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护与污染治理,分类施策、对症下药,提高污染治理措施的靶向性和针对性,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法制化水平。深化改革、社会共治。坚持改革牵引和创新驱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落实生态环境领域相关改革举措,加快构建源头防控、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以及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三)总体目标及规划指标到2030年,进一步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推动全领域绿色发展转型,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到2030年,生态环境逐年改善
2、美丽基本实现。本规划的指标以市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为依据设置。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指标体系设置与省“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市“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基本保持一致,指标分为5个方面共24项指标,具体指标详见第四章。(四)规划时限以2025年为规划基准年,总体规划期为2026年2030年。至2030年底,达到总体目标要求。基准年2025年规划期20262030年目标年2030年(五)编制依据1.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
3、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6年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5年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修改);(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订);(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年10月修改);(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4月修正);(1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年10月修改);(1
4、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年修订);(15)地下水管理条例(2026年12月1日实施);(16)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11年1月8日修订)。2.全国性法规依据(1)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2014年1月1日起施行);(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年修正本);(3)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63号);(4)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指南(试行)(环发(2010)178号);(5)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6)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5、7)国务院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5号);(8)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6号);(9)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15年5月4日修订);(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4119号);(1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6版);(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修正);(1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环办2012)50号);(14)国务院印发“十五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022年1月);(15)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五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的通知(工信部规2026)178号);(1
6、6)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17)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18)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国办发(2014)21号);(19)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20)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21)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环水体2018181号);(22)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环规财201788号);(23)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o3.地方性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9月修订);(2)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7、2018年修正);(3)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2019年5月23日);年远景目标纲要;(29)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0)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52022年)(2025年6月);(31)5赖溪河流域水体达标方案(2017年6月19日);(32)统计年鉴(2025);(33)年鉴(2026);(34)自然、经济、社会等有关资料及其他相关基础资料。4.标准及规范(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1993);(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6);(6)渔业水质标准(GBII6071989);(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修改单);(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9)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1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修改单);(12)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626-2019);(13)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1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
