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区防灾减灾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一、XX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一)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磨合。一是职责边界需要进一步清晰。一些地方、部门对“三定”的研究认识还不够,对于地方属地职责、部门承担的灾害防治职责特别是应急管理部门与其他防治职责部门之间防范防治、应急救援、减灾救灾的职能边界不了解,对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指导督查,各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本行业领域防范防治的定位不够清晰。二是防抗救一体机制需要进一步形成。部门之间以防为主、防抗救一体化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在快速响应、有效联动上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二)牵头统筹和部门履职到位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部分地方、部门责任落实
2、主动性上还要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协调沟通还要进一步顺畅,特别是受灾信息报送还存在不及时的问题。二是工作推进的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的应对工作已经从单一灾种转向了全灾种、全链条灾种,特别要求系统性思维,但一些地区、部门还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作惯性。(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上还要进一步深化。一是针对性上还要加强。有些地方、部门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短板研判还不够,有的在抓工作的载体、抓落实的举措上的谋划还不深,停留在上行下效、上下一般粗“;应急预案特别是基层应急预案与当前工作形势还不够匹配,在人员驻守、救援响应、物资申请调拨等关键环节,还需要
3、结合实际不断深化、细化。二是精准性上还要加强。突出体现在灾害风险的研判、预警预报工作的精准性上还要进一步提升,运用科技化、数字化手段提升研判分析的精准度、提高工作提前量还要不断深化细化。三是有效性上还要加强。特别是在防治举措的提前量、抗灾救灾举措落实的坚决性、全民防灾避灾的主动意识上,各项措施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彰显。(四)防灾减灾救灾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一是基层力量有待进一步充实。基层承担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部门人员不足,干部专业性水平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同时,如何更好发挥基层治理平台、基层网格员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作用,明晰责任、激发主动性,也亟待研究加强。二是基础性工作需要强化。应急指挥中心
4、建设、物资储备调度等基础性工作需要进一步夯实。如在物资储备上,设施设备和物资储备总量不足、品种单一、功能不全,防灾减灾投入不足,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下一步工作建议(一)全面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XX区上下必须对标XX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从为XX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的政治高度,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履职履责到位。二是推进基层责任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各级各部门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紧压实防灾减灾救灾责任;
5、各级安委办、减灾委、森防指、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要切实承担起统筹协调、指导督,推动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职责。(二)突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一要全面统筹指导到位。XX区防指统筹各级、各相关部门落实好会商研判、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值班值守、响应联动等各项机制,特别在防火防汛等重大自然灾害时,XX区防指要切实发挥出统筹牵头作用,全面发动各级、各部门投入到防范防治和抢险救灾等各项工作中,逐级落实责任、措施,打好重大自然灾害防御战。二要加强工作精准性指导。完善灾害性天气预测预警预防协同联动机制,细化预报预警制度,特别是在重大自然灾害来临时,加密频次频率,气象部门要做好24小时、
6、48小时短期预报,提高预报精准度;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强预警监测工作,及时发布预报预警,做到实时会商、研判、预警、发布;防指要综合各部门预警预报信息,每日对XX和各成员单位做好精准定向的工作指导,实行滚动式播报。三要突出科学防御要求。严格按照防汛责任人进岗履职、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危旧房屋和户外施工人员转移等要求,切实做到“应转尽转、应避尽避“;要全面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地质灾害防治,XX区自然资源局要对XX区地质灾害风险和隐患再研究、再排查整治;做好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继续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做好城市防汛措施落实,开展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研究,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海绵城市建设,落实排水防涝应急措施
7、四要抓好春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抓好排土场滑坡、风直等灾害防治工作。(三)切实提升重大灾害救援抢险能力。一要建立科学预案体系。制定出台XX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升重大事故、灾害的现场指挥和救援能力;各级应急预案要立足于实践对应急预案作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做到上下衔接。二要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统筹好综合性消防救援主力军、专业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等,优化队伍先进适用装备配备,强化多灾种专业化训练,提高极端条件下综合救援能力。推进XX、村组(社区)建立“专兼结合、一队多能”的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现应急救援力量全覆盖。三要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按照“盘活存量、做优增
8、量”的原则,加大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力度,提升现有矿山、危险化学品、森林防灭火、水上救援、工程灾害、地质灾害等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全面提升行业领域应急救援能力。推进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发展。开展社会应急力量调查摸底,健全属地为主的社会应急力量调用机制,明确参与应急救援的方式、范围。加强应急演练,特别要针对响应、配合、调拨等关键环节,检验预案的科学性,通过演练密切部门配合,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避灾意识。四要加强应急联动响应。各级各部门都要健全值班备勤和信息报告制度,落实信息报送要求;要全面加强对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参与抢险救灾时的统一调度、统筹管理;完善军地配合机制,制定抢险救灾免费
9、快速通行协同保障制度,构建急管理部门统筹,行业监管部门、涉灾部门等协同,军地协调的联动机制。(四)全面推进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相关工作。一是强化应急物资保障。要聚焦XX区在物资储备结构上的短板,进一步强化防灾减灾准备;要全面加强救援物资和基础物资保障,规范救援物资储备布局,加快完善应急物资调拨机制,加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进一步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种类齐全、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物资储备体系,在重大灾害发生和灾后重建时实现高效调拨调用。二是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抓紧推进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项目建设,加强动态跟踪检查,完成避灾安置场所全面排摸,做好调整、修缮、补充。深入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
10、社区创建,加强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基础建设。各地要重点开展地质灾害防范防治、城市防涝排涝、应急统筹机制建设和应急能力专题调研,研究建立重大风险识别、研判和防控的长效机制,全面科学有效地推进管理区防汛抗旱工作。(五)统筹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加快XX区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工程建设。要对接好国家进度,依托自治区政务云平台,加快打通分散在各部门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数据,推进数据共享;特别要加快XX区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工程建设,提高XX区多灾种和灾害住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预报能力。二是加快XX草原生态保护支撑体系(森林草原防火)专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层面的工作对接,着手启动以水灭火工程建设,切实提高森林草原防灭火科学防控能力。三是加快已建工程的进度。科学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重点生态区修复工程等工程建设,要开展对标评估工作,对符合国家防治方向和标准要求的,继续加快推动;对需要调整和优化的,加快改进完善,按照目标进度抓好落实,力争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特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