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本修订记录修订者修订日期分发单位人事部生产部品质部研发部采购部业务部财务部PMO分发份数11111111制定单位核准审核制定1.0目的通过准确及时地收集、传递、反馈有关信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各部门的信息传递以及公司与外部各相关方的信息交流与传递,包括非书面的环境信息。3.0定义3.1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3.2顾客信息一一内/外部顾客的反馈信息及其投诉或抱怨等。3.3政府法律法规信息一一工商、税务、环保、认证机构等单位检查结果及反馈的信息。3.4供方信息一一供应商和外协加工商的(质量/交货/价格/服务/环境)能力的信息沟通。3.5不符合项信
2、息一一管理体系运作中的一切不合格报告及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的反馈等。3.6环境信息一一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的环境、环保文件。3.7相关方:关注组织环境表现(行为)或受其环境表现(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4. 0职责1. 1品质部负责与质量有关的各单位信息收集及反馈。4. 2采购部负责与供方/外协商的信息沟通。5. 3市场部负责与外部顾客的信息沟通。6. 4工程部负责与技术有关的各单位信息沟通。7. 5计划部负责与内部生产部门及外协商的沟通。8. 6人事部负责与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环境有关的单位信息沟通。9. 7维修部负责与环保及设备有关的单位信息沟通。10. 8财务部负责与工商、税务、
3、银行等单位的沟通。5.0程序11. 1内外部沟通目的11.1.1 助于阐明公司对质量的承诺;5. 1.2提高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指标的认识;5.1. 3有助于员工了解公司管理体系的质量表现;5.2. 4促进公众对公司质量表现及所做努力的理解和认同;5.3. 5及时将对管理体系进行监视、审核和评审的结果传达给公司内部有关人员。5.4. 外部沟通内容5.5. 1公司简介;5. 2.2质量方针、目标指标;5. 2.3质量管理过程;5 .2.4质量表现评价、管理体系有效性;6 .2.5需要改进的地方;5. 2.6独立验证的情况等;5. 3公司内外部沟通采用方法:a.员工培训;b.部门与部门间会议、讨论
4、说明、教育;c.在各显要地方张贴质量方针、目标、指标及公告发布相关信息;d.建立员工意见箱,广泛接收意见,予以相应处理;e.电子媒体(QQ、邮件等)、电话、传真等。R信息文件副本的颁发或原件的传阅;对于质量体系,要求公司内各部门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使相关责任部门了解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不符合,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要能迅速传递信息,从而敏捷的作出反应处理。5. 4市场部或相关部门确保公司有效的外部信息交流,了解外部要求,当相关方有需要时就其所关注的事宜给予答复或与他们进行沟通,采用有效方法及措施:a.资料传递,电话、传真等;c.与外界人员会议、讨论、说明、宣传的形式;d.其他。
5、5.5以电话或其他方式获得的非书面化信息,由当事人记录并登记签名。5.6具体信息的交流方法见内外部沟通信息清单。6.O引用文件和表格清单附录1QR-DCC-02-146.1内外部沟通信息清单6.2工作联络单7.0流程图(无)附录1:内外部沟通信息清单项目序号信息交流方法责任部门相关文件内部信1公司简介质量方针质量管理过程培训部门内说明教育发行文件、宣传手册等各部门人事部培训管理程序文件控制程序培训记录、会议记录息2质量目标质量表现评价独立验证的情况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部门内讨论、说明、教育各部门间联络讨论宣传标语、漫画、公告等各部门人事部管理评审程序内部审核程序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3员工建议或意见部门内提出;部门间联络讨论并反馈;员工意见箱(干部会议讨论等)。各部门人事部会议记录员工意见或合理化建议4紧急情况发生前培训、公告、演习等发生后电话、广播、分析调查、对策等。各部门人事部培训记录、演习记录等外部信息5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内部培训或相关资料传阅人事部培训管理程序6顾客要求及其他相关方要求对供应商及其他相关方的交流市场部/工程部接收,联络各部门说明、讨论、作相应处理,相关记录归档,并回答相关方;采购部对供应商及其他相关方的交流;交流方式采用资料传递、电话、传真、会议等采购部市场部信息交流程序传真、电话记录、E-mail会议记录等其他7其他信息根据需要采取不同方法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