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阅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 .在炎热的夏天,下列预防蚊虫叮咬的做法错误的是(A.搞好周围环境卫生B.穿着美丽的短裙去草丛中玩耍C.喷涂驱蚊液)2 .吃馒头时,我们嚼着嚼着,会感到有一丝丝的甜味,这是因为(A.馒头本身是甜的B.因为爱吃馒头,产生的一种错觉C.唾液中的酶把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3 .观察昆虫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o.A.用手直接抓昆虫B.做好观察记录C.观察结束后,把昆虫放归大自然4 .龟兔赛跑,乌龟最终赢得胜利的原因是()A.跑的远B.用时短C.抄近路5 .下面与风扇的运动形式相同的是()A.荡秋千B.玩
2、风车C.玩滑梯6 .人乘船在河流中顺水驶向下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岸上的树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运动的B.以船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运动的C.以船上的人为参照物,岸上的树是静止的7 .小明生病了,确诊为肺炎,他的()系统出现了问题。A.消化B.循环C.呼吸8.燃烧时产生类似头发烧焦气味的营养物质是()A.蛋白质B.脂肪C.淀粉9.在一个塑料袋里装入水、切碎的馒头和煮熟的蔬菜,反复揉挤塑料袋中的物品,可以模拟()的活动。A.食道B.胃C.小肠10.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两个物体之间产生力必须要接触C.力只能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n.小明在上学
3、路上,发现有人触电倒地并被压在电线下,他应该(A.向大人呼救B.用手赶紧把触电者拉起来C.用铁棍把电线挑开12 .爸爸为小丽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鱼、牛肉、蛋花汤。添加()会使这份食谱营养搭配更合理。A.油菜、香菇B.牛奶C.肉饼13 .我们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相比()含量增多。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14.夏天听到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因为蚊子()A.在叫B.在呼吸C.在快速振动翅膀15 .某社区收到噪声投诉后,社区管理员进行调研,下列属于噪声的是()A.居民楼里装修的声音B.清晨附近小学传来的读书声C.窗外鸟儿动听的叫声16 .看电视时,按下遥控器上的“音量+”或“音
4、量按键,调整的是()A.声音的强弱B.声音的高低C.声音的传播方向17.在做“帆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实验时,观察者的眼睛要()A.仰视B.平视C.俯视18.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星球。A.固体B.液体C.气体19.2024年6月25日,中国()月球探测器成功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携带1935.3克样品返回地球。A.玉兔号B.天问一号C.嫦娥六号20.两次月圆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是()A. 15天B. 30天C. 365天A.由缺到圆B.由圆到缺C.由缺到圆,再到缺)2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是指月相变化,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22 .设计小台灯
5、时,首先要考虑它的()oA.外观漂亮B.功能23 .小明制作的小台灯忽明忽暗,原因可能是()0A.电池没电了B.灯泡坏了24 .下列选项中,()属于技术产品给我们带来的危害。A.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B.空调冬暖夏凉C.让世界各地联系密切25 .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oA.胃B.小肠C.制作成本C.线路接触不良C.大肠阅卷人得分26 .(1)右图是5名运动员100米赛跑的成绩统计图。经过相同的距离,用时越少,说明运动的越;相反,用时越多,说明运动的越(2)分析可知,5名运动员中,跑得最慢:跑得最快,其速度是(3)在本次赛跑活动中,我们除了需要准备米尺外,还需要借助计时。A.电子停表
6、B.沙漏C.卷尺27 .小明和小强用细棉线和纸杯制作了一个“土电话”。(1)当两人距离较近时,他们可以不用“土电话”直接对话,这说明能传播声音。(2)如果有人用手捏紧“土电话”的细棉线,小强(填“能”或不能”)清晰地听到小明的说话声。(3)小明说话发出声音,主要是由于OA.嘴唇在振动B.空气在振动C.声带在振动(4)制作“土电话”时,下列材料中传播声音的效果更好一些。A.棉线B.毛线C.细铁丝28 .检测自来水、纯净水和盐水的导电性。实验材料:电路检测器、1杯自来水、1杯纯净水、1杯盐水。实验方法: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依次放入自来水、纯净水、盐水,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7、1)根据图中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可以判断自来水导电,纯净水导电,盐水导电。(填“可以”或“不可以”)(2)结合实验,不能用湿手直接去摸开关或插座的原因不包括oA.生活中的水(自来水)是导体B.纯净水溶解汗液中的盐分也会导电C.手湿的时候更容易感受到静电的存在(3)本实验中的电路检测器缺少简单电路中的部分。阅卷人得分A.电源B.开关C.用电器三、构建思维导图(将合适的序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中)29 .构建思维导图(将合适的序号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中)A.哺乳B.喙C.胸D.卵生E.胎生F.触角G.台思H.华南虎L中华鲍J.腹2OI2*0MX三,为水中XBSarLIInEJHIHr匕rlt,nIt
