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科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多套】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考试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明显不正确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B、人的正常体温约39C、课桌的高度约80CmD、人的步行速度约l.lm/s2、你在上体育课时,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想错误的是()A、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B、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C、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D、仰卧起坐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3、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杠杆B、斜面C、一个定滑轮D、一个动滑轮4
2、如图所示,相同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5、如图所示,一把太阳伞固定在地面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AA/X-解释,正确的是()二一A、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B、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D、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6、如图所示的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筷子D、裁纸刀7、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
3、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C、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8、如图所示,若不计滑轮重量及摩擦,在几种提升重物的方法中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是()9、如图所示,小伟在玩蹦蹦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小伟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10、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300N的货物,人所用的拉力为200N,当物体上升Im高
4、度时(不计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所做的总功为200JB、提升货物所做的有用功为300JC、额外功为50J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11、两个完全相同的甲、乙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向其中分别投放体积相等的小球(如图所示),稳定后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容器中的小球所受的浮力较小klIb、的小球所受的浮力较小I三二三FO三C、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FId、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乙容器中甲容器底乙容器底12、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杆的高度相同,甲、乙两同学爬到杆顶时,甲用4秒,乙用9秒,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6,则()A、甲、乙两人爬到
5、杆顶做功之比是6:5B、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5:6C、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8:15D、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27:10二、填空题13、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管是利用了的作用,把装有水深为IoCm的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a(g取IONkg),现要使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可采取的方法是.14、杠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有时人们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为了;有时却要使用费力杠杆,那又是为了,下列工具中天平;扳手;镶子;羊角锤;裁衣剪刀;瓶盖起子等都是简单机械,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只有一个等臂杠杆,它是.(填序号)15
6、现有一瓶某品牌的饮用纯净水,用手握住水瓶在空中静止不动,此时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手对瓶的力是一对平衡力;若在松开手的瞬间,水瓶所受的所有力都突然消失,水瓶将;若将水瓶抛向上空,水瓶能够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它有.16、如图所示,将同一滑轮分别绕制成定滑轮和动滑轮,(不计绳重及摩擦,G动G)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所需的拉力FlF2,所做的有用功WlW2,它们做功的功率PiP2它们的机械效率2(均选填或=)17、如右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
7、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其原因是.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的测量仪器.三、作图与简答题18、如图所示,重5N的小球沿轨道自由滚下.请在图中画出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19、如图所示杠杆,请画出力F的力臂L.20、小树同学搭辰辰的自行车回家,在一段下坡路上,虽然辰辰停止蹬脚蹬,自行车却运动的越来越快;当小树突然从自行车上跳下来,结果摔了一跤.请解释上面的两个现象?四、实验与探究题21、小刚和小强想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J小刚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小强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为了验证
8、他们的猜想.他们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块.木块木?多林块木决=;=;【考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功率大小的比较【解析】【解答解:(I)由左图可知:由定滑轮的使用特点可知:F1=G;由右图可知:F2=河,.又因为G动F2.(2)因为两物体重力相同,提升相同的高度,所以W有=W2有,(3)由于右图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又因为tl=t2,由瓯有组由11=Fkj可知,所以使用动滑轮做的总功多,即W总W总2,P=I可知,P1P2.(4)因为Wl有=W2有,Wfi2.故答案为:;=;.【分析】(I)定滑轮的特点:
9、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但能省力;(2)根据W=Gh判断有用功的大小;(3)求出拉力做的总功,由P=半比较功率;(4)运用滑轮来提起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就是克服物体自身重力所做的功;拉力做的功是总功,由公式r1=毋二比较滑轮的机械效率.w总17、【答案】变大;山顶的气压低于山脚下的气压;温度【考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解析】【解答】解:(1)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增大;(2)如果在瓶内装满水时,整个瓶子相当于温
10、度计的玻璃泡,其工作原理也和液体温度计类似,因此可作为测量温度的仪器.故答案为:变大;山顶的气压低于山脚下的气压;温度;【分析】(1)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生变化的是海拔高度,而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可从瓶内外的气压差来分析第一空和第二空的答案;(2)如果将瓶内装满水,当瓶周围温度变化时,瓶内水的体积也会由于热胀冷缩而相应的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发生变化,其工作原理和液体温度计相同,因此可作为温度计使用.三、作图与简答题18、【答案】解:如图所示:【考点】重力示意图【解析】【解答】解:重力的作用点在球的中心,从球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
