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5.23KB ,
资源ID:445742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服务与纠纷化解工作经验.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服务与纠纷化解工作经验.docx

1、心理服务与纠纷化解“三结合工作法XX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心理服务与化解矛盾纠纷深度融合,在定分止争中把脉“心症”、疏通“心结”、治愈“心病二3年来,结合心理服务成功化解的矛盾纠纷,占全部已化解矛盾纠纷总量的32%o一、心理服务队伍与矛盾纠纷化解网络相结合。一是依托综治中心建平台。依托街道、社区综治中心(站)建立心理服务中心、“心灵驿站”,充分利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残疾人康复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为空巢丧偶、失独、留守老年人、残疾人及其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情绪疏解、家庭关系调试等心理健康服务,实现了心理服务平台与矛盾纠纷排查无缝衔接。二是建好专业队伍控源头。积极探索“政府+

2、公益+购买服务”方式,建立辖区医院心理专科医生、具有专业资质心理咨询师、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服务社工和热衷公益事业的心理服务志愿者等4支队伍,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筛查、科普宣传、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从源头上将矛盾纠纷止于未发、化于萌芽。三是丰富网格内涵拓功能。为网格员手持终端加装心理服务模块,通过网格员常态化走访摸排、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服务志愿者进驻网格微信群直接服务群众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不想说、不愿说的“思想疙瘩”,提前介入疏解情绪、消除戾气。二、心理服务手段与矛盾纠纷化解重点相结合。一是立足日常排查跟进心理服务。将心理健康筛查融入日常矛盾纠纷排查,线上开通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和“海港

3、基层治理”手机APP,线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六进”活动,实现矛盾纠纷排查与心理健康筛查有机结合。二是聚焦重点强化心理疏导。对行为失常等人员的矛盾纠纷,结合矛盾性质、化解难易、累积程度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全方位分析评估,明确专人包联负责,明确化解责任、工作流程和处置措施,心理服务专业队伍全程介入,面对面帮助化解不良情绪,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紧盯极端风险进行危机干预。将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纳入辖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心理专家现场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疏导、平复当事人应激反应,防止过激行为的发生。3年来,成功处置数起轻生事件。三、心理服务技巧与矛盾纠纷化解方法相结合。针对矛盾双方当事人心结难解问题,有

4、针对性地“找心症、抓心药”,实现“事心双解”。一是直陈建议“说情理:针对邻里噪音、抢占车位、房屋漏水等邻里之间的纠纷,阐明纠纷起因和双方责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防止矛盾激化、小事拖大。二是换位思考“讲和谐”。针对家庭婚恋、赡养老人、遗产继承等家庭内部的纠纷,通过释法明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争取相互理解将心比心”让矛盾化解多了“人情味二三是迂回曲折“多接触”。针对劳动保障、金融债务、个人权益等事关经济问题的纠纷,通过多次与当事人见面沟通、耐心交流,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潜移默化促成和解。四是情绪调节“降温度”。针对打架斗殴、家庭暴力、轻生厌世等表现形态较为激烈的问题,采取引导、宣泄和释放方式,冷却当事人情绪,恢复健康平和心态,理智解决矛盾问题。五是激励引导“找突破”。针对征地拆迁、医疗纠纷等疑难复杂纠纷,心理服务与综治、公安、司法、妇联、民政等部门协调联动,对当事人行为予以激励引导,破解深层次心理症结,找到共同权益平衡点,促进矛盾妥善化解。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