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4.65KB ,
资源ID:427364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4章 第2节 测定介质的折射率.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4章 第2节 测定介质的折射率.docx

1、第二节 测定介质的折射率1 .(3分)介质的折射率由决定的,与sin 和Sine2大小.当光垂直界面照射时,怎样计算介质折射率?【解析】折射率是表示光线在透明介质界面上发生偏折程度的物理量,其 大小由介质本身的光学特性决定,虽然利用=看黑计算,但其大小与sin/、 Sine2无关.在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也为0。,这是个特殊情况, 但仍是折射现象,此时无法利用公式=怖黑计算,但仍可利用来计算该 介质的折射率.【答案】介质光学性质无关nq2 .(3分)一束光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从空气射入水中,其反射光线和折 射光线恰好垂直,则反射角和折射角各为()A. 30o 30oB. 60

2、 60C. 60o 30oD. 30 60【解析】我们可以根据题意画一简单的光路图,根据题中条件可知入射角 为60。,则反射角为60。,由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垂直关系可知折射角为30。.【答案】C3.(4分)如图4 21所示,人站在距槽边。为L=I.2 m处,刚好能看到 槽底B处,人眼睛距地面高度H= 1.6 m,当槽中注满某种透明液体时,人刚好 能看到槽底中央O点处.求:图 4 21(1)这种液体的折射率:(2)光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解析】 连接人眼与B点,由图可知入射角a= NCQA连接。点与O点、, in f) c则折射角例=NCQO.这样由公式*1=3即可求出液体的折射率和光在 此

3、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因为 sin 0 = SinZCDB=又因为Sin又=而=的其CD2, 一八 3 BC 20Ce八八 10” 由 sm =5=BD=BD BD=yOC, Q将 CD=NBb2-4OC2代入得 CD=qOC,Sin a=0G+(竽2后ein Hc故液体的折射率n= A= 1.71,光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V = - =SUl。2,I1.75 108 ms.品薪知事里m学生P45【答案】 1.71 (2)1.75 IO8 m/s课标导思1 .学会根据一:;:;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并能掌握实验操作 技能.2 .会对实验方案进行必要的评估.一、实验目的会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掌握光

4、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方法.二、实验原理如图4 2 2所示,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AO对应的出射光线O, B, 确定出0,点,画出折射光线Oo, ,然后测量出角i和的度数,根据=黑 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图 4-2-2三、实验器材白纸;图钉;大头针;长方形玻璃砖;直尺;铅笔;量角器;木板.四、实验步骤1 .如图所示,将白纸用图钉按在绘图板上,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比 作为界面.过比上的一点。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49作为 射光线.2 .把长方形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对齐,画出玻璃砖的 另一条长边防.3 .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

5、针P、 P2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P的像被P2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 头针P3、尸4,使P3挡住Pl、P2的像,P4挡住P3及P、22的像,记下P3、P4 的位置.4 .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过P3、引直线O B9与4交于O ,直线 0 B就代表了沿49方向入射的光线透过玻璃破后的传播方向.连接Oo, , 入射角i= NAON,折射角r=N ONf .5 .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将数据填入自己设 计的表格中.6 .改变入射角,用上述方法分别求出折射角,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填入表 格中.7 根据=瞿求得每次测得的折射率,然后求出平均值 sin r五、注意事项1 .

6、入射角,不要定的太小,如果i太小,厂也太小,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时, 相对误差较大.2 .在入射光线上插上大头针或确定0, B时插的大头针都要竖直.P与P2 及P3与P4的距离要适当大一些.3 .要先画直线比 ,放上玻璃砖后再画从直线,不要放上玻璃砖后再画 a/ ,以免入射点。的位置有误差.4 .画好界面从后实验中不要再碰动玻璃石专,以免改变入射角和折射角, 使测量结果出现错误.5 .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疑难尊析FTJ学生P45一、数据处理1 .平均值法将表格中每组对应的=普计算出来,然后求其平均值即为介质折射率的 sin 测量值,即n =/1 +

7、 2+ 几5)2 .图象法以入射角i的正弦sin i为横坐标,以折射角y的正弦sin 7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将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如图4-2-3),则所得直线的斜率k与介质的折射率n之间的关系为n=jK图 4-2-3二、误差分析产生原因减小方法偶然误差入射角i和折射角y读数不准确保持视线与玻璃砖(或容器)的上 表面垂直系统误差入射光线粗,或没有沿半径方向 入射调整好光束的粗细和入射方向三、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改进本实验是通过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查其正弦值,再代入=sinz7sinr中求 玻璃折射率的.采用这种方法容易产生较大误差.改进方法一: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可以以入射点

8、为圆心, 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49、OO(或OO,的延长线)交于。点和。点, 过。、O两点分别向法线NN,作垂线,交NNf于U、点,用直尺量出 CC和。的长,如图.图 41214LCCDDlil sin = OC , sin 2= OD,而 OC=OD=R.因此玻璃折射率=瞿=好用同样方法再多测几组数据求出值,然后求平均值即为所求玻璃砖的折射 率.显然,以边长替代入射角、折射角的正弦值既方便又准确.改进方法二:根据折射定律可得=普,因此有SinA=in九 SJLU L)AL在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相对应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值基础上,以sin。 值为横坐标、以SinS值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

9、标系,如图所示.描数据点,过 数据点连线得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图 412 1 5求解图线斜率,设斜率为左,则左=故玻璃破折射率一、测定玻璃的折射率A例国 某同学在测定一厚度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的折射率时,先在白纸上作 一与玻璃圆柱同半径的圆,圆心为0,将玻璃圆柱平放在白纸上,使其边界与所 画的圆重合.在玻璃一侧竖直插两枚大头针Pl和P2,在另一侧再先后插两枚大 头针P3和尸4,使从另一侧隔着玻璃观察时,大头针长和24与Pl和P2的像恰在 一直线上,移去玻璃圆柱和大头针后,在白纸上得到图426.图 4 2 6(1)在图中画出:沿Pi和Pi连线的入方向的入射光线通过圆柱形玻璃后的传播方向.光线在玻璃中的

