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委组织部关于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部署要求,以创建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为牵引,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核心,切实转作风改作风,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纲带目,紧扣重点,破解难点,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主要工作情况(一)织密基层组织体系,筑牢基层治理堡垒。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丰富拓展组织生活的载体和内容,增强党性教育针对性、实效
2、性,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贯穿到基层治理各领域、各环节。二是健全组织体系。在一切符合条件的区域、单位成立党组织,完善楼栋、小区、市场等网格化管理单元,强化街道社区和单位党建融合共建,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全市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95.40%、83.79%、70.34%,持续推进有形有效覆盖。三是建强战斗堡垒。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综合考虑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治理水平等因素,评选农村四强”党支部226个、占比11.02%,确定“后进”党支部211个、占比9.85%,建立好中弱村党组织书记联席会议机制,各村按照地域相近、产业互补、规模
3、适当的原则进行结对,实现以强带弱。(二)锻造硬核干部队伍,培育基层治理力量。一是建强“头雁”队伍。着眼于2026年村“两委”换届,储备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6850名,实施在外人才回乡创业“梧桐计划”,打好“选优育强、严管厚爱”组合拳。强化社区工作者特别是社区“头雁”队伍建设,年底实现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18人目标。出台管理办法,加强村(社区)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日常管理监督。实施基层党员干部示范培训计划,提升基层治理工作规范化水平。二是带强先锋队伍。以“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年”为主题,常态化推进“社区吹哨、党员报到”等工作,推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小
4、区报到服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基层党员在加强基层治理中当先锋、作表率,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三是育强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队伍。坚持“一月一主题”实践活动,为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搭平台、建舞台。通过直接任用一批、过渡使用一批、“双轨制”运行一批,稳妥有序推动到村(社区)工作的大学生担任报账员,促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信息化。(三)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保障基层治理效能。一是健全完善纵向贯通机制。持续健全完善“乡镇、村、村民小组、党员联系户”农村组织体系和“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党员中心户”城市组织体系,规范调整网格设置,确保党的领导一贯到底、执行有力。二是健全完善横向联动机
5、制。落实落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市级7支执法队下沉市辖区,用好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智慧平台,聚合各类管理力量共治共管,确保哨子“吹得响、吹得实”;健全党建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协调运行机制,积极构建“党建+物业”社区治理新模式,融合驻区单位共商共建。三是健全完善共治共建机制。搭建小院议事厅、网格议事厅、小板凳夜谈会等基层议事平台,建立民意征集、定期协商、联动办理、监督反馈等制度,推动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自己管。畅通群团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渠道,组织青年志愿者、妇女群体等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四)强化基层基础保障,激发基层治理动力。坚持减负、赋能同向发力,让基层干
6、部卸下包袱,更好为民谋福利、办实事。一是全面知责明责。全面推动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严格乡镇(街道)职责和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完善村级证明事项清理规范和告知承诺制,让基层干部进一步知责明责,履责尽责。二是推动政策落地。持续推动编制资源、公务员招录计划、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等向乡镇(街道)倾斜,严管严控从县乡借调工作人员,注重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向基层汇聚。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全市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县域内平均达到17.58万元,“一区两市”社区运转经费县域内平均不低于15万元,其他县不低于12万元。村“两
7、委”主干“一肩挑”年平均薪酬达5.35万元,村“两委”其他干部达到L72万元,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实施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削弱培强、提质倍增”行动,探索“党支部+”“飞地经营”等模式,每个乡镇培育10个带动力强的合作社,因村施策区分不同产业类型,推动连片共富。截至2024年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35亿元,村均达到48.3万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更大实效。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夯实组织基础,构建全域覆盖的党建网络。以“街道党工委一社区党委一网格党支部一楼栋党小组”四级架构为抓手,推进红色物业全覆盖,在业委会、物管企业中建立功能型党组织。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社区书记队伍,每年
