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L清朝前中期,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的职责是()A.决策军国大事B.负责监察百官C.跪受笔录,上传下达D.掌管财政事务2 .康熙皇帝亲政后,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抗击沙俄侵略的重要战役是()A.雅克萨之战B.台州之战C.邸城大捷D.巨鹿之战3 .清朝前中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当时,清政府唯一允许对外通商的港口是()A.广州B.泉州C宁波D.福州4 .乾隆时期,编纂了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它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系统总结。这部丛书是()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C
2、资治通鉴D.古今图书集成5 .清朝前中期,人口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下列属于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是()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破坏土地兼并严重商品经济繁荣A.B.C.D.6 .清朝前期,为巩固多民族国家,在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有()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立驻藏大臣实行改土归流设立伊犁将军A.B.C.D.7 .清朝前中期,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高产作物的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下列属于当时弓I进的高产作物的是()A.水稻、小麦8 .玉米、甘薯C.局粱、大豆D.谷子、棉花8 .雍正帝时期,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了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摊丁入亩的主要影响是()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3、C.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D.废除了人头税9 .清朝前中期,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商帮。其中,晋商和徽商的主要经营活动是()A.对外贸易B.长途贩运和商业金融C.手工业生产D.农业种植10清朝前中期,文化专制加强,大兴文字狱。文字狱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思想控制B.选拔人才C.促进文化发展D.打击异己势力11下列关于清朝前中期疆域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B.西跨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临东海,南至南海诸岛C.西跨葱岭,北接外兴安岭,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D.西跨巴尔喀什湖,北接外兴安岭,东临东海,南至南海诸岛12 .乾隆皇帝在
4、位期间,多次用兵平定边疆叛乱。其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加强了对下列哪一地区的管辖?()A.新疆地区B.西藏地区C.台湾地区D.东北地区13 .清朝前中期,在思想文化领域,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程朱理学强调的核心思想是()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格物致知D.经世致用14 .清朝前中期,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地方行政制度上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县制B.实行行省制C.设立三司D.设立督抚制度15 .乾隆后期,清朝由盛转衰,出现了一系列社会危机。下列不属于当时社会危机表现的是()A.政治腐败,官员贪污成风B.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C.对外战争频繁,国力消耗巨大D.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
5、义不断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信函材料二:清朝中期,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水利设施得到兴修,高产作物的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商帮。材料三:清朝前中期,为巩固多民族国家,在边疆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立驻藏大臣;在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立伊犁将军,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观念?(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中期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
6、分析清朝前中期采取这些边疆管理措施的意义。(6分)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军机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设立的?(3分)(2)根据材料,指出军机处的特点和作用。(6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的设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三、论述题(25分)L清朝前中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呈现出鼎盛局面,但同时也隐藏着危机。请结合所学知识,以“清朝前中期的鼎盛
7、与危机”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不少于300字。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A4.B5.A6.A7.B8.D9.B10.A11.A12.A13.C14.D15.C1. (1)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闭关自守的思想观念。(3分)(2)表现:农业方面,耕地面积扩大,水利设施兴修,高产作物推广,粮食产量提高;手工业和商业方面,有一定发展,出现著名商帮。(6分)(3)意义: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足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经济文化交流;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6分)2. (1)雍正皇帝。(3分)(2)特点:处理文书迅速,手续简
8、化,行事快捷,完全听命于皇帝。(3分)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3分)(3)影响:积极方面,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消极方面,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6分)三、论述题1.示例: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清朝前中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呈现出鼎盛局面。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同时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经济上,农业生产发展,耕地面积扩大,高产作物推广,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出现了著名的商帮,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文化上,编纂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系统总结,传统科技在一些领域仍取得一定成就。然而,鼎盛的背后也隐藏着严重的危机。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日益僵化,政治腐败,官员贪污成风,阶级矛盾逐渐激化。经济上,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文化上,文化专制加强,大兴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使中国隔绝于世界,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为后来的被动挨打埋下了隐患。清朝前中期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开放交流,才能保持长久的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