10、传播方向.在光线的入射点作法线,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A(2)写出计算玻璃折射率的公式(不必计算).【导析】分别作出入射光线、出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确定介质中的折射 光线,将入角,、折射角代入=需即可解决.【解析】 光路图如图所示,过P和P2作直线交圆于 、戛二景Oi点,作OiO为法线,过己和P作直线为出射光线交圆 于。2点,过作直线为法线,连接OlO2为入射光线在 玻璃内的折射光线,量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力根据折射定律=鬻可求出折射 SlIl )率.【答案】(1)见解析(2)=黑折射率测量是否准确,取决于所画光路图中的“光线”是否准确,问题的关 键在于入射光线的入射点和出射光线的出射点能否准确地

11、确定.L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 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和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的像被 P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尸4,使己挡住P、P2的像, 24挡住P3和P、P2的像,大头针的位置和三棱镜的轮廓如图4 2 7所示.图 427(1)在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2)为了测出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量是、, 在图上标出它们.(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解析】(1)如图所示,画出通过P、P2的入射光线交AC面于。点,画出通过P3、24的出射光线 交AB面于0,点,则光线O0,就是入射光线PP2在三棱镜中的折射光线.(2)在所

12、画的图上,标明入射角仇和折射角仇,并画出虚线部分.用量角器 测量出仇和伪或用刻度尺测出线段:尸、OE, GH, OG的长度.SineI /、 斗. EFGH(3)=而瓦或因为Smel= 瓦,Sme2= 丽,l EFGH EFOG 川 nOE1GOE GHt【答案】(1)如图所示(2)(图)入射角/ 折射角 枕或E尸和。口GH和OG)八、 SineI-(3)=而不(或R=EFOG瓦丽二、测定介质折射率的误差分析A例及 如图4-2-8所示,在用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如果所 用的玻璃砖ABCD的上表面AB和下表面CD不严格平行(A。略大于BC),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图 4-2-8A.用此

13、玻璃砖做实验,画出的出射光线。和相应的入射光线不再平行, 因此对实验结果产生系统误差B.用此玻璃砖做实验,画出的出射光线。和相应的入射光线不再平行, 但不会因此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C.出射光线C相对于入射光线a有顺时针方向的微小偏转D.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有逆时针方向的微小偏转【导析】 作出入射光线,入射点和出射点.连接入射点和出射点得到玻璃 中实际的折射光线.【解析】 只要能把入射光线。在玻璃中的折射光线确定下来,就能测定 出玻璃的折射率.AB和CQ不严格平行,和C显然也不平行,但同样能确定出 b的位置,因此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可以设想AB和CQ原来是平行的, 现让CD逆时针转动一个

14、小角度Q,则法线也跟着逆时针转动Q, b光线的入射 角减小了 Q.由于折射角的变化大于入射角的变化,可以设想为出射光线。先随法 线逆时针转动Q(相当于折射角没变),再顺时针转动一个更大的角度到达新位 置.因此,本题选项为BC.【答案】BC解决这类问题作实际光路图是关键,再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入射角,折射角 及折射率的变化.2.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画好玻璃砖界面的两直线和况后, 不慎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如图4 2 9中的虚线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得 的折射率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图 4 2 9【解析】 如图所示,AB为作图时玻璃里的折射线,Ib,A, Bf为实际实验时玻璃砖

15、里的折射线.由于玻璃砖只是 ANfiB, B 平移,可得AB与A,B平行,因此入射角的测量值?与实际值P相等,折射 角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等,因此根据公式:=黑,折射率的测量值与 实际值相等.所以不变.【答案】不变1 .某同学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用他测得的多组入射角与折射角力 作出SinZsiny图象如下图4 210所示,下列判断中哪些是正确的()图 4210A.他做实验时,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的B.玻璃的折射率为0.67C.玻璃的折射率为1.5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率为2X108向5【解析】由图知,光线由空气射入玻璃.A对;=左=黑=1.5, B错,C 对;由得 o=:=3ms = 2

16、 IO8 m/s.D 对.【答案】 ACD2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时,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注意的是()A.玻璃砖的宽度宜大些B.入射角应尽量小些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D.大头针P和P2及己和P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解析】由做本实验注意事项可知A、。、。选项正确.【答案】 ACD3 .如右图4 2所示,是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破折射率的一次实验光路 图,PQ为玻璃破入射面的法线,MN,石尸均垂直于法线PQ并分别交于N和5 点,入射点为O,取OM=OF,用刻度尺量出MN、EF的长度,则折射率n= MN/M.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重复以上实验,可量出MN、石尸的多组数据.现 有两位同学各设计了一个记录

17、数据表格,而且都已完成了计算.甲同学设计的表格是:图42次数123长度平均值nMN/cm1.681.782.121.861.49EF/cm1.121.241.401.25乙同学设计的表格是:次数MN/cmEF/cmnn11.681.121.501.4821.781.241.4432.121.401.51上述两位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正确的是(填“甲” “乙”或“都正确”).【解析】 平均值法进行数据处理时,求多次实验的折射率,然后求折射率 的平均值.故乙正确.【答案】乙4 .如图4 212所示,一半圆形玻璃砖外面插上P、P2、P3、P四枚大 头针时,P3、24恰可挡住P、P2的像,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图 4-2-12【解析】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和折射定律得=黑=i!Slll DU【答案】3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