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16.69KB ,
资源ID:476226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区司法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区司法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docx

1、区司法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25年上半年,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工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上半年重点工作总结1 .践行第一责任人制度。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暨专题述法工作会议,听取并点评茶山街道、区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发挥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示范带头作用,上半年学法3次。谋划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聚力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

2、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2 .高水平建设法治*。组织开展2024年度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总结评估,完成对各单位一流法治环境考评工作。制定2025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着眼20262030年法治*、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研究编制新一轮规划,切实以高水平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公布2025年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2项。3 .高质量规范涉企执法。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自查抽查执法案卷346本,反馈评查问题62处。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制定实施方案共11项具体任务,在政府门户网站搭建涉企检查公示平台。畅通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绿色通道”,推行

3、即收即受”快速受理机制;主动搭建沟通平台,组织企业和第三人以及行政机关自愿协商和解,以申请人撤回申请而终止涉企行政复议案件7件。今年以来,累计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52件,其中审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46件。4 .高标准推进法治惠企。持续推进人才公寓公共法律服务专项行动,新建青龙新市民人才公寓、旭荣针织人才公寓、黑牡丹人才公寓3家公共法律服务室。深化公共法律服务进商圈,召开吾悦商圈法律需求座谈会,邀请*吾悦商家代表和公益律师进行面对面座谈。拓展远程公证服务覆盖范围,设立远程公证服务点4个。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援助,改造提升劳动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和龙城骑士法律援助联络点。截至目前,受理法

4、律援助案件273件,其中刑事99件、民事174件,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30件,涉案金额达240余万元。5 .高强度稳控风险矛盾。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实施社区矫正质量提升两年行动,确保春节、两会等重点时段稳定。今年以来采取训诫、警告、电子定位等形式处罚17人,完成4名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病情诊断与复核。与常州市同心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开展心理讲座和团体活动,提升矫正对象自我认同感。安置帮教走访300余人次,解决2名刑满释放人员住房、就业问题。开展践行枫桥经验”优化“非诉服务”专项行动,持续深化“宁好枫桥”品牌,与多部门联合建立社保争议纠纷调解组织,将调解组织融入区、镇(街道)综治中心,实现

5、矛盾纠纷有序疏导,提高处置效率。全区人民调解组织排查2122次,受理案件总数1519件,调解成功1519件,防止矛盾纠纷激化12件,无因调解不当引发“民转刑”案件发生。6 .高站位促进行业发展。健全完善公证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诚信档案建设等制度,对28家律所、6家基层法律服务所开展2024年度执业机构和人员年度检查、考核,不断端正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执业理念、规范机构管理和自律管理,净化行业风气。召开检律协作会议,推动律协*分会在案件办理、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多个领域与检察机关开展深度合作,切实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二、下半年工作计划1 .坚持思想引领,建设法治*。全面

6、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区委依法治区办统筹协调、督促指导的作用,推动全面依法治区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注重发挥好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头雁”作用,健全和落实学法制度和述法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 .坚持法治担当,服务经济发展。统筹发挥司法行政能动作用,聚焦聚力服务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常州市法律服务创新园建设。全面梳理司法行政职责,深化涉企法律服务、涉企纠纷处置、涉企行政执法监督等工作成效,打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收官战,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切实增强市场主体法治获得感。3 .坚持

7、服务为民,助力基层治理。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做好法律援助扩面提质工作。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作用,稳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整合各类服务资源进驻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综合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改进法治宣传教育,打造普法宣传新阵地,确保高标准通过“八五”普法评估验收。提升“宁好枫桥”品牌影响力,积极融入区、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开展“调解专家进社区助力基层解纷争”行动,力争将纠纷化解在第一线。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抓好全员学习培训,提升社区矫正执法管理规范化水平。4 .坚持固本培元,锻造司法铁军。巩固深化学习教育成果,加强政治意识教育,抓实政治建

8、设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推进落实市规范基层司法所相关操作口径(二)要求,加强与区委编办、镇(街道)沟通协调,提升司法行政人员的专业性、稳定性、协同性。赠篇:【写材料用典】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例文】古人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娇纵家人、家风败坏,往往是党员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有的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工作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

