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管理情况调研报告遵照县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20XX年XX月10日至 IXX日,由县重建办牵头,组织县委政研室、县政府研究室、 县财政局、人社局、教育局、卫生局、文体局、广电局、民 政局、编办、老龄办等部门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组成两 个联合调研组,由县委办副主任、县政府办副主任分别带队, 深入不同类型的20个镇乡和IXX个县级部门,采取听取汇 报、走访询问、实地查看等方式对灾后重建公共服务设施的 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状况进行了调研,认真听取了县级 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全县灾后重建总体情况截止XX月底,全县规划总投资10XX. 61亿
2、元的XX205 个灾后重建项目(不含城乡住房),已开工XX197个,完工 XX109个,完工率97. 7%,完成投资87.88亿元;在建项目 80个,未开工项目8个。(二)全县灾后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度情况截止XX月底,全县规划总投资XX6. 7XX亿元的1928个 公共设施重建项目,已开工1925个,完工1885个,完工率 97. 9%;已竣工投入使用1756个,主体完工未投入使用IXXl 个,在建项目XX8个,未开工项目XX个。具体情况为:涉 及教育189个学校项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涉及医疗卫 生项目88个,67个医院和19个计划生育服务站项目完工 并投入使用,XX县人民医院内科大楼
3、和XX县残疾人康复服 务中心项目主体完工未投入使用。涉及文体项目225个,其 中6XX个镇乡文化站、61个图书发行网点、9XX个公共阅报 栏、2个公共体育设施项目和XX豆豉博物馆已全部完工并投 入使用,县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 馆、梓州大剧院5个项目正在建设。涉及广电项目XXl个, 完工并投入使用8个,分别是县广播电视台基础设施恢复重 建项目、县广播电视台发射台灾后重建项目、有线电视网络 设施设备恢复重建项目、有线电视前端设施设备恢复重建项 目,广播电视村村通设施设备恢复重建项目、镇乡广播电视 站设施设备恢复重建项目、县流动电影放映车恢复重建项目、 县流动电影放映设备恢复重
4、建项目;在建项目2XX个,具体 为1个县城区电影院和22个镇乡电影院恢复重建项目。涉 及就业和社会保障项目1XX6个,XX2个就业和社会保障综 合服务中心和82个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完工并投入投入 使用,XXl个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完工未投入 使用。涉及民政项目10XX8个,990个村(居)委会和21 个敬老院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27个敬老院项目主体完工 未投入使用。涉及XX公司项目XX8个,XXO个镇乡办公楼 和周转房完工并投入使用,XX镇办公楼、人大、政协、党校 等XX个项目主体完工未投入使用,老马乡办公及周转房、 观桥镇周转房、县政务大楼、滨涪路等XX个项目正在建设。 涉及老龄
5、办项目XXXX个,XXl个老年活动中心主体完工未 投入使用,XX个在建。涉及公安项目70个,XXXX个镇乡 派出所重建项目和17个维修加固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XX 个镇乡派出所项目主体完工未投入使用,XX个镇乡派出所项 目在建,XX个未开工项目分别是禁毒大队、XX派出所、刑 警三中队。涉及司法项目XX9个,26个镇乡司法所完工并 投入使用,2XX个主体完工未投入使用。(三)已建成灾后重建公共服务设施管理运行总体情况目前,全县所有公共设施的主管部门都根据省市总体要 求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本行业、本系统的管理办法,重建 后的公共设施运行情况基本良好。总体而言,一些整合得比 较好、项目比较集中的镇乡
6、公共设施运行、管理较好,从人 员和经费方面都大大节省了管理成本;镇乡政府办公大楼、 学校、镇乡卫生院、公共文体设施等运行情况较好,基本无 闲置情况;镇乡广播站、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敬 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由于资金缺口大、附属设 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齐备、运行经费紧张、专职管理人员 缺乏、无法落实看守等原因,导致主体完工但未投入使用, 利用率低,作用发挥不明显。二、主要问题(一)进度问题。全县灾后重建总体推进顺利,成效显 著,但仍有个别项目因项目选址、征地拆迁、资金缺口、工 程转包分包导致进度严重滞后,完成投资比例较低,预计完 工时间过长。一是部分项目主体工程推进缓慢,至今未完
