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6.06KB ,
资源ID:43915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能力的思考与建议发言稿讲话发言.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能力的思考与建议发言稿讲话发言.docx

1、关于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能力的思考与建议发言稿讲话发言关于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能力的思考与建议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_于年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概括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以我区为例: 年铜梁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4家,民营经济税收占税收总额的65.3%,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76.7%,就业贡献率89%,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66.3%,民营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年区内金融机构投放贷款135.14亿元,其中投放第二产业贷款44.74亿元,占比仅为33%,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仍然不够。改革开放40年以来,虽然民营企业得到长足发展,但

2、中小微企业在获取金融资源和服务等方面,整体上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普遍存在业务零散化、产品碎片化的问题,融资难、融资贵、流程长、手续繁、增值服务覆盖不全等,是目前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痛点和难点。融资难问题除金融机构自身主动作为力度不够、风险偏好低外,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完善等也是重要因素。为使金融能够更好的支持铜梁区民营企业发展,我们有几点思考和建议。一、加强银行业服务民营企业体制机制建设。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资本较为充足、资产质量健康,具备进一步增加小微民营企业贷款服务的潜力,通过建立服务民营企业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励区内大中型银行带头推动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此外激励城商行、村

3、镇银行、小微银行等小型银行坚持本地化经营导向,积极发挥小型银行支持服务民营经济的独特优势。二、发展和健全服务民营企业的非银金融体系。加强政、银、股、企联动,共同为企业创造增信工具,开拓融资渠道,增强区内企业在股权交易市场、债券市场获取金融资源的能力;鼓励和引入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等机构落户铜梁,以自有资金或多渠道募集社会资金,支持具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三、建立健全支持民营企业的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和基金体系,通过担保增信等方式增强民企获得金融资源的能力。一是增大区属担保公司资本实力,发挥规模优势,重点支持优质招商企业和存量优质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普惠金融等微型经济主体的发展。二是政府

4、主导,加大与各家银行开展 助保贷、银政通、实体信用贷等合作模式的推广力度,即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类型、发展阶段进行精准匹配和差异化支持,并借此吸引、撬动多种社会资源,构建风险共担、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政银合作机制,构建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三是政府通过设立企业纾困发展基金、流动性风险防控基金等方式,着力解决龙头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困境。四、着力引导金融机构以产品服务的创新升级为抓手,构建民营经济一站式服务体系。大数据、互联网+、移动支付等科技手段已成为提升金融服务、整合金融资源的重要手段。如基于二维码标准信息交互技术,目前已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企业客户在移动终端的全方位支付,二维码的单位结算卡信息

5、贯穿民营企业移动支付各类业务场景,为民营企业打破了支付时空限制,民营企业的资金运作和财务管理模式得以迈上新台阶。政府可鼓励引导各家金融机构尽快将特色信贷、结算便利、费率优惠、增值服务等金融需求一揽子考虑,为区属企业提供低门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五、科技赋能,鼓励区属金融机构加快引入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大力争取政策倾斜,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由于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难以全面真实的掌握民营企业的财务数据、交易信息等,出于风险考虑,往往把业务重点放在足值抵押物上。而通过利用大数据和科技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解决 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可能。如各金融机构的总、分行

6、通过对接市级以上的国库、征信、税务、工商、海关、司法、医疗、水电等多个公共信息平台形成底层数据,结合线上运营、智慧风控等技术革新,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做到更精准的为实体经济输血;通过大数据模型筛选优质的潜在客户,节约金融机构授信审查的人力物力,降低授信业务的操作成本和信用风险,使提供贷款利率优惠成为可能。目前区内银行推出的好企贷税信贷等产品,就是基于大数据风控模型的纯信用线上产品,手续简便,市场反馈良好。故政府可激励引导各金融机构主动协调总分行,争取更多新产品、新模式、新技术试点落地铜梁,增强民营企业流动性服务,盘活沉淀资金,帮助其去杠杆、降成本、增效益,更好的服务民企转型升级。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是个长期问题,不仅要通过短期的政策缓解,更要建立针对性的长效机制;不仅要加强完善银行体系对民企的金融支持,还要大力拓展非银行体系的金融支持能力;不仅要增加和改善金融资源向民企的投入,还要通过担保增信等方式增强其获得金融资源的能力;不仅要持续加大商业性金融的支持力度,还要发展政策性金融独特的支持作用。我们坚信,只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部署,各方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助力民企纾困,必将大力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质效,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关于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能力的思考与建议_发言稿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