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选择题1. (2019北京海淀高三期末,17)20世纪6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提高国防能力,保证国家 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个阶段,我国成功的研制出()A.原子弹和导弹B.喷气式战斗机C.人造地球卫星D.神舟载人飞船答案A解析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为了保障国家安全,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导弹,故A项正确;中国1956 年研制成功喷气式战斗机,故B项错误;人造地球卫星研制成功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C项错误;神舟载 人飞船研制成功是在改革开放后,故D项错误。2. (2019荆州一模,13)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
2、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 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答案C解析 当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为中国进入联合国提供了可能,但并非主 要条件,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中国核试验成功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 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且史实错误,故D项错误。3. 2019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某著名科学家的颁奖词中写道:“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 重,名
3、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位科学家是()A.钱学森B.袁隆平C.吴阶平D.华罗庚答案A解析 根据材料“在他心里,国为重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结合所学, 钱学森1950年开始争取离美回国,历经5年终于回到祖国,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故A项正确;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与航天无关,故B项错误;吴阶平是我国著名的泌尿外科专 家,与航天无关,故C项错误;华罗庚与航天无关,故D项错误。4. (2019商丘三模,31)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 世纪已经走到了欧
4、洲和日本的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A. “南优2号”的成功培育B.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C.每秒向量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D. “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答案D解析 材料内容为“中国的航天技术”,故A项错误;“东方红一号”卫星未超过日本、西欧的技术,故B 项错误;计算机不属于航天技术,故C项错误;“神舟5号”飞船的发射,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 的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故D项正确。5. (2019大连高三双基测试,14)2019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因为她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像屠呦呦一样 抵御干扰、潜心钻研的科学家还有很多。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期间世界首创的是()A.中国
5、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实验成功B.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C.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釉型杂交水稻D.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答案C解析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1964年,故A项错误;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是1983年,故B 项错误;袁隆平成功培育出初型杂交水稻是1973年,符合19661976年的“文革”时期,故C项正确;神 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是2019年,故D项错误。6. (2019山东大教育联盟高三期末,24) “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 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双百”方针的恢复
6、B.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社会道德风尚的变革答案A解析材料突出反映出文艺政策对文艺重新繁荣的影响,“更加强调人文关怀” “走向多元化”体现出“双 百”方针的恢复,故A项正确。7. (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4)1980年,潘祎和黄晓菊两位青年因为不堪生活的揉搓发出了 一个引起全国大讨论的哲学疑问“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 ”杂志社收到6万多封来信参与讨论。以 下结论错误的是()A.经济高速发展中青年们的迷茫8. “文革”对人们心灵造成巨大伤害C.此后出现反思“文革”的伤痕文学D.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答案A解析1980年改革开放才开始不久,国家经
7、济并未高速发展,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1980年“文革”虽然 已经结束,但它对人们心灵造成的伤害却没有消除,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出于对“文革”的反思,出 现了伤痕文学,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改革开放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仍有青年表示迷茫,这反映出当 时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8. (2019北京丰台二模,19)1979年中国电影观众达到293亿人次,成为后来难以逾越的高峰,电影界喜称为 “中国电影复兴之年”,与此时电影大发展相关的背景是()A.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B.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C.科教兴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D.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拨乱反正答案D解析 据材料
8、中国电影观众达到293亿人次,成为后来难以逾越的高峰”强调的是国内的情况,对外开放与 此无关,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无体现,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不涉及,故C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结束了 “左”倾思想的错误指导,在文艺领域全面拨乱反正,在“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指导下,文 学艺术创作再现生机,故D项正确。9. (2019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30)观察中国各类学校招生图(单位:万人)。由此图信息可以推知()A.国家对职教也逐渐较为重视B.中国中等教育体系日趋完备C.人们轻视职教的理念已转变D.中国精英教育的意识在淡化答案A解析 材料中“职教”招生的人数和比例都是明显上升,这与政策有关
9、故A项正确;中等教育不仅仅是职 教和普高,故B项错误;材料中“职教”招生数的上升不等于理念“已转变”,故C项错误;材料中“职教 和普高”仅仅是中学,不能反映精英教育的意识在淡化,故D项错误。10.新中国高考制度从“文革”时期“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学校审核”发展到1977年的“自愿报考,严格 考试,择优录取。这一变化()A.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B.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C.社会公平秩序的重建D.拨乱反正的彻底完成答案C解析 “四人帮”倒台标志“文革”结束,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故B项错误;材料 “群众推荐,学校审核”体现了人为因素,“严格考试,择优录取”体现了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