8、开展不少于200学时的专题培训。建立双报到双服务常态化机制,推动85%以上的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认领服务岗位,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确保每个社区至少建成3个以上党群服务驿站。(二)创新智慧治理,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平台。开发党建+治理数字化平台,整合综治、城管、民政等12个部门数据资源,实现群众诉求“一网通办”。推广“红色议事厅”小程序,建立群众点单一支部派单一党员接单一群众评单闭环机制,确保90%以上的民生诉求48小时内响应。重点培育50个智慧社区示范点,配备Al网格员、智能安防等设施,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数字化服务团队,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三)深化共建机制,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活力。推行党建
9、联盟模式,每季度召开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推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资源清单与社区需求精准对接。设立红色基金,采取财政拨款+社会众筹方式,年均投入3000万元支持微改造项目。培育100个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的自治金管理制度,重点发展矛盾调解、为老服务等志愿团队,形成大事共议、实事共办、难事共解的治理新格局。赠篇:【写材叶用典】闻人誉三,加意奋勉【例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做到“闻人誉言,加意奋勉”,更重要的是不守着过去的成绩,不满足于现状,自觉把夸赞、喝彩中饱含的认可和肯定,化作锐意进取、积极作为的动力,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解放军报闻人誉言,加意
10、奋勉)【典故】出自清代王永彬围炉夜话,见人善行,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此长者待人之道也。闻人誉言,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释义】意思是,听到他人对自己有赞美的言语,就更加勤奋勉励;听到他人毁谤自己的话,要更加留意自己的言行,这是有道德的人修养自己的功夫。【赏析】宠辱不惊,就是从容处变,对得失泰然自若。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处世智慧。人生在世,难免有褒有贬,有毁有誉,有荣有辱,本不足为奇。如果凡事斤斤计较,势必陷入进退失据的境地,于个人成长而言毫无益处。若能做到坦然面对得失,不让心境受外界因素干扰,便不难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据新唐书卢承庆传记载
11、初唐时期,卢承庆担任吏部考功员外郎,负责考核官员政绩。有一次,一个监督漕运的官员因为遭遇大风,运粮船沉没而丢了粮食,被卢承庆判以“失所载,考中下”,此人听后丝毫没有愠色。于是卢承庆又改为“非力所及,考中中”,此人也没有表现出特别高兴。卢承庆为此十分赞赏此人,便定其判为“宠辱不惊,考中上”。这便是成语“宠辱不惊”的由来。人生旅途中,谁都会遭遇高潮低潮、得意失意,如果遇上艰难困苦便灰心丧气、一蹶不振,那便很难东山再起;而当一个人正处于人生和事业顶峰时,倘若狂傲自大、忘乎所以,那就离每况愈下、穷途末路不远矣。人生就应做到不为一时成功而骄傲,也不因一时失败而消沉,以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争其必然、顺其
12、自然的态度,从容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用法】主要用于谈心谈话类、党课报告类讲话,侧重强调修身养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保持淡泊心态,正确看待得失、进步。党建工作总结排比句50例1 .理论武装上“铸魂”,思想引领上“聚力”,党性锤炼上“固本”。2 .学习教育抓“深度”,组织生活抓“精度”,成果转化抓“效度”。3 .政治建设强“根”,组织建设固“基”,作风建设正“本”。4 .责任链条“紧起来”,工作标准“严起来”,考核评价“实起来”。5 .红色基因“传下去”,先锋作用“亮出来”,服务品牌“树起来”。6 .支部建设“提质效”,党员管理“强规范”,活动开展“创特色”。7 .学深悟透“下真功
13、细照笃行“见真章”,知行合一“求真效”。8.政治引领“把方向”,党建融合“促发展”,服务群众“聚人心”。9 .责任落实“不松劲”,问题整改“不打折”,品牌打造“不停步”。10 .思想淬炼“铸忠诚”,政治历练“强担当”,实践锻炼“提本领”。11 .理论学习“入脑入心”,组织生活“走深走实”,作用发挥“见行见效”。12 .组织体系“织密织牢”,队伍建设“提质提能”,制度执行“落细落实”。13 .党建责任“扛在肩”,党建任务“抓在手”,党建成效“见在行”。14 .红色教育“强党性”,典型引领“树标杆”,志愿服务“暖民心”。15 .学习形式“活起来”,教育内容“实起来”,成果转化“用起来”。16
14、政治功能“强起来”,组织功能“优起来”,服务功能“亮起来。17 .支部堡垒“筑得更牢”,党员先锋“站得更前”,党建品牌“擦得更亮”。18 .理论学习“常充电”,党性修养“常淬炼”,能力素质“常提升”。19 .责任传导“零衰减”,压力传递“零梗阻”,任务落实“零拖延”。20 .党建引领“破难题”,党建融合“促发展”,党建聚力“惠民生”。21 .思想共识“再凝聚”,工作合力“再增强”,发展动能“再激发”。22 .组织生活“严规范”,党员管理“重日常”,作用发挥“看实效”。23 .政治体检“找问题”,思想洗礼“挖根源”,整改落实“见行动”。24 .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故事“讲起来”,红色精神“
15、传下去”。25 .党建责任“清单化”,工作推进“项目化”,考核评价“数字化”。26 .学习教育“全覆盖”,组织生活“全规范”,作用发挥“全链条”。27 .政治站位“再提高”,工作标准“再提升”,责任落实“再加压”。28 .支部建设“创示范”,党员队伍“争先锋”,党建品牌“树标杆”。29 .理论学习“有厚度”,党性锤炼有硬度”,服务群众“有温度”。30 .党建引领“强引擎,党建融合“添动力”,党建赋能“增活力”。31 .责任体系“再完善”,工作机制“再优化”,推进措施“再强化”。32 .组织生活“提质效”,党员管理“强约束”,作用发挥“显担当“。33 .红色教育“润心田”,典型引领“立标杆”,志
16、愿服务“践初心”。34 .学习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精准化”,成果转化“实效化”。35 .政治功能“再强化”,组织功能“再提升”,服务功能“再拓展”。36 .支部堡垒“更坚固”,党员先锋“更突出”,党建品牌“更鲜明”。37 .理论武装“常态化,党性修养“长效化”,能力提升“系统化”。38 .责任传导“无死角”,压力落实“无盲区”,任务推进“无空档”。39 .党建引领“破瓶颈”,党建融合“促转型”,党建聚力“惠民生”。40 .思想共识“再深化”,工作合力“再凝聚”,发展动能“再释放”。41 .组织生活“严起来”,党员管理“紧起来”,作用发挥“实起来”。42 .政治体检“查问题”,思想剖析“挖根源”,整改落实“见真章”。43 .红色资源“用起来”,红色文化“传开来”,红色基因“续起来”。44 .党建责任“明清单”,工作推进“抓节点”,考核评价“重实绩”。45 .学习教育“广覆盖”,组织生活“严标准”,作用发挥“全链条”。46 .政治站位“再拔高”,工作标准“再提标”,责任落实“再加压”。47 .支部建设“创精品”,党员队伍“争先进”,党建品牌“树典范”。48 .理论学习“有深度”,党性锤炼“有力度”,服务群众“有温度”。49 .党建引领“强动力”,党建融合“添活力”,党建赋能“增效力”。50 .责任体系“更健全”,工作机制“更完善”,推进措施“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