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8 ,大小:106.70KB ,
资源ID:464850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十五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十五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docx

1、十五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前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关系产业提升、能源安全、绿色发展;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十四五”期间持续大力推进电动汽车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产业进入叠加交汇、融合发展新阶段。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基础和保障,“十四五”期间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撑政策,有力引领了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产业生态逐渐构成,充电技术水平迅速提升,标准体系逐步完备,建成了世界上充电设施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2、市为落实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十四五”期间出台多项重要文件明确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目标,制定了诸多支持政策。“十四五”期间区引进了投资200亿元的威马汽车项目,引进了中南高科擎动未来汽车产业园项目,提出了力争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功能区”的发展目标。截止2026年,全区现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35户,其中规模企业16户,2025年ITO月,产业功能区产业总规模实现257亿元,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规模实现26亿元。“十五五”是区经济发展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促进区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市场的繁荣发展,区发展和改革局按照市发

3、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总体部署,总结“十四五”发展经验,深入调研市场发展现状,组织编制了市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十五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区在“十五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为“十五五”充电设施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有力推动区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一、规划概述(一)规划背景1.国家要求加快新能源汽车相关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充电桩行业的政策方向。随后,国家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充电桩在居民区、办公区及公共区域的建设,大大促进了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4、的发展。表1-1国家充电桩主要政策概览政策名称主要内容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Io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类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用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每2000辆电动汽车至J共充电站。关于统筹加快推进停车场与充电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通知(发改基础(2016)2826号)鼓励引导有实力的停车场管理企业及充电服务企M体化项目建设运营,有序建设城市快充站和高速公路和充站,简化停车充电一体化项目审批流程,与停车场同之基础设施无需单独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关于加快单位内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5、的通知(国能电力201719号)做好配套供电设施升级,加快推动单位内部停车场一新单位充电设施的投资运营。V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6-2035年)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充换电、加氢、彳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使用效率,鼓营造新能源汽车良好使用环境。C1口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提升加障能力,加强车网互动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强车网互另用,做好配套电网建设与供电服务,更好支撑新能源汽2.汽车充电技术日趋成熟,充电市场需求旺盛。目前国内公共充电领域以直流快充为主、交流慢充为辅,其他充电方式为补充;

6、在私人充电领域主要为交流慢充方式。公共直流充电桩充电功率普遍为60kW,120kW,一机双枪120kW型直流充电桩较多。同时大功率充电(30OkW及以上)、无线充电、小功率直流充电(2OkW40kW)、换电及“光储充”一体等技术蓬勃发展,增强了用户的充电体验,家用充电插座方式给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充电方式。3.地方政策支撑。一是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能源局制定了省公(专)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川发改能源规2025380号),提出将充电基础设施及加氢站建设用地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用地指标方面予以支持,简化建设报建手续,以及相关场所充电车位建设比例。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支持绿

7、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川府发202636号),制定实施“电动”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电动化替代。二是市政府明确重点推动充电桩网络建设。2025年8月,市关于印发市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公共服务领域推进公(专)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布局高速公路、国省沿线快速充电基础设施,形成连接全市主要县市区(园区)的县际快充网络。加快实施“充电桩进小区”示范项目,大力推进居民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提供充电桩基础设施监控、检测、运营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大力推进全市充电运营监控平台共建共享,实现全市共用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满足用户

8、多样化需求。三是区提出了充电桩(站)的建设重点。根据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C)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健全新能源充电桩网络体系,以全区党政机关、公共停车场、国省干线、旅游景区、居民小区等为重点,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和充电桩建设,加快构建公交充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网络。(二)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区所辖行政区域,包括花芟镇、界牌镇、桑枣镇、黄土镇、塔水镇、秀水镇、河清镇、雎水镇、千佛镇、高川乡,幅员面积1181.14平方公里。规划期限。基准年2025年,规划期至2030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本次规划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充电基础设施规模预测展望到

9、远景2035年,重点作出“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的总体建设规模和空间布局引导,并提出“十五五”期间重点任务。(三)规划依据1.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十五五”规划总体目标。“十五五”期间新建普通公共桩不少于8452个,新建城际公共桩不少于1060个,新建景区公共桩不少于3864个,新建换电站不少于40座、改造换电站4座,新建自用桩不少于35005个,新建专用桩不少于5046个,满足动效应,优化区的文旅战略布局,构建“一环驱动、双心引领、两带融合、五区共兴”的“1225”区文旅发展新格局。到2030年,完成罗浮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打造一批A级景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生态旅游

