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5.51KB ,
资源ID:463938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画龙点睛谈切入.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画龙点睛谈切入.docx

1、画龙点睛谈切入现在数学教学往往重视原有认知的教学,从而使教学到达真、实、简教学意境。把握教材与课堂的“切入点就可以使数学知识、学生、课堂三者有效结合,使学生学得自然、有效。“切入点并不是指简单她课堂引入,指得是整个知识与课堂与实际与学生的适当契机,能使学生投入数学课堂,开展数学技能,正是数学课堂的画龙点睛之术。我从多方听课和自己的课堂实践来谈谈对找准切入点的几点想法。一、自我准备,建构切入点建构意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多种时机在不同的情况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认识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让学生在有充分的准备,建构本节课相应题材,可以使课堂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如朱乐平老师的?圆的认识?这

2、一课,让学生对圆原有的一些感悟,来了解圆,做圆画圆感觉圆的大小,第一课时的充分准备,第二课时自然就引出了要了解圆的特性,用学生自己做得圆开始进行交流,汇报等等,朱老师在这一节课很好地把握了这两课时的切入点,用画圆贯穿两个课时,由学生掌控整节课,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已有经验,联系切入点现在的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很多的知识技能学生已有接触,所以在教学上重视已有知识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是必然趋势,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大的展示舞台。如有一位老师在上?5的乘法口诀?时,并不是像往常让学生充分感受图来感知乘法口诀,而是在以上乘法口诀的根底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谁已经知道5有哪些乘法口诀仅是这

3、样一句话,充分深挖了学生和未知的能力。如?年、月、日?,你对年月日的知识了解哪些?学生说出知道的知识,抓住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切入点,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三、问题冲突,产生切入点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是表层和形式的。如:杭州老师在教学?设计起跑线?一课时,告诉学生运动会马上要召开了,我们准备到定安路体育场召开。电脑演示有一些人在不同起跑线上跑100米,再跑400米,演示完毕,学生气愤地提出异议,说400

4、米的起跑线不公平,教师马上追问“为什么?、“应该怎样才公平?,学生马上展开讨论,产生解决这个问题的强烈欲望,并利用本单元所学的圆的周长及一些生活经验很快的设计出了起跑线,学得主动、自然、透彻。四、兴趣培养,引发切入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稳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个“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知识的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如:杭州老师教学?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老师通过节日商场买东西打折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师:你们都知道哪些促销活动?生:打折;满300百送120元礼券;买三送一师出示漫画,老夫子现在是华联商场的销售部经理,为了促销他正在设计促销方案呢?出示漫画,并出示方案:“A点数之和是几就是几十元;B中间7点奖金最90元多,两边依次减少10元;C2点和12点的奖金最多120元,依次20元减少。大家快来掷一把!接着学生就自主地分析每一种可能性。幽默漫画的出现更吸引了学生的视线。再如:北京冯雷老师教学的?平均数问题?,先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比赛评出“神算。师宣布:X小队对题总数最多,为“神算小队,生:不合理、不公平。师:怎么样才公平合理?引出平均数。学生对于公平和游戏取胜的时机方面有强烈的兴趣,上面的两位老师能够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有机的结合,准确地切入新课教学,教学别开生面。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