11、重力的方向,G=5N,如图所示:G=5N【分析】重力的示意图就是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重力的三要素,线段的起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19、【答案】解:如图所示:【考点】力臂的画法【解析】【解答】解:用虚线延长力F的作用线,做O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标出力臂L,如图所示:【分析】画力臂的方法:首先确定支点、动力、阻力.然后用虚线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再做出支点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最后标出动力臂和阻力臂.20、【答案】答:自行车在下坡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自行车的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原来小树同学随自行车一起向前运动,当他突然从自行车上跳下时,脚因为摩擦而停止运动,而他的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会保
12、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他会摔了一跤.【考点】惯性现象【解析】【解答】答:自行车在下坡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自行车的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原来小树同学随自行车一起向前运动,当他突然从自行车上跳下时,脚因为摩擦而停止运动,而他的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他会摔了一跤.【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故利用上述知识判断能量的转化即可.(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解释惯性问题时,要注意分析物体的前后运动状态的变化.四、
13、实验与探究题21、【答案】(1)匀速(2)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3)将塑料块叠放在木块的下面(4)右;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解析】【解答】解:(1)要准确地测出物体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2)分析图甲、图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且压力越大,测力计示数越大,可知摩擦力越大;(3)小强想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则需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丙图可知,可将塑料块叠放在木块的下面,重新实验;(4)水平
14、向右拉动长木板时,木块相对于木板向左运动,所以长方体木块受的到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右;木块与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拉动木板运动,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一方面,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另一方面,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故答案为:(1)匀速;(2)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3)将塑料块叠放在木块的下面;(4)右;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分析】(1)实验中拉动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平衡力,拉力等于摩擦力;(2)比较甲、乙,分析控制的量和改变的量,根据现象得出结论;(3)保持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改变叠放顺序;(4)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
15、动方向相反;木块与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便于弹簧测力计读数.22、【答案】同一高度;同一小车;不同高度【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解答解:(I)A实验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相同,小车质量不同,小车推动木块运动距离不同,所以本实验研究小车动能和质量的关系;(2)要探究B实验,小车的质量不变,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滑下,从而可以得到不同的初速度,可以探究动能与物体的速度的关系.故答案为:同一高度;同一小车;不同高度.【分析】(1)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需控制速度不变,改变质量;质量的变化是通过不同小车从
16、斜面同一个度下滑的高度来实现的;(2)要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需控制质量不变,改变速度;速度的变化是通过小车从斜面上下滑的高度来实现的.23、【答案】(1)浮力;浮力(2)排开液体的体积(3)密度(4)D;E【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解析】【解答】解:(I)AB两图中,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了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A、B两图中测力计示数之差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2)比较B、C两图,浸入液体的体积不同,液体密度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能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3)比较C、D两图,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相同,说明所受浮力
17、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4)比较D、E两图,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密度相同,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能够说明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故答案为:(1)浮力;浮力;(2)排开液体的体积;(3)密度;(4)D;E.【分析】(1)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若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就说明物体受到了竖直向上的浮力.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减少值即为浮力的大小;(2)(3)(4)本题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因为影响因素不止一个,所以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保证物体排开
18、液体体积一定,要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要保证液体的密度一定,要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时要保证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均一定.24、【答案】(1)左;测量力臂(2)6;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3)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结论有影响【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解答】解:(1)实验前,调节杠杆平衡时,杠杆右端下沉,说明杠杆右端偏重,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且可以排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杠杆平衡后,若在A点挂4个钩码,则左边的重力为4G,又因为力臂C)
