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5.15KB ,
资源ID:468960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随堂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随堂练习.docx

1、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此后,以下哪一项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表现()A.优良品种育成推广B.以人力和畜力为主进行农业生产C.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D.设施农业取得突破性进展2.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各国农业机械特点不同。以下关于各国农业机械特点对应正确的是()A.美国小型B.法国大型C.日本中型D.中国大、中、小型相结合3.从20世纪20年代起,一系列关于食品储存技术的进步相继出现。以下属于这一时期食品储存技术进步的是()A.利用地窖和陶器存储余粮B.速冻加工、冷冻设备等领域技术进步C.粮仓储备技

2、术仅能防鼠、防盗D.主要依靠自然条件进行食物保鲜4.以下哪一项不是造成粮食安全问题的原因()A.人口激增B.工业化、城市化加速,耕地减少C.人们食物需求减少D.对农业长期投资不足5.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一部法律,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这部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C.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D.联合国粮食安全行动计划6 .现代农业中,养殖场和牧场各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和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主要体现了现代农业的()特点。A.集约化B.产业化C.机械化D.科学化7 .水产养殖从传统的江河湖泊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且养殖种类从淡水

3、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8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C.市场对水产品需求减少D.传统养殖方式成本降低8 .以下关于现代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A.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B.能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保存更好的生鲜农产品C.会导致农产品损失增加,无法避免食品安全问题D.可以实现农产品跨季节均衡销售9 .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属于国际组织采取的措施是()A.中国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B.美国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C.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戈I

4、JD.某国政府保护本国耕地资源10.农业现代化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以下属于其负面作用的是()化肥、农药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提高了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A.B.C.D.11.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现了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这一特征的主要优势在于()A.便于农民进行管理B.能够充分利用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高生产效率C.减少农产品的运输成本D.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1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应用于农业领域。以下关于人工智能在农业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智能只能用于农业

5、机械的自动化操作B.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农民进行精准施肥、灌溉,减少资源浪费C.人工智能的应用会导致大量农民失业,不利于农业发展D.目前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还非常有限,没有实际意义13.现代食物储备技术中,冷链物流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关于冷链物流的说法,错误的是()A.冷链物流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B.冷链物流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制冷技术、保温技术等的进步C.冷链物流只适用于新鲜肉类和奶制品的运输和储存D.冷链物流能够减少食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损耗14.在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上,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承担着重要责任。以下属于企业责任的是()A.制定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B.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

6、监管C.依法诚信经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D.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学会辨别食品是否安全15.从食物生产的历史发展来看,以下生产方式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连续种植的农业文明渔猎、采集农业A.B.C.D.二、非选择题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锌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21世纪初,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

7、工化向自动化转变。材料二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是萌发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形成的发达农业。其主要特征是广泛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由顺应自然变为自觉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由凭借传统经验变为依靠科学,成为科学化的农业,使其建立在植物学、动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科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把工业部门生产的大量物质和能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以换取大量农产品,成为工业化的农业;农业生产走上了区域化、专业化的道路,由自然经济变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成为商品化、社会化的农业。(1)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农业的特征。(

8、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农业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材料二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中国也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1996年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1)根据材料一,指出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

9、概括国际社会和中国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采取的措施。(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认识。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此外,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并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也造成食物污染。这些都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材料二各国都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中国在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中国政府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

10、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1)根据材料一,概括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措施。(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在曰常生活中如何保障食品安全。答案一、选择题1.B2,D3.B4.C5.B6.C7.B8.C9.C10.B11.B12.B13.C14.C15.A二、非选择题1. (1)表现:拖拉机实现批量生产,农业机械种类增多,如锌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各国农业机械具有不同特点,美国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大、中、小型相结合;农业生产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2)特征:科学化,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依靠科学进行农业

11、生产;工业化,将工业部门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农业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农业生产走上区域化、专业化道路;商品化和社会化,由自然经济变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成为社会化农业。(3)影响:积极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进程;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生活。消极影响:化肥、农药等的过度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农业生产对工业的依赖增强,面临一定风险;可能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失等问题。2. (1)原因:人口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加速,耕地面积减少;食物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2)措施:国际社会:成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中

12、国: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制定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3)认识:保障粮食安全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同时要注重节约粮食,减少浪费;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确保粮食生产、储备和供应的稳定。3. (1)原因:食品加工企业过度使用或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化肥、农药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并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2)措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3)保障食品安全的做法:购买食品时,选择正规超市、商场等有质量保证的场所;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避免购买“三无”食品;多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注意食品的储存方式,按照要求保存食品;关注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等。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