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4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会议发言稿市经发局2024年第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24年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今年以来,全县上下严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会 议要求,深入推进“H24”发展战略,以“突破千亿”的决心,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催生发展新动能,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主要指标稳中有进、活力动力不断增强,市场预期有所改善。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业增长面超七成。前三季度,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6%,较上半年提升1. 1个 百分点。全县规上工业34个行业大类中,24个行业实现正增长, 增长面
2、70.6%。五大主要行业产值“三升一降”,其中装备制造、 新材料、生物医药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5.0%、8. 9%和7.1%。新动 能持续稳增,新能源领域产值增长4. 5%,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 贡献率为29. 9%,其中新能源整车制造业产值增长15. 4%o(二)固定资产投资平稳,新开工项目加快推进。前三季度,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 2%,较上半年提升1. 5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18. 4%;服务业投资上升1.7%。分领域 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6. 9%,制造业投资增长20.7%,工业技 改投入增长23.0%。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加速增长,9月新开 工项目完成投资增长49.
3、 6%,对项目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22. 5%o(三)消费市场有所回暖,换新类商品增势向好。前三季度,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6.7亿元,同比增长7.4%,较 上半年提升Ll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21类主要商 品中,有15类实现正增长,增长面71.4%o基本生活类商品增 势稳定,服装、鞋帽、饮料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7. 1%、12. 7%和 10. 0%o换新类消费增势向好,汽车、家电类零售额分别增长 36. 7%、31. l%o(四)对外贸易规模稳定,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 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112. 6亿元,同比上升2.0%。其中,出口 总额94. 3亿元,上升L 8%;
4、进口总额18.3亿元,下降2. 8%。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 重为84. 5%。从贸易主体看,民营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实现进出 口增长5. 8%,占全市进出口的比重达60. 0%。从出口地区看,对 欧美、非洲国家出口分别增长10. 6%和26. 7%。(五)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前三季度, 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 5亿元,同比增长3. 5%,列全市 第二。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86. 8%,税比列全市 第一。截至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74. 8 亿元,同比增长10. 2%;贷款余额1564.0亿元,增长15
5、0%。存 款和贷款余额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投资领域依然承压。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 行,9月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8.5%,拉低全县固定 资产投资增速8. 3个百分点。二是与核算相关的投资指标支撑不 足,上9月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5.4%,建安工程投资仅增 长5. 6%,两项指标增速均列全市10名之后。(二)新能源产业增速放缓。受补贴退坡、价格战升温、基 数抬高等影响,9月全县新能源整车制造产值增速较上年同期 回落35.6%。动力电池产业价格战仍在持续,叠加上游碳酸锂价 格大幅下降,1-9月动力电池产业产值下降25. 1%,较上年同期 回落51. 4个
6、百分点。光伏产品价格仍在探底,行业处于去库存 周期,9月全县光伏行业产值下降21. 2%,较上年同期回落31. 4 个百分点。三 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精准发力强化经济运行监测。锚定年度目标任务,深 入细致分析经济数据,做好重点领域、重点指标、重点板块的跟 踪监测及分析预警,特别稳增长难度较大的行业领域,紧盯薄弱 环节和短板指标,全力以赴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进 一步压实主体责任、细化有效举措、狠抓推进落实,紧在前头、 干在实处,以周保月、以月保季,确保全年目标达成。(二)多措并举扩大内需稳定外需。持续办好畅享缤纷等消 费促进系列活动,抓紧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 策,结合周
7、边县区经验与全市实际,适时出台消费补贴政策,推 动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加速回暖。鼓励零售业企业 创新经营模式,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提升规模,增强竞争优势。 稳住重点产品和重点产业链出口规模,巩固外贸基本盘,大力开 拓“RCEP” “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积极壮大跨境电商、海外 仓等新业态。(三)全力以赴稳定工业增长态势。稳定工业“压舱石作用”, 密切关注企业生产订单、产品价格等情况,精准施策推动工业提 质增效,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稳产增效。 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布局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 的未来产业。聚焦“1248”产业体系,做好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 和帮