8、ee答案解析部分L【答案】B【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解析】【分析】蚊虫多栖息于草丛、湿地等潮湿环境,穿着短裙进入草丛时,皮肤大面积暴露,易被蚊虫叮咬。A选项搞好环境卫生可减少蚊虫滋生地;C选项喷涂驱蚊液能通过气味驱赶蚊虫。B做法因暴露皮肤且靠近蚊虫栖息地,属于错误的防叮咬方式。2 .【答案】C【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解析】【分析】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本身无甜味。咀嚼时,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会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具有甜味,因此会感到丝丝甜意。A错误,馒头不含糖分;B错误,甜味是化学分解的真实感受,而非错觉。该现象体现了唾液对食物的初步消化作用。3 .【答案】A【知识点】昆虫【解析】
9、分析】用手直接抓昆虫可能被叮咬、刺伤,或对昆虫造成伤害,部分昆虫还可能携带病菌。B选项做好记录有助于科学观察;C选项放归自然符合生态保护原则。A做法存在安全风险且不环保,属于不正确的观察方式。4 .【答案】B【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解析】【分析】龟兔赛跑中,乌龟虽速度慢,但持续前进;兔子因骄傲中途睡觉,耗时更长。比赛胜负取决于到达终点的用时长短,乌龟先抵达终点,故用时更短。A错误,两者跑的距离相同;C错误,故事中未提及抄近路。该寓言强调坚持的重要性。5 .【答案】B【知识点】运动形式【解析】【分析】风扇的运动形式是绕中心轴的圆周运动。A选项荡秋千属于往复摆动;C选项玩滑梯是直线滑动;B选
10、项风车的叶片同样绕中心轴做圆周运动,与风扇运动形式一致。圆周运动的特点是物体围绕固定点做轨迹为圆形的运动,B符合这一特征。6 .【答案】A【知识点】参照物【解析】【分析】以岸上的树为参照物,船上的人随船顺水移动,位置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A正确。以船为参照物,船上的人与船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B错误;以船上的人为参照物,岸上的树与船的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C错误。该题考查参照物与相对运动的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取决于所选参照物。7 .【答案】C【知识点】呼吸系统【解析】【分析】肺炎是肺部感染引发的疾病,而肺是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负责气体交换。A选项消化系统主要与食物消化相关,如胃、肠等;B选项
11、循环系统涉及心脏和血管的血液运输。肺炎直接影响呼吸功能,属于呼吸系统疾病,故C正确。8 .【答案】A【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蛋白质燃烧时会产生类似头发烧焦的气味,这是因为其含硫氨基酸分解产生硫化物。B选项脂肪燃烧多为油腻焦味,C选项淀粉燃烧则类似纸张灼烧的气味。头发主要成分是角蛋白,与蛋白质燃烧特征一致,故A正确。该现象可用于初步鉴别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9 .【答案】B【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胃通过蠕动搅拌食物,使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塑料袋装水、馒头和蔬菜并揉挤,模拟的是胃的机械消化过程:揉挤动作类似胃壁肌肉收缩,切碎的食物在混合液中被进一步研磨。A食道仅负责
12、运输食物,无搅拌功能;C小肠以化学消化和吸收为主,蠕动形式与胃不同。该实验通过直观操作展示胃的物理消化作用。10 .【答案】A【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解析】【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速度大小、方向变化),A正确。B错误,如磁铁吸引铁钉无需接触;C错误,力还能使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改变运动方向或形变。例如刹车时摩擦力使车减速,体现力改变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IL【答案】A【知识点】安全用电【解析】【分析】发现触电事故时,未成年人应立即向大人呼救,A正确。B错误,用手拉扯触电者会导致自身触电;C错误,铁棍是导体,挑电线可能引发二次触电。正确做法是先切断电源或用干燥木棍等绝缘体