10、拨乱反 正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展开,故D项错误。. (2019福建高三单科质检,16)197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宣布,不再实行在建国前后提出来的对知识 分子“团结、教育、改造”方针。这是基于()A.重新确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认识B.知识分子积极响应“向科学进军”号召的现实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D.贯彻“双百”方针已达成了预期目标的判断答案A解析 随着“文革”浩劫的结束和邓小平复出,其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重新确定“知识分子 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认识,这就扭转了十多年来对知识分子的不公平待遇,故A项正确;“向科学进军” 的口号提出于1
11、956年,显然与题干材料给定的时间点不相符,故B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正式提出于2019 年,同样与材料的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在这一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双百”方针也还未得以恢复贯彻,故D项错误。12. (2019荷泽一模单科,12)当今中国,中小学孔子课堂呈现繁荣发展;各地儿童读经,国学班、德育班等遍 地开花;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不断发展。材料现象有利于()A.中国文化的国际化B.对儒家经典著作重新解读C.增强民族认同感D.约束未成年人的个性发展答案C解析 材料中的现象没有涉及中国文化和国际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的热情以及
12、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不断发展,而不是对儒家经典著作重新解读,故B项错误;通过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故C项正确;这种现象不但不会约束未成年人的个性发 展,还有利于未成年人的个性发展,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 (2019唐山二模,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论及科举制:“(隋创进土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 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J 1910年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 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政府公报第24号中提及考试的重要意义:“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 惟考试。
13、孙中山的观点导致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实际上是科举制的复活。材料二 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其基本立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 拔。2019年,为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评价: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 国家。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的社会作用远远超出了考试、招生、教育;1977 年高考恢复的不仅仅是一项考试,更是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地位,是社会流动的渠道、社会的公平。于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内容改革评述(中国考试2019年第3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并指出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制
14、度的根本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科举制和当代高考制度的主要异同点。谈谈你对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 看法。答案(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影响深远。原因:科举制度不能适应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异:前者是为国家选拔官吏,后者是为高校选拔新生。同:都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具有多方面社会功能;都坚持择优录取,成绩面前人人平等;都有利于弘扬知识 价值,提高知识分子地位,推动文化教育普及;都促进了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看法:利用考试选拔人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高考改革应合理扬弃传统,实事求是,改革创新。(言 之成理即可)14. (2019北京延庆一模,
15、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40年代,兵器家龚振麟借鉴英军火轮,并参考林则徐提供的车轮船图仿制成“车轮战船”。 1905年,清政府成立学部。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通车。1914年,任鸿隽等一批留美学生,组织民间的中国科学社。1928年,在蔡元培推动下,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央 研究院。随后,在殷墟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和甲骨卜辞,筹建了紫金山天文台,还对我国的地下资源作了大量的 地质勘探工作。20世纪30、40年代,涌现出叶企孙、吴有训、吴大猷等一批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 “向科学进军”的 号召。
16、国家先后制定实施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 划。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取得了人工合成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尖端科技成果。1978 4,全国科技大会召开。2019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19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 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2019年,中国科学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 验室,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经国务院批准,2019年5月30日,将 成为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阅读材料,概括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特点进行分析。答案 特点:水平方面:科技发展从学习西方到领先世界(或科技水平由落后到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原因方面: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是影响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晚清时期,面对民族危机,开始向西方学习近代科技;清末新政推动科技的发展,取得一些成就,但中 国科技发展水平整体落后。民国时期,政府组织科学家开展科技研究,取得一些显著的科技成果。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科研机构,制定科学规划,取得一批尖端科技成果。改革开放后,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技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