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8.08KB ,
资源ID:46670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作业.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作业.docx

1、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古代西亚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推动这一文明成果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农业发展B.洪水泛滥C.军事扩张D.历法计时需要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弄伤了贵族的眼睛,那么贵族依法可以弄伤这个人的眼睛;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上述规定反映了该法典的()A.同态复仇原则B.人人平等原则C,抑强扶弱原则D.保护私有财产原则3 .史诗吉尔伽美什将城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描绘成半人半神的英雄。他进行残暴统治,致使民怨四起,人们便向神灵哭诉,于是神灵创造出巨人恩奇都去惩罚他,但两人在决斗中成为好朋友,此后吉

2、尔伽美什弃恶从善,为民除害,立下许多功绩。材料可以用来反映()A,尼罗河流域文学发达B,两河流域的文明程度C.亚述帝国的王权崇拜D.伊斯兰教的重要影响4 .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5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苏美尔人试

3、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两河地区依靠对外移民生存B.法典指汉谟拉比法典C.洪水导致苏美尔人对外掠夺D.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6 .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7 .据考古发现,约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共109行)是目前所知历史上最早的一部

4、农人历书。就其内容(从灌溉、耕耘到收获)而言,是一部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汉谟拉比时代还开凿了运河并有管理严格的灌溉网。这表明()A.古代巴比伦比较重视农业发展8 .楔形文字的形成与农业发展有关C.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D.古代巴比伦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8 .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9 .当中国的造纸术在公元8世

5、纪时传至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后,便逐渐取代了埃及传统的、原料单一的纸莎草造纸术。这表明埃及纸莎草造纸术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A.埃及纸莎草短缺且依赖进口B,中国和埃及商贸联系进一步加强C.中国造纸术造纸成本降低D.埃及纸莎草造纸工序未见详细记载10 .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商业繁荣,国家、神庙、私人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与商务有关的条文几乎占汉谟拉比法典总条数的一半。由此得出()A,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古巴比伦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B.汉谟拉比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的法律争端C政府、神庙和私人都直接推动了商务法律条文的制定D.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主要得益于汉谟拉比国王的命令11.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

6、文明之一,那么下列关于埃及文明说法正确的是()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成就较高,突出成就之一是太阳历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是因为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A.B.C.D.12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A.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B.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C.古埃及文明延续了近3000年D.月亮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13 .古代埃及和西亚

7、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以下成就属于埃及文明的是()创造了古老的象形文字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造了举世闻名的金字塔颁布了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A.B.C.D.14.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代埃及人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B.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C.指导农业生产以合理地安排农事D.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15.古埃及的建筑和艺术成就令人叹为观止。下列关于古埃及建筑和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A.古埃及的建筑以石窟寺为主B.古埃及的雕刻强调人物的动态和表情C.古埃及的绘画多

8、以神话故事和日常生活为题材D.古埃及的建筑和艺术风格在不同时期变化很大16 .古代西亚和非洲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选项中,属于古代西亚和非洲文化对世界文化贡献的是()发明了字母文字创造了阿拉伯数字传播了伊斯兰教制定了儒略历A.B.C.D.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民法和刑法等多个领域,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竭力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它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历史资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材料二:如图是古代埃及的一项重要建筑成就。(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法典的名

9、称,并概括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建筑的名称,并说明其在古埃及文明中的地位。(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西亚和非洲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埃及有句谚语:“世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这是对埃及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而强然不倒的旷世奇迹的生动写照。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国王法老的陵墓,因其四边方锥的外形酷似汉字的“金”字,故汉译为“金字塔”。作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现存于埃及的孟斐斯和从吉萨到代赫舒尔的墓地金字塔,承载着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历史。它不仅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璀璨的明珠。(1)古埃及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10、2)金字塔为什么能历经数千年风雨而痘然不倒?(3)从金字塔的建造中,你能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哪些智慧?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材料二: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1)根据材料一,分析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产生的重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字塔对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意义。(3)古埃及文明与古代西亚文明在地理位置上有何不同?它们的文化成就又有哪些相似之处?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代西亚和非洲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埃及的象

