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25年粮油生产保障等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州(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镇雄县、宣威市、腾冲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5年粮油生产保障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计财发20259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2025年粮油生产保障等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明确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要求,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深入学
2、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实施方式,加强全链条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王牌,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二、细化实施方案各地农业农村、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省财政厅下达的各项目支出方向预算资金额度执行,不得超出任务范围安排资金,不得将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直接切块用于本级及以下地方性政策任务。要压实州(市)、县(市、区)投入责任,形成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合力。各州(市)、县(市、区)抓紧组织编制本级实施方案,对照工作任务清单和绩效目标确定各项任务资金
3、额度,并明确实施条件、支持对象、支持标准、实施要求和监管措施。因地制宜选择适应不同主体、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方式,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注重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做好各项政策协同衔接,避免在支持内容和对象等方面出现交叉重复,对已安排财政资金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其他相关渠道资金。州(市)实施方案要在征得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同意后,于2025年7月31日前以农业农村、财政部门正式文件联合印发,并报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备案。三、加强政策公开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政策公开制度,明确项目资金申报、审核、公开、公示、发放
4、等各环节的操作规范。州(市)、县(市、区)要通过微信公众号、编印政策“明白纸”等方式,做好中央和省级财政支农“一揽子”政策的公布和解读。各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要参照省级做法公布县域内实施政策,并细化各项政策具体支持对象、补助标准、申报要求等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信息公开。加强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按规定做好拟补助对象、资金安排等信息公示公开工作,发放到户的补贴情况应在村级进行公示,并将公示情况上传至“一卡通”管理平台,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村级应将公示台账留档备案,州(市)、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对村级公示情况进行现场抽查核实。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解读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
5、干部准确理解政策导向、掌握政策内容、了解政策要求,努力营造利于政策落实的良好氛围。四、强化绩效管理州(市)、县(市、区)财政、农业农村部门要在收到上级资金下达文件后30日内下达资金(下达时间有特殊规定的按特殊规定执行),并同步细化分解绩效指标,提高可考核的量化指标比例。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将采取绩效监控与抽查复核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资金安排规范性、任务实施进度、资金执行进度、信息报送以及地方财政投入等情况,并组织对重点任务、重点地区进行绩效考评。对违反规定统筹中央财政资金、超出任务范围安排资金等情况,一经发现,中央将结合有关考核情况予以通报,中央财政将在安排下年度资金时予以扣减,省级将按照中央
6、扣减资金情况对应扣减各地资金。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做好资金使用全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并督促指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规范高效使用资金。在做好中央层面组织的绩效自评基础上,做好区域绩效评价工作,采取“项目自评+实地评价”方式,逐级督促抓好项目落实。五、严格预算执行各地财政、农业农村部门要严格遵守财政支农资金兑付有关时限要求,建立健全资金执行定期调度机制,动态掌握资金使用情况,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对发放到人到户的直接补贴,严格按照我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要求执行,纳入“一卡通”政策清单管理,通过“一卡通”管理平台发放;对已完成实施且符合资金兑付条件的项目,督促及时履行相关程序、足额兑付资金。要结