13、移开电线,而未成年人不具备专业救援能力,需优先寻求成人帮助,避免盲目施救。12 .【答案】A【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解析】【分析】小丽的午餐食谱中,米饭提供糖类,红烧鱼、牛肉、蛋花汤提供蛋白质和脂肪,但缺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油菜和香菇属于蔬菜,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使营养搭配更均衡。B牛奶和C肉饼主要补充蛋白质,无法弥补维生素的不足。合理的饮食需兼顾各类营养素,故A正确。13 .【答案】B【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解析】【分析】人体呼吸时,吸入空气中的氧气会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氮气在呼吸过程中
14、基本不参与反应,含量变化较小。因此,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故B正确。14 .【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蚊子没有发声器官,其发出的“嗡嗡”声是由翅膀快速振动产生的。当蚊子翅膀每秒振动约500-600次时,空气被振动形成声波,人耳便能听到。A选项中“叫”需要声带等发声结构,蚊子不具备;B选项呼吸过程不会产生可闻声音。这种振动发声是昆虫常见的发声方式,故C正确。15 .【答案】A【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居民楼装修声音通常音量大、具有突发性,易干扰居民生活,属于噪声,A正确。B中清晨小学读书声属于正常校园活动
15、C中鸟儿叫声一般被视为自然声音,二者若未超过环境噪声标准,通常不界定为噪声。判断噪声需结合声音的音量、时段及对他人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16 .【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遥控器上的“音量+或“音量J按键调整的是声音的强弱(即响度)。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强。B选项声音的高低(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与音量调节无关;C选项声音的传播方向无法通过遥控器改变。调节音量时,扬声器的振动幅度变化,导致声音的强弱改变,故A正确。17 .【答案】B【知识点】认识地球的形状【解析】【分析】在“帆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实验中,观察者需保持眼睛平视,这样才能准确模拟人类在地面
16、观察船只的真实场景。若仰视或俯视,会因视角倾斜导致实验误差,无法正确对比帆船在球体(模拟地球曲面)与平面上航行时“船身先消失/出现”的差异。平视是保证实验科学性和结论准确性的关键,故B正确。18 .【答案】C【解析】【分析】太阳主要由氢和氢等气体组成,内部持续进行核聚变反应,温度极高,物质以等离子体(气态的一种特殊形式)存在。A选项固体和B选项液体均无法在太阳的极端高温下稳定存在。太阳的大气层(如光球层、色球层)也均为气体形态,因此它是典型的气体星球,故C正确。19 .【答案】C【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
17、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携带1935.3克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故答案选Co20.【答案】B【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月圆即满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节点。月相变化的周期称为“朔望月”,约为29.5天,两次月圆之间的间隔与此接近,约30天。A选项15天不足一个月相周期,C选项365天为地球公转周期,与月相无关。因此,两次月圆的时间间隔更接近30天,故B正确。21 .【答案】B【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农历上半月,月相从新月(朔)开始逐渐由缺到圆,至满月(望)达到最圆;下半月,月相则从满月开始逐渐由圆到缺,直至下一个新月。因此,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由圆到缺”,对应B选项
18、A为上半月规律,C描述的是完整朔望月周期,均不符合下半月的限定,故B正确。22.【答案】B【知识点】设计与生活【解析】【分析】设计小台灯时,功能是首要考虑因素,它决定了台灯的核心用途(如照明亮度、调节方式等)。若功能不达标,外观或成本的优化便失去意义。A外观和C成本属于后续优化环节,需在功能满足的基础上考量。例如,台灯需先确保发光稳定、开关便捷,再考虑造型美观或材料成本,故B正确。23 .【答案】C【知识点】电路故障检测【解析】【分析】小台灯忽明忽暗通常与电路通断不稳定相关。C选项线路接触不良会导致电流时断时续,直接引发灯光闪烁;A选项电池没电会使灯光持续昏暗直至熄灭,而非忽明忽暗;B选项灯
19、泡损坏多表现为彻底不亮或持续闪烁后熄灭,较少出现规律性明暗变化。因此,线路接触不良是最可能的原因,故C正确。24 .【答案】A【解析】【分析】技术产品的危害需体现其负面影响。A选项中,网络游戏作为技术产品,可能导致青少年沉迷,影响身心健康,属于危害;B选项空调冬暖夏凉是技术产品带来的便利,属于正面影响;C选项让世界各地联系密切是技术产品(如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因此,只有A符合“危害”的定义,故A正确。25 .【答案】B【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解析】【分析】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长度约5-6米,内壁有环形皱裳和绒毛,增大吸收面积;且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在此分泌,能彻底分