8、包服务,“一链一策”推进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融合化发展,持续建强以新能源产业为引领、专精特新企业为支 撑的产业矩阵。2024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会议发言稿一工业经济基本情况(一)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实现平稳增长。预计1 11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4%,增速较1 10 月下降0. 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 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L 2 个百分点。分县区看,8个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三 增三降”,其中定兴、曲阳、唐县保持正增长,望都、安新、高 阳出现回落。(二)重点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是电力生产稳定增长。由 于发电量持续较高增长,加之火电企业效益提升,
9、1 11月份, 全市规上火力发电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67. 9亿元,同比增长 19. 4%o其中,华能保定热电厂完成工业总产值202. 5亿元, 同比增长30. 7%;冀中电力有限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36. 3亿 元,同比增长5. 9%o二是新能源产业持续壮大。1 11月份, 全市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0. 2亿元,同比增 长86. 8%,增速比规上工业快57. 3个百分点;增加值同比增 长46. 3%,比规上工业快20. 9个百分点。其中:风力发电完 成工业总产值128亿元,同比增长35. 7%;光伏发电完成工业 总产值93亿元,同比增长27. 9%o(三)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提升。
10、1 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8. 9亿元,同比增长3. 6%,增速较 1 9月份提高0. 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 8个百分 点。分县区看,8个县(市、区)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均为正 增长,其中定兴、安新、高阳分别增长37%、14%、27. 9%o 企业亏损面逐季收窄。1 10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 25. 7%,同比收窄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5. 4个百分点; 其中:规上制造业企业亏损面为23%,同比收窄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企业亏损面为32. 4%,同比收窄7. 4个百分点。(四)工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1 10月份,全市在库工业 项目总投资同比增长2
11、8. 8%,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1. 6个 百分点。从行业看,全市在库工业项目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占总 投资比重的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总投 资比重的3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总投 资比重的8. 9%)等行业。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率最高,达 67. 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最低,为一 4. 8%o从县区看,定兴县在库工业项目投资增速最高,达 466. 9%;望都县在库工业项目投资增速最低,为一25%。(五)工业企业用工平稳。随着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 和援企稳岗力度加大,全市用工形势总体稳定。截至目前,全市 制造业用工总量继续保持在合
12、理区间。据对396家规上工业企业 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月底,企业用工人数达到正常水平的 有354家,占调查企业的94. 0%o其中:定兴县用工人数超过 正常水平企业占比达70. 3%,曲阳县用工人数超过正常水平企 业占比达69. 8%,高阳县用工人数超过正常水平企业占比达 80. 0%o(六)工业企业预期不稳。从近期对50家企业进行的二季 度景气调查结果看,仅3家企业预期“很好”和“较好”,占调 查企业的6. 0%;小部分企业预期“一般”和“差”,占调查企 业的14. 0%;多数企业预期“不好”和“非常不好”,占调查 企业的80. 0%o从近期对近千家工业企业的二季度景气问卷调 查结果看,反映
13、本季度订单不足的企业占全部调查企业的 28. 5%,比一季度上升了 7个百分点。产品销售价格方面:仅 23. 2%的企业反映本季度产品销售价格“上升”,1. %的企业 反映“基本持平”,2. %的企业反映“下降二 对企业未来生产 经营活动的预期方面:仅16. 7%的企业反映本季度“扩大”生 产,3. %的企业反映“基本不变”,4. %的企业反映“减少”。二 工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一)县域工业发展不平衡。从今年各县(市、区)非公经 济增长情况看,固安县、安新县和易县非公经济增速均超过30%, 分别为35%、34%和33%;而望都县、清苑区和徐水区非公经 济增速较低,分别为5%、一4%和一6%。(
14、二)重点行业发展乏力。受市场需求不足影响,一些重点 行业发展乏力。前三季度,全市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 增速比规上工业低16个百分点;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 同比下降10%,降幅比规上工业高8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 加值同比下降7%,降幅比规上工业高6个百分点;纺织服装服 饰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降幅比规上工业高3个百分点;木材 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降幅比 规上工业高1个百分点。(三)能源价格高位波动。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维 持在高位水平波动,国内煤炭产能释放仍存在一定压力。受此影 响,我市电力燃料油采购成本居高不下,10月份当月全市规上 工业发
15、电成本同比上涨59元/吨;化学原料药制造、黑色金属 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两个行业合计影响规模以上工业成本增长 约24亿元。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运行监测调度。完善会商调度机制,利用市工业 指挥部,建立五项工作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发挥市 统计局和市工业主管部门优势,加强研判,解决企业困难。每月 召开工业运行分析会,每季度召开企业家恳谈会,制定应对措施, 组织产销对接和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加强与省直、地市及上级部 门沟通,争取政策支持,提升工作实效。(二)狠抓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重大工业项目,聚焦新兴产 业集群和传统产业升级,谋划长远重大项目,推进中船重工等项 目进展,申报省级开发区,实
