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20.98KB ,
资源ID:474772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动火作业十大典型事故.docx)为本站会员(奥沙丽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动火作业十大典型事故.docx

1、动火作业十大典型事故事故案例12023年4月14日10时20分左右,湖北省钟祥市南湖威龙船厂现场作业人员喷涂油漆时,喷雾遇火引发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5人受伤。事故案例22022年11月21日,河南省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共造成38人死亡。初步判定,该起事故是因企业人员违规操作,电焊引发火灾。事故案例32022年9月28日中午,吉林省长春市宏禹小油饼百姓餐厅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7人死亡、3人受伤。经查,该餐馆违规进行“气改油”改造,未按规定在停业状态下施工,且施工作业选择在营业高峰、人流密集时段,电焊人员无焊割作业资格证,违章冒险动火作业,部分窗户被广告牌匾和防盗窗遮挡,

2、最终酿成惨剧。事故案例42022年6月9日,浙江杭州冰雪大世界工地内工人违章电焊切割作业时,熔渣引燃管道保温材料残片和装饰装修材料,事故造成4人死亡、2名消防员牺牲、19人受伤,建筑物过火面积6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3057余万元事故案例52022年5月17日8时54分,福建红庙岭海峡环保有限公司10万立方米调节池上方外包作业人员违规用氤弧焊对除臭设施风管漏点进行焊接施工时发生燃爆,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5#、6#池顶盖坍塌,池顶除臭装置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万元。调查报告显示,罗华云带领未取得电焊工特种作业操作证的范文龙、朱发明、张斌违规进行氤弧焊作业。作业人员不了解作业的风管内充

3、满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未办理动火作业证,在没有对需作业的不锈钢管道进行隔离、清洗、置换、监测的情况下,进行氤弧焊作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第一时间1.建福州红庙岭渗沥液厂新调节池爆媒事故案例62022年3月14日,内蒙古包头一公司发生火灾,造成7人死亡。事故直接原因是检维修作业人员在烟道垂直段内部进行热切割动火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切割金属熔渣掉落引发火灾;火情扩大后,引燃了升温箱和烟道内防护层,火灾烟气窜入脱硫塔内,造成正在塔内作业的7人全部中毒窒息死亡。调查显示,此次事故中的部分项目部热切割作业和高处作业人员未经考核,无特种作业资格。事故案例72021年12月31日11时11分,辽宁省大

4、连市鞍山路一市场地下二层发生火情,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1名消防员因公殉职。调查显示,事故企业违法建设冷库,违规使用易燃保温材料,违规使用电焊动火作业,造成保温材料着火,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致8人窒息遇难1名消防员壮烈牺牲。事故案例82021年12月28日,山西省临汾市临汾染化集团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经初步调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二硝车间硝化分离器至水洗锅间的放料蒸汽夹套管道有漏点,在未办理完动火作业票证和安全措施未落实的情况下,违规对夹套管道漏点进行补焊(电焊作业),导致放料管道内的2,4-二硝基氯苯受热分解爆炸。事故案例92021年1月10日13时13分许,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市笏山金矿在基建施工过程中,回风井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2人被困。造成10人死亡、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6847.33万元。经省事故调查组认定,该事故是一起由于企业违规存放使用民用爆炸物品和井口违规动火作业引发的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案例10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一幢28层公寓楼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共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施工人员违规在10层电梯前室北窗外进行电焊作业,电焊溅落的金属熔融物引燃下方9层位置脚手架防护平台上堆积的聚氨酯保温材料碎块、碎屑引发火灾。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