9、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修改单);(15)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16)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12011);(1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10);(1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0)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21)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22)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2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
10、85992025);(24)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5)o量除长江干流外,为9.116()万kw,可开发总量3.8496万kw,已开发3.1375kw境内有长江、沱江、瀚溪河、马溪河、九曲河、龙溪河、大陆溪、海潮河等主要河流。(1)长江一段位于长江左岸,与江阳区隔江相望,河道总长12km,期间汇入的支流主要有涪溪,主要涉及兆雅镇和太伏镇。(2)沱江一段沱江从富顺县流来,在的海潮镇小柏村入境;沿与江阳区边界,经海潮镇、通滩镇,进入龙马潭区,沿龙马潭区、纳溪区边界,经胡市镇,左纳瀚溪河,经安宁镇、红星街道,在小市街道东南汇入长江。境内流长34公里,水域面积0.94万亩,流域
11、面积355.66平方公里,落差17.33米,出境处平均流量463.6立方米/秒。(3)瀚溪河一段漱溪河是的母亲河,境内流长58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县幅员面积的48%,流域涉及10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人口42.3万人。漱溪河(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确定代码F3AG0000000L)又名近水河,是最长的溪河。发源于大足巴岩山,上源建有玉滩大型水库、上游、化龙、龙水湖等中型水库,经荣昌县城东流至邓滩入县境,从北向南流经方洞镇、喻寺镇、福集镇、牛滩镇,经龙马潭区胡市镇汇入沱江。流域面积3240平方公里,河口平均流量37立方米/秒。县境内流长58公里。县内急滩11处,落差47米,拦河筑坝7处,已建水电站7座。
12、县境内设有水文站1座。河流干道上,无国家法规规定的动植物保护物种。镇康桥坝村,入河口位于云龙镇朱梅滩村。河段全长23km,流域面积74kr11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63m3s云龙沟为龙溪河右岸一级支流,流经、龙马潭区。发源于云龙镇茅坝村,入河口位于龙马潭区石洞镇顺江村。河段全长14km,流域面积56.5kr11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0Im3/s。(7)大陆溪大陆溪是长江的左岸一级支流,在境内河段长30km,流域面积6438km2,流经的百和镇和立石镇。(8)海潮河海潮河是沱江的左岸一级支流,在境内河段长IIkm,流域面积24km2,流经的潮河镇、牛滩镇和海潮镇。图21水系分布图公顷、其他土
13、地13449.74公顷。方洞镇石桥馍毗卢镇福集镇玄滩慎得胜慎奇峰镇潮河镇太伏镇海潮镇茂林地其他林地图22土地利用现状图(2)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北东向的龙洞坪、古佛山、龙贯山三个雁行背斜带上,其中烟煤、玻璃用砂岩等均有丰富的资源储量及较好的开采条件;背斜带之间的宽缓向斜带上,是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岩的主要分布地区。截止2025年底,全县已发现的矿产有页岩气、天然气、烟煤、菱铁矿、建筑石料用灰岩、玻璃用砂岩、建筑用砂岩、粘土、砖瓦用页岩、矿泉水、地热、河道砂共12种。已开发利用的7种,分别为烟煤、建筑石料用灰岩、玻璃用砂岩、建筑用砂岩、砖瓦用页岩、矿泉水、地热。全县有各类矿区19个,其中烟
14、煤矿区12个、矿泉水矿区1个、地热矿区1个、玻璃用砂岩矿区5个。境内烟煤查明资源储量为10235.232万吨。玻璃用砂岩查明资源储量约为19021.8万吨。(3)水资源位于长江北岸,境内流域面积大于K)Okm2的河流有7条,境内总长245km,全县地表径流量8.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储量1.57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405万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除长江干流外,为9.1160万kw,可开发总量3.8496万kw,已开发3.1375kw0(4)气候资源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历年年平均气温18.0,极端最高气温41.3C,极端最低气温-1.6。历年年平均降水1016.2毫米。历年年平均日照时数11
15、45.0小时。具有春荣、夏艳、秋实、冬秀的江南特色。(5)森林资源森林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树叶资源较为丰富。有植物86科225属373种(包括变种2种),其中乔木类155种,小乔木类72种,灌木86种,竹类12种,藤本14种。林地(土地利用属性为林地)面积22565.17公顷,森林面积23982.6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5.65%,林木绿化率为19.27%。全县活立木蓄积1061917立方米。(6)动物资源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位于华中区,地处盆地以东的长江流域,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目前本区原始森林保存已很少,大都成为农耕地区。内人口密度大,人为活动频繁,野生动物
16、缺少生息繁衍的环境,难于栖息繁殖,现有驻方洞场;将原顺河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得胜镇,得胜镇人民政府驻得胜场;将原玉河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玄滩镇,玄滩镇人民政府驻玄滩场。经调整,由24个镇调整为19个镇。(5)2014年,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福集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4)13号)精神和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关规定,原福集镇一分为二,分设玉蟾街道、福集镇人民政府。至此,辖19个镇、1个街道。截至2026年底,共辖19个镇、1个街道,总人口106.3万人,其中农村户籍人口79.4万人。图23行政区划图3.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2025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
17、坚强领导下,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顶住压力,全力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820.10tkm2.a,为中度侵蚀。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水利部办公厅,办水保(2013)188号)、省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和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成果的通知,不在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范围内,但属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表21水土流失现状表单位:hm2项目幅员面积1532水利侵蚀面积592.58各级强度水土流失轻度面积258.
18、82占全县土壤侵蚀面积43.68中度面积213.85占全县土壤侵蚀面积36.09强烈面积72.66占全县土壤侵蚀面积12.26极强烈面积35.83占全县土壤侵蚀面积6.05剧烈面积11.42占全县土壤侵蚀面积1.934Q).-4J-1432016二j-,年20XB2019丁T-二IC化磕(502)T-二北化区(WO2)硼入卿2AT-复化it(CO)-图32“十四五”期间污染物浓度年度变化趋势“十四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逐年上升,各项污染物年平均浓度整体下降,其中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下降趋势明显,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年平均浓度基本维持不变,环境空气质量有较大改善。