20、解蛋白质、脂肪等物质。A胃主要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C大肠仅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均非主要场所。故B正确。26 .【答案】(1)快;慢(2)小强;小亮;10米/秒(3)A【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计时工具【解析】【分析】(1)在100米赛跑中,距离相同。根据运动快慢的判断标准,用时少意味着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长,运动速度快;用时多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短,运动速度慢。这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2)相同距离下,运动快慢由用时决定。用时最长的运动员单位时间通过距离最短,故跑得最慢;用时最短的运动员速度最快,所以小亮速度最快,小强速度最慢。小亮速度:10010=10(米/秒)。(3)赛跑计时需
21、精确到秒级单位。电子停表可精准记录分、秒甚至毫秒,适合短距离赛跑计时;沙漏计时精度低,误差大,不适合100米赛跑;卷尺用于测量长度,与计时无关。故A正确。27.【答案】(1)空气(2)不能(3) C(4) C【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是常见的传播介质之一。当两人距离较近时,说话者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可通过周围空气介质传播,使对方听到。“土电话”需借助棉线传声,而直接对话时声音的传播介质即为空气。(2)“土电话”依靠细棉线振动传声。用手捏紧棉线时,棉线的振动会被阻碍,无法有效传递声音的能量。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振动,振动受阻则声音无法顺利传导,因此
22、小强不能清晰听到小明的说话声。这体现了固体传声时振动状态对传声效果的影响。(3)人说话时,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当气流通过喉咙时,声带受到气流冲击而振动,进而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形成声波。嘴唇主要用于调节发声的音色和音调,并非发声的源头;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介质,而非发声的原因。因此,小明说话的声音主要由声带振动产生,选Co(4)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固体慢,不同的固体传播声音效果不同,固体越紧,物体传声效果越好。选项C正确。28.【答案】(1)可以;不可以;可以(2) C(3) B【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开关的工作原理【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导线性能,我们将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
23、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自来水中,有其他物质,会导电,纯净水中,没有其他物质,不容易导电,盐水中,盐溶解在水中,能够导电。(2)不能用湿手摸开关或插座,因生活中的水(如自来水)含杂质是导体,纯净水溶解汗液盐分后含离子也能导电,接触带电部件易触电。而“手湿时更易感受静电”与湿手触电风险无关(静电由摩擦产生,非导电问题),故C不包括。(3)单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实验中的电路检测器用电池(电源)、小灯泡(用电器)和导线构成检测回路,但未设置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检测时通过接触被测物体直接形成通路,因此缺少开关部分,选Bo29.【答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D;B;F;C;J;H;A
24、E;I;G【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繁殖方式:胎生,幼体由母体直接产出,通过乳腺分泌乳汁哺乳。身体特征:体表被毛,具保温作用;心脏分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适应能力强,如华南虎、猴子。昆虫:身体结构: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胸部具三对足(部分有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需蜕皮生长。繁殖方式:卵生,发育过程有完全变态(如蝴蝶)或不完全变态(如蝗虫)。鸟类:适应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前肢特化为翼,胸肌发达;骨骼中空,减轻体重;具喙无齿,卵生。其他特征:体温恒定,用肺呼吸且有气囊辅助双重呼吸,如麻雀、鹰。鱼类:生活环境:终生水生,用鳗呼吸,体表多被鳞片,通过尾部和躯干部摆动及鳍的协调游泳。繁殖方式多数卵生,体温不恒定,如中华鳍、鲫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