,由于冉求办事胆小畏缩,所以针对冉求来说,孔子便利用鼓励的形式引导他;由于仲由胆大鲁莽,所以要故意抑制他,使他及时的控制自己的行为。秉承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积极的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树立起自身的主人翁的意识。2.重视“礼治”,培养学生正确礼仪行为“礼”是儒家文化所崇尚的重要内容,孔子的理论观点也都

3、是从周礼中引申出来的。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可以说礼贯穿于我国发展的始终。我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在古代,礼是统治者们开展统治的根本,不同阶层的人们需要遵守自身礼仪规范。在当下,礼仪是修身的根本,良好的礼仪能够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促进人们自身的不断发展。针对小学生来说,礼仪便是日常行为中的点点滴滴,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的正确思想道德观念,与班级文化建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衣服冠履第一中写到“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可以说学生的仪容仪表、日常行为是班级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教师应该积极的践行儒家思想中的“礼”

4、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仪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积极的与家长进行协调,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穿着校服,并保障校服的干净整洁。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沐浴更衣的良好习惯2。与此同时,还应该将“礼”贯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学校中应该遵守学校的礼仪行为规范,做到见到教师与同学主动问好、不讲脏话、不随地扔垃圾等;在上课时应该遵守课堂的礼仪行为规范,做到举手发言,不随意插话、不搞小动作;在生活中应该遵守生活为人处世的礼仪行为规范,不说谎话、懂得尊重他人、遵守公共规则等。切实的让学生在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引导下,成为一个有礼貌、有修养的好少年,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3.践行“德治”,树立学生良好思想道德

5、观念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正所谓“厚德养物”,对于小学生来说,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性是极为重要的,能够切实的促进学生的文学人文主义情感的形成。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日知录正始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也彰显了儒家对爱国、爱家的情感。在小学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视的便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有廉耻之心、有善良之心,促进学生热爱国家、热爱集体、热爱家庭的正确思想道德观念。那么,教师便应该从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例如,在端午节前夕,教师便可以组织同学开展“包粽

6、子”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增强我国传统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热爱国家、热爱文化的正确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儒家思想对教育工作的意义重大,能够有效的推进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教师应该积极的针对儒家思想进行研讨,将儒家思想的优秀内涵与班级文化管理和工作进行紧密的联系,用“仁”、“礼”、“德”的内容,在高效开展文化建设的同时,使学生学习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德行。参考文献:1邓爽,赵柏森.新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6):230-231.2余荣华.儒家思想在小学班级文化构建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4):77-78.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