7、工。 如XX公司为业主的老马乡灾后重建办公及周转房项目、观 桥镇周转房项目、政务大楼项目、滨涪路景观大道项目;老 龄办为主管部门的石安镇、下新乡、中太镇老年活动中心建 设项目;广电局为主管部门的新鲁镇、鲁班镇、观桥镇、石 安镇电影院项目等。二是极个别项目因项目选址和征地拆迁 至今未开工。如公安局为业主的禁毒大队办公业务用房重建 项目、刑警大队三中队办公业务用房重建项目、XX派出所 办公业务用房重建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因血站搬迁未 结束,导致无法进场施工。三是因设计变更、设计漏项或增 加工程量造成部分项目附属工程目前仍未完工,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作用发挥。如敬老院和部分学校的附属设施。(二)资
8、金问题。一是建设资金缺口大。由于征地、拆 迁、青苗赔偿、地勘等前期费用和部分附属设施、配套设施 未纳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加之设计漏项、工程量增加等原 因造成费用增加,全县灾后重建公共设施项目资金缺口达 28669万元(未扣除审减金额)。其中:教育部门2亿元、卫 生部门XX2XX1万元、文体部门XX9万元、广电部门1515 万元、民政部门1021万元、老龄办XX51万元、XX公司 2XX2XX万元。目前,拖欠项目工程款较多,工程完工不能 按合同约定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工程竣工不能交付使用, 维稳压力空前增大。如:教育系统已完成76所学校审计, 需支付给建筑公司XXOOO万元,剩下的IlXX所学校
9、也将陆 续完成审计,若不及时支付又没有较好的还款方案,极易造 成社会不稳定。二是运行维护成本高。重建后的公共服务设 施更加先进,功能更加齐备,管理、运行、维护成本相应增 加。如:水冲式厕所、现代化设备,导致水电费大幅增强。 教育局反映,乐安镇的一所初中学校以前水电费一年几千元, 现在一个月就要一万多元;镇乡卫生院三楼以上必须安电梯, 导致电费大幅增加;还有电器设备的维修,等等。三是工作 运转经费少。部分镇乡的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村文体活动室、 电影院、广播站等公共设施项目因无运行经费或经费紧张, 导致闲置不用或利用率低。镇乡卫生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 药品实行零加成销售,财政对公共卫生专项经费和
10、基本药物 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拨款到位率低,加之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经 常性收支差额补助未列入财政预算,运转十分困难。村级组 织办公经费XX500元/年,扣除报刊杂志订阅、设施运行维 护和值守等费用后所剩无几。6XX个农村敬老院除正式招聘 的80名管理人员外,临聘的服务人员均未落实经费。全县 仅有8个敬老院有生产用地、用房发展院办经济。据县财政 局估算,我县每年公共服务类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经费约9080 万元,目前县财政无力对该项经费进行全额预算,缺口约 5200万元。(三)人员问题。一是人员配备少。随着重建设施档次 和运行标准的提高,管理人员的数量不足和水平缺陷逐步显 现。镇乡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文
11、化站、电影院、村卫生 室等普遍存在有阵地、无人员或缺人员的问题。如全县62 个镇乡文化站,目前没有一名专职人员,几乎均由镇乡领导 或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兼职,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因为管理 和服务人员的缺乏,加之围墙等附属设施的不完善,导致已 购进的一些设备不敢往镇乡配送,配送到镇乡的一些设备不 敢安装,安装了的设备也成了摆设。二是专业人才缺乏。部 分镇乡卫生院缺乏技术骨干,缺乏医疗设备操作人员,个别 医疗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重建后,绝大多数学校 建成了专门的舞蹈室、音乐室等功能室,但缺乏专业的音乐、 舞蹈教师;修建了学生住宿楼,但缺乏专职生活指导教师。 全县应建870个村卫生室,只有685
12、个村有乡村医生,开展 医疗服务的只有XX79个村级活动阵地。三是业务素质有待 提高。一些干部职工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先进设施设备的 需要,不能完全发挥设施设备的作用。(四)体制问题。全县部分灾后重建公共设施未明确产 权、管理权、使用权,造成使用管理上的混乱。如镇乡广电 站和电影院业主是镇乡,设施设备又是由县广电部门通过政 府统一采购安装,镇乡广电站人员归县广电部门管,县政府 未明确镇乡电影院由镇乡还是县广电部门管理,项目建成后 管理主体缺失。文化站、老年活动中心等部分项目建成后初 定由镇乡管理,但是经费又由县级部门掌控,在经费申请中 环节较多,易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流失,公共设施利用率 不高。
13、一些公共设施未明确“属地管理”,镇乡不能根据实 际工作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使用。三 对策建议(一)加快推进项目。县住建局、发改局、监察局、目 督办等部门应加大对进度滞后项目的督查考核力度,督促业 主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正排工序,倒排工期,在 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推进,确保早日完工投入 使用。对因分包、层层转包等因素造成没有完工的项目,由 县扩建监领导小组(设在纪委)牵头,组织县住建局、目督 办、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清查处理,督促中标公 司履约,必要时可采取法律手段。对于一些漏项且必需的附 属设施,由县发改局、住建局、重建办组织专家组实地核实 论证后尽快组织完善。(二)努
