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4.99KB ,
资源ID:46849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

1、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S学习重点(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1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实现独立自主。例如,新中国成立后,对英国等西方国家,就是在新的原则基础上重新谈判建交事宜。2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如新中国收回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内河航行权等,就是这一方针的实践。3 .“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

2、一边。当时国际上两极对峙,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和封锁政策,中国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发展经济,选择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这有利于打破外交孤立,维护独立与主权,同时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良好国际环境,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奠定了新中国初期外交基本格局。(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在中印、中缅等国的交往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充分运用,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提供了范例。(三)20世纪70年

3、代的外交突破1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一转变对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3 .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随后,中国迎来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四)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外交政策调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

4、流,国内进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为全方位、无敌国、不结盟。2外交成就发展与大国关系:1979年中美建交,1989年中苏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巩固与周边国家关系: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等三国的边界问题;1997年,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与印度等周边国家关系不断发展。开展多边外交: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五)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 .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核心要义包括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

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旨在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实践,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促进共同发展。二、学习难点(一)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外交新理论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其深刻内涵、把握其在当今国际形势下的重大意义存在一定难度。例如,如何从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国际政治知识和宏观思维能力。同时,习

6、近平外交思想中对传统外交理念的继承与创新,如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等,也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和领会。(二)不同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到20世纪70年代外交战略调整,再到改革开放后外交政策的转变以及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各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既有国际形势变化的推动,也有国内发展需求的影响。梳理这些政策调整背后的内在逻辑联系,理解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内外形势、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等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并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学生来说较为困难。例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到70年代与西方国家关系改善,背后涉及到国际格局变化、中苏关系演变、中美

7、各自国家利益考量等多方面因素,理清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主要特点是()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在于()A.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重要思想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

8、逐步缓和D.中日邦交正常化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外交活动的是()A.参加日内瓦会议B.参加万隆会议C.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5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体现这一理念的举措是()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正常化D.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一边倒,

9、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三:“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美国政府通过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特别是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的阴谋,妄图搞垮新中国。”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边倒

10、外交方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三)简答题1 .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新中国外交的重要意义。2 .概述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3 .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中国外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四、答案(一)选择题4 .B2.C3.C4.C5.D(二)材料分析题(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2)原因:国际形势:美苏两极格局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和封锁政策;历史经验: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表明,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和巩固胜利,

11、必须依靠国际力量;国家利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打破外交孤立,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良好国际环境。(3)积极作用:使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实现独立自主,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有利于打破外交孤立,维护独立与主权;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良好国际环境;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奠定了新中国初期外交基本格局。(三)简答题1 .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重要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为新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奠定了基础。2 .主要表现: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日正式建交;迎来建交高潮,与众多国家建交。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需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和灵活的外交策略。3 .调整:实行全方位、无敌国、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影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与交流,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