11、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等,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这些文化成就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列举古代西亚和非洲的其他文化成就各一项。(2)分析古代西亚和非洲文化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3)谈谈你对古代西亚和非洲文化的认识。二、简答题1 .简述古代西亚文化的主要成就。2 .简要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和意义。3古埃及文化有哪些突出成就?4 .分析古代西亚和非洲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5 .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古代西亚和非洲文化发展的差异及原因。三、材料分析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

12、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材料三: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婢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哪些内容?(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古埃及人会将尸体制作成木乃伊,以保存尸体。金字塔就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法老们希望通过金字塔来确保自己的灵魂在来世得到安息。材料二:古埃及的建

13、筑和艺术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神灵的描绘。古埃及人崇拜众多神灵,他们认为神灵主宰着世间万物。例如,太阳神拉被认为是万物的创造者,是古埃及最重要的神灵之一。(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和建造金字塔的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古埃及文化的什么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宗教在古埃及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楔形文字最初是一种象形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表意文字。楔形文字的书写工具是芦苇杆,书写材料是泥板。材料二:古代西亚的文学作品中,吉尔伽美什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史诗。这部史诗讲述了乌鲁克城邦国王吉尔

14、伽美什的故事,反映了古代西亚人民的生活和思想。(D根据材料一,概括楔形文字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吉尔伽美什的历史价值。(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西亚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阿拉伯人在数学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们将印度的数字符号和十进位法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还在代数学、三角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材料二:阿拉伯人在医学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他们翻译了许多古希腊和罗马的医学著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阿拉伯的医学家们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写了许多医学书籍。(1)根据材料一,指出阿拉伯人在数学方面的主要

15、贡献。(2)根据材料二,说明阿拉伯人在医学方面的成就。(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埃及的太阳历是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它将一年分为365天,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太阳历的制定与尼罗河的泛滥周期密切相关。材料二: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举世闻名,金字塔是其最杰出的代表。金字塔的建造需要高超的建筑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体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1)根据材料一,分析太阳历的制定与农业生产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说明金字塔的建造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的哪些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埃及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四、论述题1

16、试论述古代西亚和非洲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2 .分析古代西亚和非洲文化的特点,并比较它们的异同。3 .从文化传承与交流的角度,谈谈古代西亚和非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4 .论述宗教在古代西亚和非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5 .结合古代西亚和非洲文化的成就,谈谈你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认识。答案一、选择题1. A2.A3.B4.B5.D6.B7.A8.B9.C10.A11.C12.C13.A14.C15.C16.B2. (1)汉谟拉比法典。特点: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金字塔。地位: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承载着古代埃及人

17、民的智慧和历史,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璀璨的明珠。(3)古代西亚和非洲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们的文化成就如文字、法典、历法、建筑等,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3. (1)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文化成就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金字塔能历经数千年风雨而娼然不倒,主要是因为其建筑结构稳固,采用了巨大的石块建造,并且在建造过程中运用了高超的建筑技术。此外,埃及的气候干燥,也有利于金字塔的保存。(3)从金字塔的建造中,可以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如精确

18、的测量技术、高超的建筑工艺、强大的组织管理能力等。他们能够将巨大的石块运输到施工现场,并按照精确的设计进行搭建,体现了古埃及人民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4. (1)尼罗河为古埃及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尼罗河的定期泛滥还为古埃及人带来了灌溉之利,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它体现了古埃及法老的权威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金字塔的建造反映了古埃及在建筑、数学、天文学等领域的高超成就,对古埃及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古埃及文明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而古代西亚文明位于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它们的文化成就相似之处有:都创造了古老的文字,都有重要的法典,都在建筑、天文、数学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都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 (1)古代西亚:发明了60进位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