7、合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情况等专项审计、巡视、“一卡通”专项治理等渠道发现问题,全面梳理排查以往年度因挤占挪用财政资金造成拖欠应付补贴资金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兑付到位。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农村厅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等绩效管理情况、问题整改情况等与项目指标安排、资金分配安排挂钩机制,强化激励约束,体现“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干得好多支持”的鲜明导向。六、加强监督检查各地农业农村、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梳理排查各项资金分配使用中的问题和漏洞,严禁以拨代支、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严肃查处相关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构建完善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体系,明确
8、各环节具体规程,健全全链条制度体系闭环。加强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全链条监管,根据各项目特点和管理要求,明确管理目标、关键举措、时间进度和责任人,加强项目组织实施和进展调度,及时妥善处理项目执行中的问题,对进展滞后的重大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加强信息化监管手段应用,用好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等平台,加强从部门到主体、从资金分配到结果评价的全覆盖穿透式监管。重大事项要及时向上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报告。要通过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及时据实上报资金执行情况,各州(市)于2026年1月23日前报送项目实施总结报告,并按要求填报有关基础数据,要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完整,相关数据报送质量情况将纳入相关资金
9、绩效评价范围。附件:1粮油生产保障资金项目实施方案2 .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项目实施方案3 .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4 .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项目实施方案5 .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项目实施方案6 .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动物防疫方向)项目实施方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财政厅2025年6月30日附件3农业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一、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落实好“优机优补”“有进有出”。重点支持适宜我省丘陵山区粮油糖农业生产的中小型智能插秧机、播种机、收获机,北斗监测终端、北斗辅助驾驶系统在农机领域,茶叶、橡胶、核桃、咖啡、中药材等特色经作生产农机,以及新能源农机等的推广应用。加强西
10、南四省区沟通协调,共同建立健全“优机”评选、质量承诺和效益评价制度,选定“优机”种类,科学制定“优补”标准。加快推进短板创新机具列补,老旧、高能耗、存在安全隐患等农机具报废,过时落后和高风险机具补贴退坡退出。加强风险防控。不断完善健全政策实施监管和风险防控措施,全流程加强补贴政策实施监管,重点加强鉴定检测、一览表编制、产品投档、机具核验等关键环节,通过信息核实、补贴大数据比对、补贴机具使用情况分级抽查、现场演示评价等方式,及时发现补贴政策实施存在的异常和问题。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补贴机具不适宜地方农业生产等问题,切实提高政策实施监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问题整治。针对机具补
11、贴额相对于销售价格是否合理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定期梳理、分析、排查机制,及时发现异常和问题,动态进行调整优化。针对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虚开高开发票问题,通过广开言路、紧盯线索,适时组织核查和交叉检查,规范查处涉及产销企业。针对限时办理合格率低问题,积极争取政府领导支持,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强化岗位责任落实,确保补贴申请办理规范、准确、高效,补贴资金兑付及时。规范补贴发放。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纳入“一卡通”管理发放,且自2025年起提级至州(市)级发放,各州(市)要强化部门协同,增加结算批次,严格按照我省“一卡通”管理要求做好补贴兑付工作。二、支持种业发展(一)支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支持符合
12、条件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国家级农作物和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圃)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夯实种质资源基础。一是按照牛80万元/个、猪60万元/个、羊40万元/个、家禽20万元/个,支持我省9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区)。其中曲靖市1个(大河猪)、普洱市1个(瓢鸡)、西双版纳州2个(滇南小耳猪、茶花鸡)、楚雄州1个(撒坝猪)、保山市2个(槟榔江水牛、龙陵黄山羊)、怒江州1个(独龙牛)、迪庆州1个(藏猪)。二是按照农作物60万元/个、中期库和微生物(食用菌)50万元/个,支持我省5个国家级农作物、1个中期库、2个微生物(食用菌)种质资源圃(库)。其中省农科院园艺所1个国家云南特有果
