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5.05KB ,
资源ID:455554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研讨发言: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docx)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研讨发言: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docx

1、研讨发言: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今年是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于万千农民群众,开辟了浙江农村美丽蝶变、奔赴共富的康庄大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精准理解基本内涵。和美乡村的“和”字体现出和谐共生、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突出乡村文化内核及精神风貌;“美”字侧重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的现代化乡村,做到基本功能完备又保留乡味乡韵。一是实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全覆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2、均等化,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将农村打造成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幸福家园。二是全面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拓宽乡村发展空间,开辟产业,增加农村就业容量,带动更多农民实现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三是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治理效能显著加强,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四是实现城乡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各美其美、共同繁荣的城乡关系。科学谋划规划蓝图。实现乡村长远有序发展必须有科学的规划指导。规划是龙头,科学的规划能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指明方向和路线,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加强和美乡村规划选址和规划设计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

3、向、效果导向,要与当地的资源禀赋紧密结合,高效组合各类要素投入,糅合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乡土人文及乡村旅游资源,统筹考虑乡村经济、地理区位、风貌格局,顺应自然肌理、人文历史、乡风传承,让村民全过程参与,充分吸纳和尊重村民意愿,科学布局好“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空间,合理分划好生态、生产、生活空间,重点谋划好普惠性、兜底性的方便生活的民生工程,有效保护好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制定出切合村庄实际发展的规划,才能保障一张蓝图干到底。重点把控建设关键。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改厕治污、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建设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点工作。虽然近年来加大资金投入,但与广大农民的需求相比、与乡村长远发展的需要相

4、比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就要加强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公共空间整治、农村厕所改造、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处置等影响农民居住环境的重点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提水平,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打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文明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加强构建和美社会。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是和美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一是完善“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增强融合力和创造力,让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和村规民约,倡导性和约束性措施并举,绵绵用力,成风化俗。二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意识形态,同传统优秀农耕文化、农民的共同价值观念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