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级青岛版制作小台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简单电路的原理及其在小台灯中的应用。熟练掌握小台灯的基本制作步骤,包括材料准备、部件组装和电路连接。学会运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材料加工和部件固定。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制作小台灯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调整,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让学生体会到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物品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认识。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台灯各部件的制作和组装
2、确保结构稳定。正确连接电路,使小台灯能正常发光。4 .教学难点根据材料特点进行设计和制作,使小台灯既实用又美观。解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电路故障和结构不稳定等问题。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指导法四、教学准备1 .材料:电池盒、电池、小灯泡、灯座、导线、开关、硬纸板、彩纸、剪刀、胶水、铁丝、易拉罐、一次性纸杯等。2 .工具:剪刀、美工刀、尖嘴钳(教师使用)、电烙铁(教师使用,可选)。3 .多媒体课件:小台灯制作步骤视频、优秀小台灯作品图片、简单电路原理动画。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展示一些造型独特、美观实用的小台灯实物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同学们,这些
3、小台灯是不是很有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台灯呢?”4 .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台灯结构和简单电路知识,为制作小台灯做好铺垫。(二)讲授新课(15分钟)1 .小台灯制作原理(结合动画讲解)再次强调简单电路原理:”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开关、小灯泡,再通过导线回到电池的负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小灯泡就能发光。这就是我们小台灯发光的原理J通过动画演示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讲解小台灯各部件的作用:“电池盒用来固定电池,为小台灯提供电能;灯座用于安装小灯泡;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而我们制作的灯罩可以使光线更柔和、均匀J同时展示相应部件的图片。2 .制作
4、步骤介绍(结合视频和实物展示)材料选择与准备:介绍可用于制作小台灯的材料,如硬纸板可用于制作灯座和灯罩的框架,彩纸用于装饰,易拉罐可制作灯罩,铁丝可用于固定等。展示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材料。制作灯座:以硬纸板为例,“先在硬纸板上画出灯座的形状,一般是圆形或方形,然后用剪刀剪下来。接着,将电池盒用胶水或铁丝固定在灯座上,注意电池盒的正负极方向要便于连接导线。”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操作。制作灯罩:”如果用易拉罐制作灯罩,可以先将易拉罐的顶部和底部去掉,然后用剪刀将易拉罐剪成条状,再把这些条状向外或向内弯曲,形成灯罩的形状。如果用硬纸板制作灯罩,可以将硬纸板卷成圆锥形或圆柱形
5、用胶水粘贴固定,外面可以用彩纸装饰。”展示不同类型灯罩的制作过程。电路连接:“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然后用导线将电池盒、开关和小灯泡连接起来。导线两端的绝缘外皮要去掉一部分,以保证良好的导电性。连接时要注意正负极的连接顺序,一般红色导线连接正极,黑色导线连接负极(如果有颜色区分的话)。”通过视频演示电路连接的详细步骤,强调连接的稳固性和正确性。(三)课堂活动(20分钟)1.小组制作小台灯(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让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设计和选择的材料开始制作小台灯。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的安全操作。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如有的同学负责裁剪材
6、料,有的同学负责电路连接,有的同学负责装饰等。提醒学生注意制作的顺序和细节,如使用剪刀时要小心,电路连接要牢固且避免短路。3 .问题解决与调整(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如果小组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如电路不导通、灯罩固定不牢等,先让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尝试自行解决。教师在巡视过程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电路故障问题,可以集中讲解和示范排查故障的方法,如检查导线是否连接好、电池是否有电、小灯泡是否损坏等。(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小台灯的功能拓展(小组讨论)提出问题:“我们制作的小台灯除了照明,还可以添加哪些功能呢?”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如可以添加一个亮度调节功
7、能,通过改变电阻来实现(简单介绍原理);或者添加一个小的储物盒在灯座下,增加实用性;还可以设计成可以折叠或伸缩的结构,方便携带和收纳。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想法,并思考如何在现有的制作基础上进行改进。2 .环保与创意制作(启发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在制作小台灯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让我们的制作更环保呢?”分享一些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创意小台灯的案例,如用旧CD制作灯罩、用废弃的塑料瓶做灯座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制作中,更多地考虑环保因素,发挥创意,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五)课堂小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制作小台灯的过程,包括制作原理、步骤、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 .强调制作小
8、台灯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手工活动,更是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过程。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小台灯作品,尝试添加新的功能或进行环保创意设计,同时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更多有趣又实用的物品。六、板书设计制作小台灯一、制作原理简单电路: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闭合回路,电流流动使灯泡发光二、制作步骤材料准备:硬纸板、易拉罐、电池盒等灯座制作:裁剪、固定电池盒灯罩制作:易拉罐或硬纸板制作、装饰电路连接:连接电池盒、开关、小灯泡三、拓展功能拓展:亮度调节、储物等环保制作:废旧物品利用七、教学反思在制作小台灯这堂科学课的教学中,通过展示精美的小台灯图片导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制
9、作热情。在讲解制作原理和步骤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动画以及实物展示,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在课堂活动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小组制作,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步骤完成小台灯的基本制作。然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电路连接方面仍存在困难,如对导线连接的牢固性把握不好,导致电路接触不良。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电路连接的专项练习,提高学生的操作熟练度。在拓展延伸部分,学生对小台灯的功能拓展和环保制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有限,一些创意想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准备更多相关的案例资料和技术指导,帮助学生将创意更好地转化为实际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在手工制作中体验到科学与技术的魅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