10、示范区、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工业旅游示范区、文旅产业园区、红色教育基地、天府旅游名镇,全面建成市旅游集散“新中心”和旅游消费“夜归地”。5 .市区“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到2030年,区初步建成“主城一体、周边畅通、区内便捷、衔接高效、运行安全”的高质量交通运输体系。区干线网络由“五纵两横三联”构成,其中,五条纵线分别为绵安北第二快速通道、辽安大道、环线公路西环、千佛一宝林、桑枣一河清,两条横线分别为花芟一雎水、花芟一高川,三条联络线分别为黄土一乐兴、兴仁一乐兴、晓坝一雎水。6 .国家、省有关政策文件、标准及相关规划(1)国务院办公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62035年)(国办发2025

11、39号)(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1611号)(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关于统筹加快推进停车场与充电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通知(发改基础2016)2826号)(4)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719号)(5)省人民政府省支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川府发2025)16号)(6)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能源局省公(专)用充电基础设施项目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补助管理暂行办法(川发改能源规2026)2

12、77号)(7)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公(专)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川发改能源规2025380号)(8)省人民政府支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川府发2026)36号)(9)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电动”行动计划(20222030年)(川办发202234号)(10)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5-2035)过程稿(11)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十五五”规划(12)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13)区交通运输“十五五”发展规划(14)市区“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15)市区河东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6)区河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7)科技城集

13、中发展区核心区(安昌河以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原综保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18)省市罗浮山-白水湖风景名胜区罗浮山游览区详细规划(19)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其他相关规划、政策文件及相关资料二、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决策部署,以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为出发点,以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为行动目标,统筹推进全区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建设服务全域汽车充电基

14、础设施网络,有效带动新能汽车快速推广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二)规划原则统筹规划,适度超前。整体谋划全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市政、交通、电力等公共资源,建立覆盖全域的服务网络。按照“桩站先行、适度超前”原则,分区域推进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因地制宜,科学实施。结合全区范围内已建和在建停车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形成以合建、配建为主,独立占地为补充的建设思路,充分利用已有条件,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分区域、分步骤推进充电设施建设。统一标准,互联互通。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范标准,整合全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立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

15、务平台的互联互通,提高使用效率。市场主导,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逐步完善政策扶持体系,着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创新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模式。结合“互联网+”,加强商业合作和服务模式创新,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三、现状情况(一)区概况地理位置。区位于盆地西北部,市西南,龙门山脉中段,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罗江区,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毗邻。行政区划。区现下辖9镇1乡,分别为:花芟镇、桑枣镇、黄土镇、塔水镇、秀水镇、河清镇、界牌镇、雎水镇、千佛镇、高川乡,230个村,27个社区,幅员面积1

16、181.14km20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87k112,城区人口达到12.4万人。社会经济。“十四五”期间区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9%,经济总量达到196.2亿元。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54.12%。产业质效加速提升,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从“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巨大飞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90亿元,获批全省新型工业化基地。(二)发展现状汽车保有量现状。2015年末至2025年末,区汽车保有量从32421辆增长到70464辆,年均增长率为17.01%,高于全国汽车保有量平均增长率10%左右。截止2025年底,区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290辆,占区汽车保有量的0

17、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市新能源汽车占比。表2-L区历年汽车保有量一览表年份保有量(辆)增长率()2015年32421/2016年4109026.742017年5044622.772018年5916617.292019年6508010.002025年704648.27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现状。从统计数据上来看,目前区新能源汽车只有私家车、公交车、货运车。其中全区新能源公交车33辆,新能源车占比56.9%;新能源货运车2辆,新能源车占比。06%;新能源私家车255辆,占比0.34%。由此可见,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表2-2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情况表(辆)车辆类型2016年2017年20