13、树及砧木种质资源圃(昆明)、甘蔗所1个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开远)、茶叶所1个国家大叶茶树种质资源圃(勘海)、热区所1个国家干热区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圃(元谋)、生物所3个国家高原野生稻种质资源圃(昆明)、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云南)、国家云贵高原特色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云南大学1个国家农业环境微生物种质资源库(云南)。(二)支持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种公畜站、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等开展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加强数据报送、分析评估和共享利用,加快提升重要畜禽品种生产性能水平。按照种公牛后裔测定5万元/头、生产性能测定100O元/头,种羊生产性能测定400元/只,种
14、猪生长性能测定200元/只,种奶牛生产性能测定500元/只,奶牛DHl测定70元/只,支持我省9个国家级核心育种场、1个种公牛站和1个奶牛DHI中心完成国家下达的27952头(只)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任务。其中昆明市2个(1个生猪核心育种场、1个奶牛DHI中心)、红河州2个(肉羊核心育种场1个、奶牛核心育种场1个)、文山州1个(肉牛核心育种场)、保山市2个(1个肉牛核心育种场、1个肉羊核心育种场)、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1个(肉牛核心育种场)、云南农业技术职业学院2个(1个肉牛核心育种场、1个种公牛站)、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1个(肉牛核心育种场)。三、加大良种良法技术推广力度(一)实施糖料蔗
15、良种良法补助政策。实施糖料蔗商品化脱毒种苗和普通健康种苗差异化补贴,新植糖料蔗健康种苗每亩补助300元,新植糖料蔗脱毒种苗(采用温水脱毒技术处理的脱毒种苗或组培苗)每亩补助600元,引导加快糖料蔗脱毒健康种苗推广,促进提高糖料蔗单产和糖分。按照“宜联则联、宜分则分,利益联结、兼顾各方”的工作思路,机械化联合收获和分布式机械收获每亩补助65元,通过机收作业补贴、奖补等方式,同步推进联合机收和分布式机收;宿根保墙管理技术每亩补助100元,推进宿根处理和全膜(宽膜)覆盖、旧膜回收等技术集成;新植糖料蔗机械化深翻开沟及标准化种植(1.1米及以上行距)每亩补助130元,引导种植行距向宜机收方向发展,有效
16、调动机手、蔗农、糖厂等各方推进机收积极性,加快提升糖料蔗生产机械化水平。糖料蔗良种良法补助纳入“一卡通”管理发放,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严格按照我省“一卡通”管理要求做好补贴兑付工作。(二)实施天然橡胶良种良法补助。结合我省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和申报情况,2025年支持6个州(市)的13个县(市)开展天然橡胶良种良法更新改造和抚管补助。支持对象为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红河、德宏、昆明等主要植胶州(市)天然橡胶种植主体,包括胶农、种植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等实际天然橡胶种植主体。对低产低质胶园更新改造,补助植胶主体800元/亩。对列入20222024年天然橡胶良种良法项目更新改造任务且已实际完成定植并继续抚管
17、的胶园,给予植胶主体300元/亩抚管补助。因胶园更新改造任务重,20202021年种植胶园抚管不纳入本年度补助范围。对部分2024年未完成更新定植任务的,须在整改落实完成2024年定植任务且验收合格后,才能给予补助。天然橡胶良种良法项目不得与同一年度天然橡胶林业补贴补助项目、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建设提升项目在内容上出现交叉重复。各地要及时分解目标任务,强化项目管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定期跟踪督导,督促填报“转移支付管理平台”,阶段性梳理项目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确保绩效如期实现;认真开展项目考核、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四、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一)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
18、进实施勘腊县、永胜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围绕天然橡胶、水稻和食用菌全产业链中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痛点问题,主要实施现代化种植基地建设工程、产业融合发展工程、科技装备支撑工程、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程等项目,着力夯实种植基础,促进一产提质升级,加快二产效能提升,强化三产服务拓展,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天然橡胶、水稻和食用菌全产业均衡发展。(二)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以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结合云南农业现代化行动,统筹布局建设普洱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着力解决好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关键环节,加强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建设,示范引领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