14、力筹措资金。一是加强对上争取。各部门继续 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千方百计弥补资金缺口;县 财政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对灾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二 是统筹调剂节约资金。在加快项目审计的同时,各业主单位 要再次据实向县财政部门报告资金缺口,县上组织专业队伍 予以核实,摸清全县重建资金缺口和资金存量相对准确的数 据。研究出台我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结余资金管理办法, 统筹调剂使用全县重建结余资金,用于急需的项目附属工程 和缺口较大的项目。教育等资金缺口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的部门,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付款(还款)方案,报县委、 县政府研究。三是实施分类管理。区分公共服务项目的“纯 公益性”、“准公益
15、性”和“经营性”性质,坚持统筹协调, 该政府投入的,县财政统筹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公共服务设 施运行、维护和管理;能够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要通过体制、 机制创新,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其实行市场化经营。镇乡文 化站、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电影院等公共公益设施,可 按照“明确所有权、搞活经营权、强化监督权”的原则,实 行整合资源、综合利用,一室多用,一场多用,提高设施的 使用率;实行科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以产 养人。同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 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设施管理、运行、维护。 四是降低运行成本。整合相互关联的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统 筹使用运行维护资
16、金和管理人员。部分有条件的镇乡可将文 化站、电影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交由广电站或者辖区学校托管, 将老年活动中心交由老年协会或社区居委会托管,最大化利 用资源,精减化运行维护。(三)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人员培训。努力发挥好 现有干部的作用,统筹使用,强化学习培训I,提高干部业务 素质、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加强专业人才招录。加大 向上争取人员编制政策,在核定的管理人员编制限额内,采 取公开招聘、引进等方式选好和配强工作人员,改善管理人 员队伍结构,管好留住人才,延长使用期限。对无收益的、 公益作用必须发挥而又无编制、无人员的,也可采用聘请临 聘人员、协管员的方式购买服务,据实解决。三是充分发挥
17、 离职、退休干部和教师的积极作用。据统计,全县退居二线 领导干部达500余人,镇乡有200余人,平均每个镇乡XX 人。可鼓励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或者退休教师兼任部分公共 服务设施管理人员,每月适当给予一定的补助。四是统筹村 (居)和社区的管理力量。分散于各村的公共服务设施,由 所在村干部兼职管理;布局在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由所在 社区干部兼职管理。(四)理顺体制机制。在确保资产性质不变的前提下, 统筹调剂使用,坚持“谁使用谁管理”,实行“属地管理、 行业指导、项目依托、市场调节”,建立健全重建公共设施 管理的机制和体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加强重建公共公益设施 管理的良好格局。由县国资委牵头,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我 县实际(包括灾后重建形成的国有资产),进一步完善我县 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制定下发进一步加强我县公共设施管 理的通知,规范公共设施管护,确保最大程度发挥其使用 效益。如何加强灾后重建公共服务设施管理运行维护是当前 各地震灾区重建后面临的共性问题,省市都还没有出台可操 作、规范性管理办法。建议我县在不同类别的镇乡先期试点, 探索总结人员、经费、管理运行模式等方面经验做法,待成 熟后再广泛推开,具体工作由县重建办牵头、县级有关部门 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