18、18年公交车01515货运车000私家车4173126总计4188141充电基础设施现状。截止2025年底,区范围内共建设了9座充电站,103个充电桩,其中公用充电站8个,87个桩;公交专用充电站1个,16个桩。区范围内暂未建设物流、市政等专用充电站。区范围内建有37个私人充电桩,自用充电桩建设远远滞后。表2-3区已建充电桩一览表地址运营企业桩数使用类型区文曲路特来电24城镇文苑路西段客运站出口左特来电20城镇中心街北段段号特来电13城镇区桑枣镇温泉路特来电8城镇花菱镇雍峙村七组特来电3城镇桑枣镇区生物礁地质公园特来电3景区绵州酒店特来电12景区桑枣镇浮生御度假村特斯拉4景区文苑路西段特来电1

19、6专用特来电37自用电力设施现状。区供电面积为662.43km2,供电人口44.06万人,售电量为11.25亿kWh,同比增长9.86%;供电可靠率(RS-3)为99.8252%;35kV及以下综合线损率3.84%;IOkV线损率为3.73%;综合电压合格率为99.981%;一户一表率为100%;户均配变容量2.3kVA。区共有22OkV变电站2座,主变台数共4台,变电容量600MVA。公用HOkV变电站9座,主变台数共19台,变电容量共598.5MVA。其中城网变电站3座,变电容量共209.5MVA。区基本形成以22OkV电网为主干网,以IlOkV及以下为配电网的网络结构。有公用35kV变电

20、站6座,均为全户外式,主变台数共8台,变电容量共63.2MVAo35kV线路共有16条,线路长度为201.4km,其中架空线路201.1km,电缆线路0.3km。IOkV架空线路67条,IOkV架空网主要以辐射式接线、单联络接线为主。存在的问题。一是建设资金来源单一,市、区尚未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主要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出资;二是建设实施难度较大,需要规划、用地、电力等多项前置条件,区公共社会停车场地紧缺,新增独立占地站点选址困难;三是受物业管理矛盾、老旧小区配电设施容量不足等因素制约,自用充电桩建设速度缓慢;四是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水平,商业模式发展不够成熟,部分运营商存在

21、重建设轻运营现象,站点建成后运营管理滞后,充电设施破损等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影响用户体验;五是其他充电桩布局不合理、油车占位等建设营运问题。四、需求预测与发展目标(一)新能源汽车预测L人口规模根据区历年人口情况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区总人口全区常住人口为37.30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17%。结合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52035)(过程稿)、第三次党代会报告和发展趋势,预测到规划期末2030年区常住人口总量为39.2万人,城区人口为30万;预测到远期2035年,区常住人口总量为45万人,城区人口为35万人。2.新能源汽车总量预测(1)汽车总量预测趋势预测法根据历年汽车保有量增长情况,未来区

22、汽车保有量将以存量更新替换为主。因此预测在“十五五”期内,汽车保有量年增长率按每年7%测算,到2030年末,区汽车保有量总量为98800辆,到2035年,汽车保有量增速放缓,总量为153500辆。表4-1趋势预测法汽车保有量预测表年份增长率()2026年72022年2023年2024年2030年2026年5%2027年2028年2029年2030年2031年4%2032年2033年2034年2035年千人拥有率法小汽车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理想状态下的增长轨迹与罗斯特增长曲线比较一致,可分为雏形起步,快速普及和成熟饱和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当人均GDP达到25005000美元,小汽车将进入家庭,5

23、000美元以上开始加速。截至2025年6月,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93辆,随着收入水平提升及道路交通环境改善,预计在2030年达到238辆/千人的水平,2030年达到289辆/千人。慢,主fl11tM汽摩千人M.人均GDP图4-1汽车保有量与人均GDP关系分析图目前,区正处于出行快速普及阶段,现状汽车千人拥有率218辆,高于全国193辆的平均水平。考虑经济发展情况和相应交通政策,到2030年汽车千人拥有率建议取260辆,到2035年汽车千人拥有率建议取340辆。表4-2千人拥有率法汽车保有量预测表人口(万)千人拥有率汽车(辆)37.302188139839.226010192045340153

24、000通过对两种预测方法进行校核,2026年到2022年受经济和疫情影响,车辆增长仍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因此对近两年数据进行修正,增长率仍按8%计算,则2030年,区汽车保有量约为100400辆,到2035年154000辆。表4-3区汽车保有量预测表年份增长率(%)2026年82022年2023年72024年2030年2026年5%2027年2028年2029年2030年2031年4%2032年2033年2034年2035年(2)新能源汽车总量预测区现状新能源车辆占比为0.41%,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5%o而区作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第二大汽车产业基地,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应用

