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5.42KB ,
资源ID:443364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读.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读.docx

1、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解读工业和信息化部前不久印发的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根据中国汽车芯片技术和产业发展实际,立足于长远目标和国际视野,旨在推动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引导汽车芯片技术规范化升级,并分阶段建立健全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分别设立2025年和2030年建设目标,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到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建设指南提出的标准体系架构包含基础、通用要求、产品与技术应用、匹配实验4个部分,并进一步细分为17个子类,构建了完整的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标准缺失是我国汽车芯片产业发展受限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设指南的

2、出台填补了我国汽车芯片标准空白的局面,汽车芯片产业有望迎来重要机遇。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明确的政策支持是汽车芯片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新特征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变革,新能源汽车成为最重要的细分赛道。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且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单车平均使用芯片数量超过IOoO颗,不仅多于传统燃油车使用量,还远超消费电子单台设备芯片使用数量。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必然会助推汽车芯片产业的进步,目前中国已有约300家汽车芯片开发公司,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领

3、域,市场规模也在快速扩张。在政策引导与规划方面,早在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个部门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就明确提出了推进车规级芯片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建设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着力推动突破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显然,早期的汽车芯片政策都是依托于新能源汽车整体政策,并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突破进行规划和支持。中国汽车芯片市场的最大优势是拥有全球最活跃的本土市场需求,但也有较为明显的短板。由于产业起步较晚,国产化率还很低,目前还不足10%,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大量汽车芯片需要进口的背

4、景下,一些发达国家针对中国汽车芯片的出口限制,影响了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国内汽车芯片市场虽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但部分企业并没有开发设计产品的能力,不少企业还在低价竞争,而非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从全球市场格局和竞争态势来看,汽车芯片产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全球前五名汽车芯片生产商控制着约50%的市场份额,龙头企业均来自发达经济体。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未来汽车芯片市场需求会继续上升,且对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度集成、环保、智能等综合性能的要求会进一步提升,市场对汽车芯片技术和工艺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是必然趋势。在市场竞争领域,不论是国际竞争还是国内竞争,都可能会趋于激烈。

5、跨行业、跨国、跨界合作与竞争现象会更普遍地存在,科技巨头和汽车厂商对于汽车芯片市场的利益竞争也不会停止。同时,由于当下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市场疲软、保护主义等问题,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在汽车芯片市场的优势地位,会采取一定限制措施。因此,中国芯片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标准化能力建设,将会成为未来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有鉴于此,根据目前中国汽车芯片产业的技术特征和市场特点,相关产业政策应予以及时调整和优化迭代,与汽车芯片的迭代保持在同一步调。应尽快推动建设指南的落地实施,发挥其在汽车芯片研发、测试和应用等环节的规范引导作用。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汽车芯片行业要继续与国际先进跨国企业合作,对接国际标准,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还要做好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防范,提升对市场以及非市场风险因素的敏感度,保障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安全平稳发展。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