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38.32KB ,
资源ID:46479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x

1、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及字母表达方式。了解加 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展应用意识。2.过程与方法:经历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探索过程,培养科学探 究意识与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主动探索、互相合作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学习难点: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及字母表达方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交换师:同学们,老师想调查一下。我们班谁家有摩托车?那你能告诉老师你家的摩托车是谁骑的吗?出示:爸爸骑摩托车。师:老师想把这句话中爸爸和摩托车的位置交换一下,你们说可以吗?

2、不可以)师:为什么呢?(因为交换位置之后就变成摩托车骑爸爸了。)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再看下面这句话。小明在钓鱼。“小明”和“鱼”的位置可以交换吗? 师:为什么呢?(因为交换位置之后就变成鱼在钓小明了。)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再看25这个数中的“2”和“5”的位置可以交换吗?(不可以。)师:为什么呢?(因为交换位置之后就变成52了,数字变大了。)师:刚才我们讨论的几个问题能不能交换位置啊?生:不能。师:在数学中有些情况不可以交换位置,但是,也有些情况是可以交换位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数学中有关交换的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交换)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 活动一:探究加法交换律1

3、 根据观察,提出猜想:(1)请同学们看这两道加法算式板书4+6=10 6+4=10(2)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3)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位交流)学生说完后,师小结:我们用=可以把它们合并成一个等式4+6=6+4(4)引发猜想:猜一猜-是否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2. 学生验证:我们来验证一下吧!(1) 你能照上面的样子再写两组吗? 学生汇报,师板书几组(2)观察上面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你所发现的规律起个名字吗?(提示:这些例子都是几个数相加?两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3)谁来说说什么叫做加

4、法交换律?教师板书(4)课件出示: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5)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试一试(启发: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文字、字母或者符号来表示)(设计意图:用喜欢的方式表示,提高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 例:=甲数乙数=乙数甲数但我们一般都用a+b=b+a来表示加法交换律.(6)及时练习:对口令;填空 活动二:探究乘法交换律1.我们探究了加法交换律,乘法也有交换律吗?(请同学们完成作业卡)我的猜想: (填有或没有)举例验证:例子1:例子2我的发现: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数,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2. 完成后同位间交流一下自己探究结果3.

5、学生汇报发现结果,多让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例子及规律4.课件出示: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学生齐读)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5、及时练习:根据乘法交换律填空课件。6、教师小结:以上我们认识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交换律”(板书)。5、你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吗?课件四、巩固内化,运用定律师: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我来检查一下情况: 1.判断下面的等式是否运用了交换律,符合条件的打“”,不符合的打“”师:利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我们可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看课件:怎样进行验算呢?(交换位置再算一遍)这样验算的依据是什么?2、先计算,再验算师: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还可以使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3. 比一比,谁算得快?1308670 25374 403560265 125238 4.思考与讨论: 加法和乘法都有交换律,那么减法、除法有没有类似的交换律? (举例试一试)五、总结与分享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吧!。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