19、2.水环境质量(1)地表水环境质量1)现状境内主要河流有瀚溪河、龙溪河、马溪河、九曲河、海潮河、大陆溪河等。截止2025年,5赖溪河、九曲河、马溪河、龙溪河、大陆溪和海潮河均受到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镒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氟化物。012.5087.50mintvV图332025年地表水断面水质类别比例图2)“十四五”期间主要监测断面达标情况及年度变化趋势表3220162025年涉及河流监测断面水质对比情况河流名称断面名称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5年水质类另!)(类)月达标率(%)水质类另K类)月达标率(%)水质类另K类)月达标率(%)水质类另K类)月达标率(
20、水质类另K类)月达标率(%)瀚溪河天竺寺大桥(入市境)IV41.7IV33.3IV33.3III41.7IV54.5鹅项井IV8.3IV0IV8.3IV25.0IV27.3官渡大桥(出)IV8.3IV16.7IV41.7III75.0III54.5龙溪河水笛滩(出)IV8.3IV8.3IV16.7IV0IV8.3马溪河大巫滩(入瀚溪河)V8.3V8.3V0IV16.7IV9.1九曲河双胜堰(入市境)V0V0V0IV8.3/南大桥(入瀚溪河口)V0V0V0V0IV0海潮河象鼻桥/IV27.3大陆溪石牛栏水电站/IV25.0/IV36.4备注:上表数据来源于市生态环境局2016年2025年环境
21、状况公报。2 )“十四五”期间乡镇饮用水源地达标情况及年度变化趋势表3320162025年乡镇饮用水源地监测断面水质对比情况乡镇名称水源地名称2016年水质类别2017年水质类别2018年水质类别2019年水质类别2025年水质类别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上半年下半年牛滩镇凤凰桥石河堰VIVIVIV/牛滩镇洞子口山坪塘VIVIVIV/潮河镇里程滩水库IVIIIIIIIVIIIIIIIIIIVIIIIIIIIIIII天兴镇柏树林山坪塘IVIIIIIIIV/喻寺镇红卫水库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嘉明镇洞沟水库IVIVVV/福
22、集镇耿石桥水库IVIVIIIIV/得胜镇老蛮沟水库IVIVIIIIIIIVIIIIIIIVIIIIII/III石桥镇道林沟水库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玄滩镇虎耳岩水库劣VIVVIVIVIVVVIVIV/毗卢镇王河坎水库IVIIIIVIIIIIIIVIIIIIIIIIIIIIVIII云龙镇朱梅滩水库IVIVIVIVVVIVIVIVIII/立石镇金竹湾水库IV劣VVVVVIVVIVIII/云锦镇杨叉沟水库VIVIVIVIVIVIVIVIIIIV/太伏镇长江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太伏镇张湾水库VIVVVVIVIVIVIVIV/备注:上表
23、数据来源于环境监测站2016年2025年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报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2016年2017年上半年F半年2020年图37乡镇饮用水源地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变化趋势“十四五”期间乡镇饮用水总体呈现稳中向好变化趋势,其中道林沟水库、红卫水库、长江饮用水源基本维持IIIII类水质,涉及的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镒酸盐指数、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3 .声环境质量(1)县城功能区环境噪声现状2025年我县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点位共设8个,2类区昼间和夜间达标率为100%,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为57.3dB(八),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为43.3dB(八);3类区昼间和夜间达标率为100%,
24、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为58.8dB(八),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为495dB(八);4类区昼间和夜间达标率为100%,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为63.9dB(八),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为50.2dB(八);全县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为60.4dBo(2)县城交通噪声现状(1)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情况环境监测系统根据有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国家重点排污单位企业名单、省重点排污单位企业名单和市重点排污单位企业名单开展了重点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工作。根据监督性监测数据,2019年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共2家。监测企业名单见表3T,具体监测任务及监测情况见表35。表342019年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序号企业名称1省江阳钢铁有
25、限责任公司2兰良水泥有限公司表J52019年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监测三?统计表单位:家项目应急监测实际监测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22固定污染源废气涉及VOCs监测00由上表可知,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监测率100%,无涉及VOCs监测的固定污染源监测。(2)工业源排放情况表362019年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情况二氧化硫总量(吨)工业源二氧化硫排放量(吨)氮氧化物总量(吨)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吨)3725.082496.32922.24781.52(3)机动车保有量表3720162025年机动车保有量统计情况(单位:辆)年份20162017201820192025/110957123429138
26、217149603160603为11类或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指数值均为80以上。详见表3100表3102025年村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村庄用水地饮水源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超标倍数)参考指标超标项(超标倍数)达标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指数喻寺镇齐心村红卫水库II无总氮(0.02)10085(3)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县域地表水为漱溪河,水质良好,全年平均水质类别为III类,水质达标率为62.5%O其中,天竺寺大桥断面和官渡大桥断面水质良好,全年平均水质类别为11I类,水质达标率分别为50%、75%o详见表311。表3112025年村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河流监测断面质别水类断面主要污染指标(
