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00.65KB ,
资源ID:44558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并联机器人构型.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并联机器人构型.docx

1、并联机器人的构型1、转动副轴线切向分布的3-RPS并联机器人图所示为一种典型的3-RPS并联机器人,三个支链中的转动关节轴线共面分布,同时相切于三角形外接圆。在初始位形时动平台能实现一维的移动,也可以绕动平台三个球钱中心所确定平面内的任意线矢量转动。图1-并联机构简图2、立方体3-RPS并联机器人图所示的3-RPS并联机器人将三个支链的转动轴线两两正交布置。其中Si为通过Si且平行于ai的线矢量。由于Si是通过Si且满足siai的线矢量,其中i=l,2,3,显然si、s2和s3是空间异面线矢量。对于这种支链布置方式,在初始位形时动平台只能绕pl、p2和p3三个独立的线矢量转动,因此它仍具有三维

2、运动特征。3、一类新型空间6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图3图4(b)图5(b)设计过程如下:StePI选取能够实现动平台运动输出为2平移-1转动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选取结果如图3所示。Step2根据并联机器人一般设计原则可知:驱动装置不应安置在动平台上,即图1中的3个转动副Ri(i=l,2,3)均不能直接作为主动副.因此,应对图1所示的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进行必要的改进,改进后的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图4(a)中的3个移动副Pi(i=l,2,3)均为主动副;图4(b)中的3个平面副Ei(i=l,2,3)均为主动副。Step3选择适当的支路(或运动链)来连接动、静平台,确保该空间并联机

3、器人机构可以实现各种需要空间运动(即升降、俯仰和偏转运动);并对设计出来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和优选,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2种新型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其结构简图如图5所示。4、CT导航并联机器人构型本机构由2个链连接了动静平台,而且2个支链可以组成一个闭链。满足了并联机器人构件内在联系的定义。驱动为四驱动并行输入。从整体上看,该并联机构为单闭链并联机器人机构。此机构的运动副分布在两平行平面内,而且输入驱动副为螺旋副。动平台不再是平台的形式,而是空间线矢量。末端的平台(即执行机构)可以实现直线驱动,此处未加约束。静平台图6-并联机构简图5、4-UPU并联机构的结构与约束特征4-UPU机构模型及其坐

4、标系的建立如图7所示,O-XYZ和P-xyz分别是固连于下平台和上平台的坐标系,Z轴和Z轴垂直向上。该机构有4个分支,每个分支由4个转动副和一个移动副组成。其中各分支从下平台算起的第一、第五转动副轴线互相平行,且平行于Z轴;第二、第四转动副轴线相互平行且与Z轴垂直;各分支第四转动副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设第四转动副和第五转动副的轴线交点为bi(i=l,2,3,4),位于上平台上,且在同一平面内构成边长为2d的正方形,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的轴线交点为ai(i=l,2,3,4),位于下平台上,且在同一个平面内,构成边长为2R1,宽为2R2的矩形。坐标系O-XYZ的原点为矩形al、a2、a3、a4的中心。图74-UPU机构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