25、率将更高。按照项目计划,在2023年建成量产后,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将呈爆发式的增长。由此预测到2030年,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6676辆;到2035年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7730辆。表4-4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总量预测年份汽车总量(辆)新能源汽车占比(%)2026年760000.622022年820000.932023年877001.762024年938003.342030年1004006.652026年1054008.252027年1106709.892028年11620011.862029年12200014.232030年12800015.652031年13190017.212032年13

26、710018.932033年14250020.822034年14820022.92035年15400024.53.新能源汽车不同车型预测按照使用性质,区新能源汽车可以分为6类:私家车、公交车、客运班车、出租车、市政车辆、物流车(货车)。(1)新能源私家车区私家车增长趋势与汽车总量趋势保持高度一致,因此私家车总量预测参照汽车总量增长趋势预测。则到2030年,私家车保有量达到96600辆,2035年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50600辆。表4-5区私家车保有量现状情况年份保有量(辆)增长率()2015年31119/2016年3962227.322017年4866622.832018年5697717.082

27、019年626159.902025年677548.21表4-6区私家车保有量预测年份增长率()2026年82022年2023年72024年2030年2026年52027年2028年2029年2030年2031年42032年2033年2034年2035年根据新能源私家车的历年销售数据,区新能源销售占比由2016年的0.1%增长至2025年0.91%,到2026年上半年销售占比达到3.26%,呈跨越式增长趋势。随着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增长率将持续增加,预测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私家车占比达到37.18%;到2035年,新增新能源私家车销售占比达到66.2%O因此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私家车

28、4220辆,总量达到4475辆,到2035年新增新能源私家车辆34586辆,新能源私家车总量为34841辆。表4-7区新能源私家车保有量预测年份新增车辆(辆)新能源销售占比(%)2026年53464.562022年58006.382023年550011.482024年590018.662030年630029.86小计2026年480040.882027年500044.962028年530049.452029年550054.42030年580056.572031年490058.832032年510060.592033年630062.42034年558064.272035年572066.2合计(2

29、新能源公交车区现有公交车58辆,依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和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版),到2030年区公交车拥有量按照每万人10标台计算,到2035年按照每万人12标台计算,则预测到2030年区公交车保有量应达到300辆,到2035年公交车保有量应达到420辆。依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62035年),2026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O区作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比例满足国家要求,则规划到2030年,新能源公交车比例更新替换率达到80%,到2035年,更新替换率达到1

30、00%。则规划到2030年,区公交新能源车辆达到240辆;到2035年公交新能源车辆达到420辆。(3)新能源客运班车根据现状统计,区现状公路客运班车有152辆。结合区“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城乡公交客运线路,探索城际道路客运公交化运行,公路客运车辆不断更新为新能源车辆,因此本次预测公路客运总量仍按152辆计算。按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客运班车的要求,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客运班车90辆;到2035年,新能源客运班车152辆。(4)新能源出租车区现有出租车辆88辆,按照出租车千人保有量要求,区出租车按照每千人2辆计算,到2030年,出租车保有量达到600辆;到2035年,出租车保

31、有量达到700辆。按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出租车的要求,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出租车480辆;到2035年,新能源出租车700辆。(5)新能源货运车区货运包括危化品运输车39辆,租赁货运车辆29辆,普通货运车辆2914辆。根据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5年),要求加强城市配送车辆技术管理,对于符合标准的新能源配送车辆给予通行便利。鼓励各地创新政策措施,推广标准化、厢式化、轻量化、清洁能源货运车辆。按照国家全面推行货运车辆电动化的发展战略、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对物流配送车的要求以及城市对燃油车辆入城的各种限制措施等,未来货运车辆电动化将是新能源车辆推广的重点。参照20

32、14-2018年近5年重、中、轻、微卡市场销售权重,轻卡、微卡占比为68%,则区轻卡、微卡车比例约为1982辆。预测到2030年,租赁货运车辆29辆全部实现新能源,轻卡、微卡车辆逐步更新,新能源车辆保有量占比达到60%,新能源货运车辆保有量达到1200辆;到2035年,新能源车辆保有量占比达到80%,新能源货运车辆保有量1615辆。(6)新能源市政车市政车辆包括环卫车辆和工程救险车辆。环卫车辆保有量按照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市政环卫设施综合治理标准测算,2030年城区环卫车辆达到75辆,各乡镇环卫车辆总量达到15辆;2035年,城区环卫车辆达到90辆,各乡镇环卫车辆总量15辆。区域内工程救险车