19、A=3L,左边力臂0B=2L,所以,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山=F22)可得:4G3L=F2L.解得F=6G,即应在B点应挂6个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平衡;仅根据一次实验测出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片面性和偶然性,并不可靠;为得出普遍结论,应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然后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结论.(3)图乙中,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平衡产生了影响,导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值偏大.故答案为:(1)左;测量力臂;(2)6;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3)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结论有影响.【分析】(1)杠杆倾斜时,杠杆的重心偏向杠杆下沉的一端,左、右两
20、端的螺母(或一端的螺母)要向杠杆上翘的一端调节;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自身的重力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作用力与杠杆垂直,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力臂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2)由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可计算出所挂钩码的大小;为得出普遍结论,应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根据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3)图乙中,支点位于动力和阻力的右侧,弹簧测力计不但提了钩码,而且还提了杠杆,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25、【答案】(1)匀速(2)75(3)被提升的钩码重力;低【考点】滑轮
21、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解析】【解答】解:(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便于读数;(2)通过图片可知,作用在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2,第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n=WQ舞=今=舒100%=75%;(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物重一定时,动滑轮越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越小.故答案为:(1)匀速;(2)75;(3)被提升的钩码重力;低.【分析】(I)实验过程中要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便于读数;(2)根据n=-磊计算第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3)根据滑轮组的影响因素:动滑轮重、物重以及机械效率得出结论.五、计算题26、【答案】(1)解:绳子
22、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h=33m=9m,W总=Fs=:100NX9m=900J,由V=一可得,tS6mCCt=20s,V0.3wsTI-MfjJ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L=f=45Wt煞能(2)解:由n=了/可得,W有=rW总=80%x900J=720J【考点】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解析】【分析】(1)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有3段,已知物体上升的速度,可以得到绳子拉下的速度;根据W总=FS计算拉力F做的总功,再利用功率的计算公式得到拉力的功率;(2)根据机械效率的变形公式计算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27、【答案】(1)解:水对壶底的压强P水=P水gh=1.0xl03kgm
23、3l0Nkg0.12m=1.2l03pa(2)解:壶身和底座的总重力G=mg=O.5kglONkg=5N,水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G+G*=5N+15N=20N,则水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F203P=l103PaSl10*w*【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解析】【分析】(1)已知装满水后水的深度,根据公式P=Pgh可求水对壶底的压强;(2)已知壶身和底座的总质量,根据公式G=mg可求壶身和底座的总重力;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与壶身和底座的总重力之和,根据公式P=g可求装满水后桌面受到的压强.教科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共三道大题,30个小题;考试时间90分
24、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总分合计人总分核查人得分复查人一、选择题(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到空格中.1-17小题只有一个适合的选项,每小题2分;18-20小题是多选题,每小题3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43分.g取:LONkg)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教室容积为IOm3B.一枚粉笔的质量约为IOgC.室内气温达到60。CD.座凳的重力约为1000N1.小明同学对教室及里面的物体进行了估测,下列说法接近实际的是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2 .在下列光路图描述的现象中,3 .下列声现象中,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
25、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真空罩中的闹钟D.超声波清洗机4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A.温度B.熔点C.凝固点D.沸点5 .下图是童谣“数鸭子”的乐谱及歌词,同学们唱到“真呀真多呀”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响度逐渐变大B.声带振动的频率逐渐变大2I一=ILlLlC.声音的音色越来越美D.声带振动的幅度逐渐变小咕嘎咕嘎真呀真多呀6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焦点沿主光轴向2倍焦距外移动的过程中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B.像逐渐变大,
26、像距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7 .如图所示,小明在玩蹦蹦杆。蹦蹦杆中的弹簧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是A.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B.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减小C.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减小D.重力势能增大,弹性势能增大8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川与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表示这一关系的是9 .两本书的书页交叉叠放在一起后很难拉开,是因为书页间产生了较大的B.弹力A.重力C.压力D.摩擦力10 .下图中Fl与F2成平衡力的是IL下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汽车安装了很多车轮B.铁轨铺在枕木上C.吸管剪成斜口D.图钉帽做得较大12.如图所示,两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盐水(P水p),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PaPbPcC.PaPbPcD.Pa=Pb=Pc13.如右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气压计,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当外界大气压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B.细管内液柱高度下降D.瓶子本身的质量减小的是A.细管内液柱高度上升C.瓶子内液体质量增大14 .航模小组制作了一款新型带侧翼的浮沉艇.浮沉艇漂浮在水面上,螺旋桨快速转动时,浮沉艇前进的同时能自行下潜.浮沉艇侧翼的形状(阴影部分)应为图中的15 .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