9、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中国纪检监察报勿使家人有居官之乐)【典故】出自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释义】意思是,若要把国家治理好,必须首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不能管教好自己的家里人,却能去教育别人、教化百姓,这种事是不存在的。【赏析】家风是文化传承和社会道德要求的体现。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一个个家训故事、一句句家风箴言,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美德。在

10、我们党的百年征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修身正、教子正、持家正、立业正,形成了以先进性为引领、以传统家庭美德为底蕴、以革命家庭为载体的红色家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建议全党读触龙说赵太后,感受“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深意,并始终恪守“三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朱德引导子女“接班不要接官”,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红色家风是我们党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新时代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传承红色家风,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始终保持

11、公仆本色,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持把红色家风发扬光大、代代相传。【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家风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严于律己、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写材料用典】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例文】“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物欲没有穷尽,如果不加节制、不懂取舍,就会掉入欲望的陷阱,沦为器物的奴隶,结果使得自己“人为物累,心为形役”。过多的物质追求,只会给自身带来束缚与负担,让人深陷欲望的漩涡,甚至会搭上自己一生的自由与幸福。(中国纪检监察报不役于物)【典故】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敕彭书曰:“两城若下

12、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彭遂壅谷水灌西城,城未没丈余,嚣将行巡、周宗将蜀救兵到,嚣得出还冀。【释义】意思是,人苦于不知道满足,既取得了陇,又希望攻蜀。后概括为成语“得陇望蜀”,形容得寸进尺,贪心永不满足。【赏析】古人讲,“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宋代名臣范仲淹两岁丧父,儿时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从小好学,终于考取进士,做了高官。有次他给皇帝上书说,自己虽然是个小官,一年的俸禄也近三十万,与普通老百姓比起来已经非常多了,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则无异于国家的害虫,无功受禄,寝食难安。他教育子孙“居官临满,

13、直径小心廉洁。稍有污点,则晚年饥寒可忧也”。儿子范纯仁也是一代名相且清廉自守,“自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任职西京留职御史台时,司马光也在洛阳谪居著述,两人“皆好客而家贫,相约为真率会,脱粟一坂,酒数行,洛中以为胜事”。范仲淹认为,如果一个官吏能做到“忍穷”,可免一人一家之祸;如果所有官吏都能“忍穷”,则可以免除政权颠覆之祸。实践证明,对待遇的认识和态度,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利益观,最能体现党员干部的党性。刘亚楼上将曾说:“我最厌恶那种房子越住越宽敞,汽车越坐越讲究,家具越换越漂亮,心思不用在工作上,而是专门在享受待遇上打转的庸俗作风。”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自觉回望初心、叩问初心,认真思考如何

14、做人、为何入党、为谁用权等问题,淡化名利思想,崇尚简单生活,把知足扎根于内心、落实到行动,一辈子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知足知止,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工作向高标准看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写材社用典】人情得足,苦于里纵【例文】“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要特别警惕那些以“感情”为幌子的异常关心,以“朋友”为名义的违规吃喝,以“情谊”为外衣的送钱送物,绝不拿原则做交易,绝不用党性换人情,始终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爽爽交往。(解放军报怎么正确对待人情往来)【典故】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人情

15、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释义】意思是,人的欲望一旦在某方面得到满足,就会变本加厉,肆意骄纵,只顾贪图一时的快乐,而对国家的刑罚无所顾忌。【赏析】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是文化传统,是表达或增进感情的重要方式。礼记曲礼上曰:“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在传统习惯中,人情往来的“介质”,可以是单纯的感情,比如相互间走访;也可以是钱物,比如在节庆或对方办婚丧喜庆等“大事”时,赠予礼品、礼金。在重人情、“重文轻商”传统观念影响下,人们对于赤裸裸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权钱“交易”,在心理上多会难以坦然接受。而“礼尚往来”的钱礼,往往没有直接诉求目的,不是即时的一对一的请托交换,从表面上看,只是为了表达“情义”,因而具有了道德上的“赦免符”。正是在这种“自我道德化表演”中,一些“想伸手”的党员干部找到了“合情合理”的借口和心理安慰,忘掉或躲避开森严的纪律,在“心安理得”中逐渐破纪、违法。对手握公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管住人情往来,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应有之义。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交往之中有原则、人情之中有要求,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坚决防范被人情往来拉下水,保持清清爽爽的人际交往。【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教育类讲话,侧重强调贯彻落实作风建设规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净化社会交往,坚守纪律红线。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