16、施技改、创新和转型升级项目,确 保完成目标。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依托骨干企业建设研发平台, 支持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各园区要研 究政策,储备项目,争取资金,完善规划,盘活土地,搭建服务 平台,加大招商力度。加强与省级部门对接,争取资金支持,鼓 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深化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支持企业 发展。(三)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构建资 源梯度勘查开发格局,推进金牛座晶质石墨等重要成矿区带普查 勘探。加快油气资源探测预警卫星工程,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 等工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绿色矿山建设,全面整治矿山, 修复废弃矿山,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矿山安全
17、水平。推进消费品 工业“三品”行动,增强供给能力,引导企业高品质竞争,推广 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培育示范企业和平台,引领高质量发展。(四)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建立工业企业培育库,动态管理 重点企业,形成滚动培育机制。开展“填空补缺”行动,补齐产 业链短板,增强产业链韧性。实施“三百”项目,加强督导检查, 推动项目投产达效,形成新经济增长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五)全力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确保电煤储备充足,密 切关注市场形势,预测走势,合理安排运输计划。建立应急保供 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确保高效供应,避免不必要支出。多措 并举,做好调运准备,随时执行应急任务,保障电力运行稳定。 加强与铁路部门
18、沟通,科学安排运力,提升港口集疏运水平,降 低物流成本,促进经济发展。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加强产能核增, 依法开展产能核增工作,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优质产能释放效果, 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市经发局2024年第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一工业稳步向前(一)强化工作调度,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一是夯实经 济发展“硬支撑”。成立萍乡市工业运行调度中心,实行日调度、 周统计、月分析制度,强化工业运行监测,全市136家规上工业 企业全部纳入调度;推动各县区工信部门落实属地责任,坚持每 周一会商,常态化协调解决企业生产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形 成工作合力。由领导挂点、部门牵头,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 工业经济、
19、产业项目“四上”入库等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强化沟通对接、信息共享、督查考评,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工 作责任,形成齐抓工业的强大合力。1 8月,全市工业完成固 投554. 71亿元,同比增长113. 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3. 5 亿元,同比增长94.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三个月 保持在%的较高增速区间。(二)加强监测分析,开展精准帮扶。一是强化专班作用。 成立萍乡市工业生产要素保障专班和萍乡市产业链供应链专班, 实行直线对接、现场办公、清单化调度等措施,着力解决企业物 流运输、原材料供应、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难题。二是深化包保 机制。印发关于深化工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的实施方
20、案,实 施市级领导挂点联系、职能部门对口帮扶包干负责制,夯实县区 和部门责任,做到“十个有”要求,即:有领导包联、有工作方 案、有龙头企业、有发展目标、有工作台账、有推进计划、有重 点项目、有融资需求、有支持政策、有督导检查,增强帮扶工作 的针对性、实效性。1 8月,市级领导带队走访企业253人次, 解决问题249个;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共收集并帮助企业解决 诉求673个,助推了 一批项目建设投产、达产。(三)抓实项目推进,壮大工业企业规模。一是完善重点项 目库。建立和完善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库,加强项目谋划储备,不 断充实优质项目资源池。截至目前,在库重点工业项目470个, 总投资超千亿元。二是
21、提升产业招商实效。深入开展产业招商“八 大行动”,不断优化“园中园”模式,推进“5+N”产业集群现 代化产业园区建设;通过专业化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 方式,新引进了中材锂膜、创普斯、伯乐智能、金力新能源等一 批项目。三是推动企业升规入统。深入实施“个转企、小升规、 规改股、股上市”四大工程,强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 8月,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8家;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贡 献指数评价中位居全省第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今年前三 季度中小企业运行情况,我市排名全省第一。二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一)持续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一是举办“阳光美食街” 活动,组织市内餐饮企业参与,引导市民到户
22、外消费。二是启动 “江西风景独好百县名菜”全国行活动,成功举办“赣菜品牌 发布会暨美食文化节”,全面打响“赣菜”品牌。三是全市各级 商务部门积极发动商贸企业开展中秋国庆促消费活动,适时发放 消费券刺激消费。四是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活动,全市共发 放各类消费券4421张271万元,拉动汽车销售约6710台。(二)着力优化商业业态和功能布局。一是加快国际商贸城 和步行街改造提升。按照打造全省一流、湘东样板的目标要求, 对萍乡国际商贸城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二是积极发展首 店经济、首发经济。面向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定向招引开设 旗舰店、首发店、体验店,提升商业活跃度和城市知名度。三是 打造夜