27、超标倍数)参考指标超标项(超标倍数)达标率(%)湘溪河天竺寺大桥III无无62.5官渡大桥III无无(4)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基本农田点位镉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风险筛选值0.07倍,但低于该标准中风险管制值,汞、碑、铅、密、铜、镁和锌均低于该标准中风险筛选值;果园和水源地点位镉、汞、碑、铅、辂、铜、锲和锌均低于该标准中风险筛选值。(5)生态环境质量状况2025年农村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0.5,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分级均为良,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适合人类生活。详见表312o表3-122025年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县(区)生物丰度指数
28、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胁迫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农村生态状况指数农村生态状况分级37.487.652.094.728.360.5良(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建设情况1 .污水处理厂、管网、集中工业污水处理厂、重点企业环保设施(1)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我县十四五期间共投资8915.9053万元,建成农村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0座,日处理量8080m3d,主要采用MBR和MBBR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同时完成2025202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为2025年及“十五五”工作制定了规划。(2)农村散户生活污水治理情况。按照市推进“厕所革命”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5年)
29、因地制宜,采用沼气池、三格式化粪池等方式,深入推进农户厕所建设和改造,在杜绝化粪池出水直排的基础上,通过就地就近农林灌溉等方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截至2025年底,共完成厕所新(改)建23638户。其中,沱江流域共58个村完成4608户。(3)我县共有251个村,其中,污水进入处理设施的村庄85个,改厕后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村庄108个。目前,我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70%。2 .污泥处置设施及情况2025年我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共产生污泥3827吨,转运至桐兴石千砖厂、恒生建材厂等企业资源化利用3653.5吨,用于污泥接种173.5吨,污泥处理率达100%o3 .生活垃圾站等建设情况
30、处理率目前,全县有县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1座,镇级区域共享压缩中转站4座,镇村垃圾运输车230余辆(含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垃圾收集中转站37座,勾臂箱1607个,垃圾收集房(池)、垃圾箱2000余个,勾臂车37辆,专兼职保洁员1660余人,95%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十四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51个村垃圾处理率达到95%,其中2025年的11个村达标率已达到95%。4 .农村环境保护设施(农膜秸秆)(1)综合治理畜禽粪污,提高粪便综合利用率。一是新建畜禽粪污处理中心。新建年处理20万吨畜禽粪污能力的畜禽粪污处理中心1个,建成后,在全县范围内收集处理畜
31、禽粪便,从源头控制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将畜禽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料,达到资源化利用。(2)改造老旧场粪污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涂场村天堡山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畜禽粪污通过沼气池厌氧发酵、腐熟处理,利用管道输送至田间地头,施肥于农作物,达到种养结合、就近利用。其他散养户通过自建粪污处理设施或施肥于农作物消纳畜禽粪便。为喻寺镇谭坝村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1万亩种植基地配套沼液输送管网,对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起示范、引领作用。5 .畜禽养殖区划拨情况及配套设施2017年,我县被原农业部列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县。表313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完成情况序号项目类型实施地项目名称建设内容与
32、规模投资概算(万元)完成投资(万元)承担单位完成情况备注一级二级1产业园区污水设施临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新建1.6万吨/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一座及配套管网建设。120008408该项目一期日处理2500m3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运。完成2乡保础施设城环基设建农村污水垃圾设施重点城镇垃圾污水处理项目配套建设垃圾污水收集系统,新增垃圾处理能力50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实现长江及其支流沿线城镇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全收集全处理。13000065316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区和各乡镇生活垃圾基本达到收运全覆盖。完成3乡保础施设城环基设建垃运建活收系设生圾体区域性垃圾压缩中转站4座建设规模为日
33、处理能力50吨/日,占地面积约3000而/座,包括转运站主体工程、配套除臭间、污水处理系统、送风机房、监控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生活服务设施等。20002000已完成。目前,有县级压缩中转站1座,镇级区域压缩中转站4座。完成4态护建殳生保与、工森林系统建设与保护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每年实施国有林管护55万亩,实施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318.68万亩。“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公益林建设13万亩,实施国有中幼林抚育20万亩。3900034968每年实施国有林管护55万亩,20162018年实施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318.68万亩,20192025年,实施集体公益林生态补偿302万亩。至2019年,累计完成公益
34、林建设2.3万亩,实施国有中幼林抚育21.2万亩。在建5生态森林系退耕还林第一轮退耕还林完善政策3100020705已完善61.465万亩。完成保护与建设统建设与保护完善61.46万亩。6脆弱区治理修复水土保持工程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1.9万亩。68005600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6平方千米。在建7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项目复垦规模100oo亩。2000012961完成复垦面积约7182亩。完成8境管力代匕不监能现彳环境信息环境信息能力建设环境保护基础网络系统升级改造、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建设。700/市生态环境局/完成“十四五”期间共8项重点工程,涉及水污染防治工程1项,城乡环保基础设