19、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三)实施产业强镇项目。继续推进实施红河州蒙自市西北勒乡、昭通市盐津县牛寨乡、楚雄州禄丰市彩云镇3个产业强镇二期项目建设。新建德宏州芒市风平镇、保山市腾冲市固东镇、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普洱市宁洱县普义乡、昆明市富民县罗免镇、昭通市大关县木杆镇、大理州鹤庆县黄坪镇7个产业强镇。五、支持畜牧业发展(一)提升奶业大县生产能力。支持洱源县提升奶牛养殖设施装备水平和草畜配套水平,进一步提高奶业生产效率和奶农自我发展能力,示范带动奶业高质量发展。(二)实施苜蓿发展行动。支持永善、宣威、双柏、贡山、香格里拉5个县(市、区)苜蓿种植、收获、运输、加工、储存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装
20、备提升,增强苜蓿等优质饲草料供给能力。全省完成苜蓿种植1万亩。(三)实施粮改饲。支持石林、东川、寻甸、昭阳、镇雄、鲁甸、盐津、大关、永善、沾益、马龙、陆良、会泽、个旧、蒙自、泸西、元阳、文山、砚山、马关、丘北、广南、景谷、江城、西盟、景洪、勖腊、楚雄、双柏、姚安、大姚、元谋、武定、禄丰、巍山、剑川、腾冲、隆阳、龙陵、永胜、华坪、宁菠、永德43个县(市、区)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户)、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专业化饲草收储服务组织等主体,收储使用青贮玉米、苜蓿、饲用燕麦、黑麦草、饲用黑麦等优质饲草,通过以养带种的方式加快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和现代饲草产业发展,全省完成粮改饲面积52万亩。(四)实施南
21、方省份种草养畜项目。在鲁甸、镇雄、马关、广南、澜沧、武定、宁兼、永胜8个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肉牛肉羊养殖县实施种草养畜项目。对开展饲草种植和肉牛肉羊养殖的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和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给予补助。(五)实施牧区良种补贴项目。在寻甸、昭阳、鲁甸、大关、永善、沾益、马龙、富源、罗平、师宗、陆良、会泽、开远、弥勒、泸西、元阳、文山、砚山、镇雄、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富宁、宁洱、墨江、镇沅、景东、西盟、楚雄、牟定、南华、姚安、大姚、元谋、武定、漾洲、宾川、弥渡、南涧、巍山、永平、云龙、隆阳、昌宁、龙陵、芒市、陇川、华坪、宁盛、玉龙、福贡、贡山、香格里拉、维西、德钦、凤庆、临翔、永德、
22、双江、耿马、沧源、腾冲、宣威67个县(市、区),以及大理州本级、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对使用良种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肉牛养殖场(户),以及购买优良种公畜进行繁殖的存栏能繁母羊30只以上、牝牛能繁母牛25头以上的养殖场(户)给予适当补助,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支持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开展种公羊良种推广,全省共补助246万份。(六)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在元阳、弥渡、永德、临翔、姚安、思茅、隆阳7个县(市、区)推广千亩连片授粉基地,开展蜂授粉技术推广和授粉专业化服务,推进蜂授粉替代人工授粉。全省完成农作物高效授粉面积1万亩以上。六、支持渔业发展(一)现代渔业装备设施现代渔业装备项目资金986万元,其中五
23、华区239万元、陆良县60万元、会泽县84万元、景洪市412万元、腾冲市127万元、永胜县64万元。绩效目标为补助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等设施设备76台,其中五华区20台、陆良县4台、会泽县6台、景洪市31台、腾冲市10台、永胜县5台。通过实施现代渔业装备设施补贴,切实推动渔业产业结构优化,降低渔业一产产值占比。补助上限不超过总造价的30%,每个项目主体补助总额不超过300万元。(二)渔业绿色循环发展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资金5000万元,由景洪市实施。绩效目标为新建渔业绿色发展项目1个,依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2025年景洪市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云农渔20257号)实施,景洪市于2025年6月底前,将绩效目标细化到项目实施主体,经州农业农村局审核后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于2025年12月底前,完成中央补助资金5000万元建设内容和绩效目标,资金支出超过3500万元、支出率超过70%0为顺利通过第一次评估,景洪市要抓紧制定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实施,于2026年1月10日前,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2025年云南省景洪市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第一年)绩效评估报告报送州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州农财两部门审核绩效评估报告后,于2026年1月20日前将2025年度项目实施情况报送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