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6.90KB ,
资源ID:451149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教学实训场文明(文化)建设及评比奖励管理的试行办法.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教学实训场文明(文化)建设及评比奖励管理的试行办法.docx

1、关于教学实训场文明(文化)建设及评比奖励管理的试行办法一、目的宗旨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训基地及场室建设等有关文件精神,配合“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广西示范特色学校”的项目建设,加强和改进教学实训场室文明(文化)建设与管理,创建文明(文化)教学实训场室,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环境育人和管理育人,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学校招生办学事业的科学发展。二、建设内容与标准1 .场室建设:符合所设置专业实训设备安置的面积及相关要求。要有实训场室名牌(含场室名称、主要设备名称及数量价值、主要实训功能、三级管理人姓名职务等)。2 .设备建设:购置规定的设备并规范摆放,经常性并持

2、完好、整洁,确保正常运行。如有损毁的,要按规定与程序赔偿、维修与补充。要有设备登记册(含序号、设备名称、标准号、数量、单价等)。3 .制度建设:要有实训场室管理制度、有实训场室设备管理理制度、实训场室操作规程、实训场室安全规程。等等。4 .人员落实:即明确该场室的三级管理人员:校级分管领导、科室部门负责人、场室具体管理人。5 .教学管理:要有教学及设备运用记录(含时间、教师姓名、课程名称、班别及人数、教学实训内容、教学实施过程情况、设备运用情况等等)。6 ,内务建设:要保持场室内外及设备的整洁美观,坚持和落实“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内务卫生制度。7 .文化建设:按“教育性与企业性相结合”原

3、则,在实训场室设计、制挂有关具体教育性、专业性、企业性的标语、图表等。三、评比标准1 .整齐性:室内的设备及相关物品摆放要整齐;区域划分合理明确;张贴的标语、图表要整齐。本项22分(优秀22分、良好18分、合格14分、12分以下为不合格)2 .清洁性:地面无垃圾、门窗及设备无污垢、墙体无乱写乱贴乱画;天花板无蜘蛛网。本项22分(优秀22分、良好18分、合格14分、12分以下为不合格)3 .文化性:在规定的地方张贴有具有文化性的教育警示标语;宣传栏经常出贴具有文化教育性的材料。本项22分(优秀22分、良好18分、合格14分、12分以下为不合格)4 .完整性:要有规定的管理制度、落实三级管理责任人

4、设备要达到规定标准、有教学实训运用及清洁记录等;墙体上设制有文化教育警示标语或图表。本项22分(优秀22分、良好18分、合格14分、12分以下为不合格)5 .美观性:落实上述要求,给人一种美观大方的感觉;区域划分标志明显,特别注意场室前后要因室制宜留有空间,不能造成拥抗;后面不能太靠墙边。本项12分(优秀12分、良好10分、合格7分、6分以下为不合格)四、评比办法1 评分人:校长、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教务科干部、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工代表至少一名。2 .评分次数:每月至少固定一次以上,每学期随机(抽查)至少二次。3 .总分:上述各参与评分人每次参评的除去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得出的平均分,合计上述次次的总平均分,即为每学期的实际得分。五、奖罚规定L评比:每学期评比一次,纳入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评优颁奖。4 .奖优:学期结束,总评分达到90分以上的,即评定为文明教学实训场室,除颁发“荣誉牌匾”外,给予奖金:200元/学期。5 .罚劣:学期总评分低于60的场室,罚三级管理人各200元津贴;科室专业部评优实行一票否决。6 .要以奖代建:即所发奖金应用于补偿本班已用于教室文明文化建设的开支,原则上不能用作其他用途。六、附则1 .本办法自2012年春季学期起施行,此前如有相关规定与之相冲突的,以本办法的规定为准。2 .学校授权教务科牵头执行本办法,其他科室部门给予配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