35、施建设2项,生态保护与建设4项,环境监管能力现代化1项。其中已完成工程6项,完成率75%;正在建设2项,占比25%;无未实施项目。(六)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情况根据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下发给的主要大气、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约束性指标年度目标,结合各年总量减排指标核算结果,评价十四五期间各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详见如下。由表可知,2016年CODCr、氨氮以及2017年氨氮的总量减排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他年度其余污染物均完成目标任务。表314“十四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总量减排目标比例()目标实际20162017201820192025201
36、62017201820192025COD550.71274.68687492435527.67145.97518.57703720.43氨氮53.1630.11965210054.8214.6041.22123108.12SO213%15%18.70%13%16.7%37.11%NOx8.5%14%17.50%8.5%17.4%19.5%(七)存在的环境问题总体来看,“十四五”期间,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和趋势性总体上未根本缓解。进入新发展阶段,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面临着
37、一些问题和挑战。1 .环境质量改善任务艰巨一是小流域治理仍然任重道远。源溪河、九曲河、马溪河、龙溪河等因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等诸多原因,加之生态流量小、自净能力较弱,其水质整体较差,污染问题尚未得到彻底整治。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治理目标任务较重。二是环境空气质量尚未达标。在当前大建设、大开发的背景下,建筑和道路扬尘、餐饮油烟、非道路移动机械等污染问题仍然突出,有效防控区域性重污染天气的措施有限,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难度加大。2 .环境治理能力不足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体转变,结构性污染仍然存在,能源资源利用率偏低,资源环境硬约束未根本
38、缓解。各污水处理厂污泥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薄弱。垃圾处理、钻井岩屑、危险废物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区域性、流域性水污染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土壤环境底数不清,污染土壤及场地修复工作基础薄弱。3 .环境安全形势严峻范围内环境风险源种类多、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多。在环境风险偏高和环境风险制度不完善、环境应急响应与处理处置能力不足双重压力下,环境风险防范任务艰巨。4 .环境监管能力亟待提升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交织,生态环境管理任务日益繁重,环境监测、调查取证、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反应等手段尚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要,环境宣传手段单一,环境科研支撑能力不够,基层环保能力薄弱,环境监管力量
39、与环境管理新形势和要求不相适应,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5 .办公用房亟待解决受9.16地震影响,县生态环境局、县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服务中心目前办公用房采用租赁厂房办公,县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服务中心亟需重新建站。(八)机遇和挑战1 .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融合度不高,协调保护难度大。受国内国外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县经济面临更多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社会生活变化带来生态环境治理的复杂性增加。科学治污、精准治污能力有待提升,环境精细化管理能力存在着不足。工业污染防治力度还需加强,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力度不够,多数锅炉未进行低氮改造,脱硝效率低;PM2.5和VoCS
40、协同治理能力亟需完善。页岩开采造成的“三废”排放尤其是废水和水基岩屑排放量巨大,环境风险也不容忽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情况和处理率有待提高,部分农村仍不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城市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等区域垃圾分类覆盖率低,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率亟待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严重缺失,资金缺口较大,村民垃圾分类意识不高,其他生产生活类垃圾无法处理。环境监管能力仍有不足。目前,地表水监测断面尚未实现自动监测,土壤和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不健全,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有序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的体系尚未建立,技术人员明显不足。2 .“十五五”机遇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以习近平同
41、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我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作为“东翼”,主要任务是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试验区、共同富裕先行区、川渝融合创新示范区,交汇叠加的有利环境,这必将为加快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为更好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四、规划目标(
42、一)总体目标到2030年,进一步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推动全领域绿色发展转型,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基本实现。(二)目标指标指标体系(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具体目标。表4-1“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指标表序号指标指标属性2025年现状值/减排量2030年规划值五年累计1环境治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约束性85.0完成市下达任务2城市细颗粒物(PM215)浓度(微克/立方米)约束性41.0353O3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微克/立方米)特色指标126.0稳定达标4国省市控断面地表水质量达到或优于11I类水体比例()约束性漱溪河水质受到轻度污染,断面达标率为50%;九曲河、马溪河、龙溪河、大陆溪、海潮河等水质均受到轻度污染,达标率为Oo漱溪河、大陆溪河流域稳定达11I类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