33、辆按现有车辆12辆计算。因此预测到2030年,全区市政车辆80%实现新能源达到80辆,2035年全区车辆实现新能源达到119辆。根据各类型车辆预测,到2030年各类新能源车辆总量为6565辆,到2035年,各类新能源车辆总量为37845辆。该预测方法与总量预测的数据6676辆和37730辆对比分析,两种方法预测结果相近,较为合理。结合区的充电桩现有建设情况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带动作用,在“十五五”期间以公共领域新能源车为重点推广,在2030年后随着产业、充电桩建设、政策推广的多重带动作用,小汽车推广速度进一步提高。因此,本规划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总量约为6500辆,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总

34、量约为37800辆。各类型车辆保有量及更新替代情况分解如下表:表4-8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测明细表类型数量及占比2025年保有量2030年目标4有量私家车总量(辆)6775496600新能源车辆(辆)2554410公交车总量(辆)58240新能源车辆(辆)33240客运班车总量(辆)152152新能源车辆(辆)090出租车总量(辆)88600新能源车辆(辆)0480货运总量(辆)29822982车新能源车辆(辆)21200市政总量(辆)12102车新能源车辆(辆)O80合计新能源车辆(辆)2906500(二)配置原则L总体配置原则为满足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区域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全区充电基础设

35、施配置充分考虑各类车辆的出行习惯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条件,专用充电基础设施与公用充电基础设施融合发展、互为补充,快充、慢充有机结合,建成充分满足区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的车桩相随、适度超前、高效智能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2 .分车型配置原则公交车、客运车辆、环卫车车辆一般具有固定的停车场站,同时受制于车辆体积,一般难以在公共充电站充电,以在停车场站配建的专用充电桩作为主要充电方式,根据充电时长、车辆空闲时间等因素,按照桩车比不低于L3建设,公共充电设施作为补充。鼓励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换电等其他电能补充方式。小汽车以在自有停车位建设专用充电桩作为主要充电方式,通过采用有序慢充等新技术,争取按照桩车比Ll

36、建设,同时由于无法完全配建的实际情况,考虑30%小汽车在小区及周边等位置设置的公共充电桩上充电。出租车运行时间长,运行时效性强,考虑到区的出租车运营情况,未来全部采用换电模式,建设换电站。货运车、物流车流动性大,桩车比按照L3配置专用充电桩,同时通过公共充电设施补电。3 .分场所配置原则根据省公(专)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保障分场所配建停车位数量达标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达标。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IO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已建住宅小区可以结合旧区改造、停车位改建、道路改建等逐步实施。交通枢纽、超市卖场、商务楼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园区、学校、医院、旅游

37、景区,公共停车场、道路停车位、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市政项目应按照不低于总停车位20%的比例配建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整合国省道沿线充电基础设施资源,逐步发展国省道沿线快充站网络。4 .各类充电设施规格选择私人乘用车、企事业单位乘用车日行驶里程一般较短,充电设施采用慢充方式即能满足需求,鼓励采用智能有序慢充等新技术,节约投资及电网资源。公交车、客运车辆、工程车辆耗电量大,对充电时长敏感度高,专用充电设施宜采用快充方式。环卫车辆专用充电设施主要采用小功率直流充电方式。公共充电设施宜采用直流充电方式,主要为直流快充方式和小功率直流充电方式;集中式公共充电站宜采用直流快充方式;主要面向私

38、人乘用车的充电桩宜采用小功率直流充电方式。表4-9新能源汽车分类及充电模式表类型设施类型充电功(KW)充满时间(小时)使用场景0行驶里程(km)续航里程(km)公交车快充150-3000.5-10间快补200-250150-300慢充25-506-8夜间慢充环卫车快充60-1200.5-1短时充10080-150电慢充5-103-6夜间长时充电物流车快充60-1200.5-1夜间长时间充电,其他短时充电200-500300慢充5-103-6出租车快充60-1500.5-1短时充电500-600150-250换电3-5分钟换电短时换电500-600150-250小汽车慢充5-106-12夜间长时