23、间经济示范点。支持凯旋香格里拉酒店打造“夜宵一条 街”;支持永安里、吾悦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在规范经营的基 础上,适当延长营业时间。(三)全力保障商业场所平安有序经营。一是严格落实“乙 类乙管”各项措施。加强重点商业区域巡查检查,督促市场主体 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二是加强安全生产检 查巡查。切实加强烟花爆竹、消防、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 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三是积极 做好疫情防控处置等工作。成立市生活物资保障供应专班,全力 做好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和疫情防控处置等工作。三 招商引资质效双升(一)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一是构建全链条招商体系。 成立“3
24、N”产业链招商工作专班,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及任务 要求;制定出台萍乡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汇编,进一步厚植 招商优势;创新开展“政府+国企+平台公司”招商模式,推动 市场化招商力量与政府主导有效结合;聚焦央企国企民企外企、“2 + 6+N”产业集群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四个重点方向上门招 商。二是创新开展招商活动。高标准筹备并成功举办了“产业发 展促进年”经贸洽谈会等系列重大招商活动35场次;深入推进 “五请五回”等招商活动机制,充分挖掘在谈重大项目投资意向 和线索;努力开创专业招商、以商招商新局面,成功引进了中材 锂膜、创普斯等一批项目。(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加快在建项目落地进度。大 力推进
25、伯乐智能设备制造、创普斯5G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进 度;扎实做好芦溪电瓷等4个省市重点项目的相关工作;推动佳 禾电声等一批项目尽快投产达效。二是推动项目尽快投产达效。 深入实施”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推动惠科电子、震雷科技等 一批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加强重点项目入库纳统,提升固定资产 投资增量;全面落实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推动 新建项目快落地、老项目早投产。(三)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一是健全招商引资任务分解 机制。对照全市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对应科室 单位、具体人员;建立招商引资奖励激励机制,修订完善了萍 乡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汇编。二是坚持考核制度。制定出台了 萍乡
26、市招商引资项目评审办法和萍乡市招商引资项目库管 理办法,对全市招商引资项目统一建档入库管理;建立招商引 资重大项目代办制度,进一步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力度;围绕国家 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以及省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导向,不断 完善项目谋划和储备机制;建立并实施招商引资工作定期通报和 年终考核制度,进一步鼓足干劲、全力攻坚。四、服务业稳步发展(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助力服务业复苏回暖。为更好应对 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冲击,切实帮助服务业渡过难关稳 定发展,4月27日出台了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萍乡市 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萍府 发20244号),包含减税降费缓解经营成本压
27、力、普惠金融 纾解资金困难、延本延息减轻还款压力、房租减免降低经营成本、 延期还本付息减轻还款压力、阶段性降低消费者信用卡支付费用 6个方面共21条措施;针对餐饮业用工难等问题迅速反应制定 了萍乡市商务局关于切实做好餐饮行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 (萍商商务202410号),全力推动餐饮行业复工复产。上述 政策的出台为全市服务业的复苏回暖提供了有力有效的保障支 持。(二)积极推动旅游业提振复苏。为执行促进服务业困难 行业恢复发展措施,我局结合萍乡旅游实际,推动旅行社业务 和创新营销,促进自驾游、家庭亲子游、乡村游等市场发展。同 时,我局与省文旅厅合作,确保纾困政策落实,帮扶文旅企业和 人员,获得省
28、文旅厅感谢。我局还发布了 2024年萍乡市文化 广电和旅游工作要点和2024年萍乡市旅游市场营销工作方 案,推动文旅市场复苏。主要成效包括:成功举办了 “畅享赣 鄱相约萍乡”活动,吸引了万名游客;“首届武功山文化旅游 节”即将启动,预计将促进市场全面复苏;我局将继续推动乡村 旅游发展,联合举办第五届全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并新增 乡村旅游重点村,进行统一宣传推广。此外,我局将按照省文旅 厅要求,做好“引客入萍”工作,助力文旅市场持续向好。(三)抓好各项农业生产任务。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 的有效供给是首要任务。我们全面实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以 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并着力提升收储调控能力,
29、确保稻谷收购 工作有序进行。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181.9万亩左 右,水稻产量保持在17亿斤左右。为了稳定生猪生产并保障市 场供应秩序,我们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协调,并出台了一系 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逐步放宽养殖规模的限 制,鼓励农户养猪以增加产量和收入,同时加大对养殖场户的信 贷担保力度,着力解决规模猪场和种猪场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此外,为了更好地督促各级主管部门履行动物防疫的主体责任, 我们在上半年专门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动物防疫工作督导检查。 第二季度,我们进入了动物防疫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攻坚阶段。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我市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 展。截至六月底,全市生猪存栏量为44. 19万头,同比增长 17. 44%;出栏量为53.54万头,同比下降7. 75%。抓好蔬菜水 果生产也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截至六月底,全市蔬菜瓜果种植面 积达到6.94万亩,同比增长11.84%。其中,设施蔬菜栽培面 积为0.74万亩,同比增长30.84%。上半年,全市蔬菜批发市 场总成交量为13. 74万吨,同比增长5.75%。上半年,全市水 果种植面积达到L 17万亩,同比增长3. 86%。我们重点培育了 丰城榴莲、湘东桔梗等特色水果产业集群,并新发展了 5个标准 化水果种植基地。全市水果产量达到1. 28万吨,同比增长5. 9%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