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 天益中学 陈君 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直线传播,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下面我就按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设计理念、学法和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部分说说这节课。一、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但动手能力不强,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因此应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本课的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物理课程标准把光学的内容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重
2、要内容。光的直线传播是本册教材第四章光现象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对光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光学的基础知识即光的直线传播,使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的兴趣,为光学的两大重点内容“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2、 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本身的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关源和人造光源两类;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过程与方法:经历“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了解实验是研究物
3、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并体会物理模型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3、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光的传播路径,归纳出光在同种均匀价质中沿直线传播。难点: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猜想、探究的过程,总结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4、教具与学具多媒体、激光笔、装有少量烟的塑料瓶,掺入少许橙汁的水、果冻,手电筒、地球仪、乒乓球,易拉罐等。三、设计理念本堂课的设计着重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4、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四、说学法、教法在此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我准备采用以下主要学法: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读书指导法进行教学。通过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五、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播放一组光源的优美图片)师问:是什么将我们城市的夜景、舞台、天空装饰的这么漂亮的啊?引出光源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进而学习光源的分类:天然和人造光源学生讨论:月亮是不是光源?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
5、生们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讨论,提供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合作精神。2、小组探究,完成光的传播学习(1)提出问题:光是如何传播的?(出示图片,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的猜想提供依据)(2)猜想与假设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3)设计实验,评估优化探究方案(4)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一、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在塑料瓶中装入少量的烟,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路径。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二、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在水中加入少量橙汁,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路径。现象说
6、明:光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的实验三、光在透明固体中如何传播 ?用激光笔向透明果冻里射出一束光,观察光在果冻传播的路径。现象说明:光在果冻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5)分析与论证请小组分别向同学展示光在空气、液体、透明固体中光的传播。(6)得出实验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使他们亲自参与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而解决了教学重点,掌握了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和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3、描述光的传播(模型法) 师问:现在我们这里有一个大大的太阳,我们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太阳发出来的光,怎么表现出来光的传播方向? 强调:我们看到的是实际存在的光束,而光线是
7、不存在,只是人们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符号而已。 设计意图:建构物理模型光线4、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便形成了影子。(手影表演的视频)B、日食、月食的形成。用flash动画模拟展示日食月食的形成。模拟游戏:让学生拿着地球仪当地球,拿着乒乓球当月亮,手电筒发出的光模拟太阳光,模拟日食、月食。C、小孔成像先给学生展示实验器材,组织学生猜测实验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不表态。用flash动画演示实验。练习:太阳天树底下的光斑成的是谁的像,是什么形状的?(图)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归纳分析得出结论,考察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对知识的迁移
8、能力。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A、激光准直(小视频)B、瞄准,看图说明打枪时是如何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图)C、排队:10名同学排成了一行(或列)说说怎样才能排直?设计意图:利用身边事物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突破教学难点。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切实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6、光的传播速度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阅读课本内容,自学完成这部分内容。1、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同地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多大?指出:若人的速度和光一样快的话,每秒钟可绕地球赤道7.5圈。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回归课本,回归教材,学生通
9、过自学课本,了解光的传播速度情况;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因此这部分内容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收集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7、课堂小结首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学习中遇到了那些问题,还想学习有关光的哪些知识,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并给以鼓励。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形成整体印象8、反馈练习我依据本节课的目标要求,设置有梯度、有层次的当堂反馈练习,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反馈内容要紧扣本课目标要求,努力实现当堂巩固,在保证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可依据学情进行适当的拓展。设计意图:利用学案呈现,分为不同梯度
10、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9、作业布置:课外实践:1、探究: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清晰度与物距、像距的距离、小孔的大小又没关系,通过探究总结出来,写在作业本上。2、查找资料,历史上谁第一次测量了光速?成功了没?为什么?对我们有啥启示?3、课后第一题。六、板书设计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便于学生记录、记忆、理解,形成整体印象,心理学实验表明,进入人脑并被记忆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睛,因此,适量的板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1 光的直线传播一、 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 人造光源:电灯、手电筒、激光笔光的直线传播二、光的直线传播 条件:同种、均匀介质中 描述:光线 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应用:激光准直、瞄准、排队等三、 光速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