39、间充电,30-50300-600其他时间短时充电快充60-1500.5-1短时充电30-50300-600(三)充电基础设施需求预测L公共充电基础设施预测(1)公共充电桩通过预测,2030年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6500辆,203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37800辆。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5年)(以下简称指南)的相关要求,区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在本次规划期内公共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1:7,则到2030年需建设公共充电桩约920个,到2035年需建设公共充电桩约5400个。(2)公共充(换)电站依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5)(发改

40、能源20151454号),每2000辆电动汽车应至少配套建设一座公共充(换)电站。根据前文测算,区换电站主要满足出租车换电需求,至2030年区新能源出租车480辆,2035年700辆,结合换电站的日换电能力在200-300台/天,则区需配套建设3座电站。根据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充电站规模分为大型充电站:充电车位16个以上;中型充电站:充电车位8-18个;小型充电桩:充电车位8个以下。根据区城乡建设情况,未来充电站规模基本以中小型为主,按照平均10-20个充电车位计算,到2030年,区约建设78个公共充电站,到2035年,约建设450个公共充电站。考虑到不同场所用地规模和电力负荷的情

41、况,充电桩的实际规模以总体空间布局规划方案为准。(3)城际公共充电桩根据区“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区范围内不涉及高速服务区,主要布局沿“五纵两横三联”的国省干线道路两侧加油加气站结合建设。表4-10公路充换电站服务半径原则单位:公里分类2030年国道40省道70县道70根据公路充换电站服务半径结合路网规划及区乡镇间间距,区国省干线公路里程286公里,充电站站点服务半径按照20公里测算,则需要8个充电站则可满足服务需求。每个站点结合场地大小,平均布局4个充电桩,则预测到2030年城际公共充电桩约32个。(4)景区公共充电桩区作为“省乡村旅游示范县”、“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结合“一环、双

42、心、两带、五区”的文旅空间格局和文旅项目空间布局,预测到2030年需建设28个景区充电站,每个站点按照车位配比建设充电桩,平均按照25个以上充电桩测算,约700个景区充电桩。2.自(专)用充电基础设施预测根据前文配置原则,到规划期末公交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车,桩车比按1:3,配置公交专用充电桩;市政车辆等桩车比按1:3,配置专用充电桩;货运车桩车比按1:3,配置专用桩;小汽车桩车比按1:1,配置自用桩,预测到2030年区需求的各类自(专)用桩总量为4945个,到2035年需求各类自(专)用桩总量为35564个。综合上述预测,到2030年,区需求各类充电桩约6597个;到2035年,区需求各类充电

43、桩约41696个。表4T1区充电桩预测一览表桩车比2030充电桩(个)2035充电桩(1:7165261321:3140三桩1:33050邑桩1:325401:34005381:1441034796659741696(四)用电需求预测为明确电动汽车实际充电负荷与总功率之间的关系,需综合考虑不同类型车辆的行驶规律及充电特性,基于各类车型充电规律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性划分为三类:一是公交车、环卫车等采用固定行驶路线和运营时间的车辆,一般选在低谷时段集中充电,具有较高的充电同时率,接近0.3o二是私家车和出租车受出行规律影响较大,充电时间及充电地点与公共营运车辆相比更为灵活、分散,具有较低的充电同时

44、率,接近0.Io三是物流车等盈利性运营车辆的充电频率远高于私家车,充电时间比公共营运车辆分散,所以其充电同时率应介于两者之间,接近0.3。表4-12“十五五”末充电设施总功率充电设施类型2030年充电桩数量(个)单台充电功率(kW)不(%)公交车充电桩801809客运班车充电桩301809市政车辆充电桩251207货运车辆充电桩4001208私家车充电桩441078城镇公共充电桩920606城际公共充电桩321208景区公共充电桩70060-1208换电设施300辆/天20808合计6597经测算,在充分考虑各类型车辆不同充电特性的情况下,2030年末,电动汽车分时充电功率最大约为4.25万千瓦。(五)发展目标结合区经济发展水平,考虑其人口、城区规划面积、地理位置、道路交通体系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域乡村旅游等因素,以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合理化与便利性为原则,参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5)中示范推广地区要求的比例、适度超前,至2030年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