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5.56KB ,
资源ID:47170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语言大学22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专期末考核试题库带答案参考5.docx)为本站会员(peixunshi0)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语言大学22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专期末考核试题库带答案参考5.docx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北京语言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专)期末考核试题库带答案参考一.综合考核(共30题)1.姜氏欲之,焉辟害?的“辟”子后来写作“避”。()A.对B.错参考答案:A2.下列各句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骊山北构而西折B.朝歌夜弦C.辇来于秦参考答案:ABC3.“君将不堪”中“堪”的意思是接受。()A.对B.错参考答案:B4.汉代著名的注解家有()。A.毛亨B.孔安国C.郑玄D.马融参考答案:ABCD5.下列句子中有连词的是()。A.不闻先王之遗言B.今由与求也相夫子C.生庄公及公叔段D.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参考答案:BCD6.在下列四组词

2、中,在先秦不是双声连绵字的是()。A.威望B.缤纷C.蒹葭D.觱发参考答案:A7.无庸,将自及的“无”通“毋”。()A.对B.错参考答案:A8.下列各句,属于双宾语句的是()。A.百亩之田,无夺其时B.文公与之处C.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D.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参考答案:BCD9.“反不讨贼”中的“反”后来写作“返”。()A.对B.错参考答案:A10.庄子一书包括()。A.内篇B.外篇C.杂篇D.上篇参考答案:ABC11.“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的正确翻译是“在我还没有跌进沟里的时候想把他托付给你”。()A.对B.错参考答案:B12.古代的“社稷”指的是土神。()A

3、对B.错参考答案:B13.古代的“江”和“河”都是专有名词,分别指长江和黄河。()A.对B.错参考答案:A14.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众若眉而B.间益逐鸟C.初齿网休D.牧采取射参考答案:D15.“宫之奇谏假道”中的“谏”是指用言辞纠正尊长的错误。()A.对B.错参考答案:A16.“是寡人之过也”的“也”表判断语气。()A.对B.错参考答案:A17.不义不暱的“暱”通“黏”。()A.对B.错参考答案:B18.“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的正确翻译是“于是辞别平原君而离开赵国,终身不再见面”。()A.对B.错参考答案:A19.“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中的“嗜”字表示酷爱。(

4、)A.对B.错参考答案:A20.下列作品属于两汉乐府民歌的有()。A.孤儿行B.陇西行C.诉衷情D.卜算子咏梅参考答案:AB21.“师之出”的“之”是结构助词。()A.对B.错参考答案:A22.“赵盾弑其君”中“弑”在古代是指下杀上。()A.对B.错参考答案:A23.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A.对B.错参考答案:B24.孟尝君不说的“说”字今天写成“悦”。()A.对B.错参考答案:A25.“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中“载”的意思是。()A.开始B.栽种C.暖和D.记载参考答案:A26.“王齐国,子万民”中的“王”和“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A.对B.错参考答案:B27.“齐其闻之矣”中的“其”是句中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A.对B.错参考答案:B28.律诗一般可分为四联,关于这几联的名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第一句为首联B.第二、三、四句为颔联C.第六、七、八句称尾联D.每联上句称作出句,下句称为对句参考答案:D29.“响”的古义为“回声”,今义为“声音”。()A.对B.错参考答案:A30.“无怨无德,不知所报”可以翻译成“没有怨恨,没有恩德,不知道拿什么报答”。()A.对B.错参考答案:B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