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区全域整体智治及智慧化场景项目建设需求说明1.建设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202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就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作出部署。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引领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2 .建设目标围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实战实效”为目标,充分利用人、房、企、事、物等城市基础数据,强化数据赋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加强分析预警,利用数据寻找问题规律,实现
2、城市风险全面感知、重点对象精准定位、治理决策科学支撑、履职效能精准分析,推进线上研判成果转化为线下治理措施,构建数字治理业务闭环管控体系,做到溯源治理,推动XX社会治理迈入“整体智治”时代,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最智慧社会治理体系。3 .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全域事件标准库,二是全域智治能力引擎,三是全域智治平台。3.1. 建立全域事件标准库一是事件标准分类库。在充分融合多个系统事项分类基础上,构建全区全量事项分类标准,形成一级类目、二级类目、三级类目、四级类目的XX区事件分类标准,让事件统一归类,从而精准研判矛盾纠纷、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街面秩序等各类事件的真实发生情况,为各
3、部门、镇街精准治理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全域事件标准库。通过事件统一分类及系统映射、地址标准化、语义解析及数据融合等手段进行数据治理,形成全域事件标准库。标准化治理过的数据确保真实性、完整性,能够适应不同模型构建,真正赋能基层治理。3.2. 建设全域智治能力引擎作为全域智治的核心能力支撑,可以有效提升事件智能派发效率和城市隐性问题发现效率。能力引擎包括两大内容:3.2.1.智能派单引擎提供事件智能分派、处置部门推荐、重复事件推荐、事件脉络揭示等能力,并集成至四平台进行流程融合,提升事件处置效率。3.2.2.事件智能研判分析引擎实现智能研判分析场景可自定义配置,支持根据业务需求自定义添加业务场景,每
4、个业务场景可独立配置,可根据场景进行风险的预警和推送。3.3.建设全域智治平台3.3.1.城市体检分析中心利用事件智能引擎的模型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碰撞等多种手段,对全区事件进行数据碰撞分析,总结出重点公司、重点小区、重点人、重点楼栋、重点物业,并建设高位运行预警、重点对象识别、重点场景专题分析、基础管理等4大模块,全感知城面市态势,提高重点场所隐患的源头预警、多跨协同、闭环管控等智治水平。3.3.2.治理决策支持中心围绕数据驱动基层治理管理精细化的要求,结合城市体检分析中心结果,建设多维关联分析、监测模块、专项任务模块、城市体检报告4大模块,实现基层治理全要素的空间化、可视化,并形成城市体检
5、报告和专项任务下发至相关部门,建立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数字治理闭环。3 .3.3.治理效能分析中心以事项履职效能评估为核心,通过对事件处置环节、事项效能、多维度进行更深入的全方位关联分析,找出履职堵点,用“数据说话”压实责任主体,用数字化手段实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4 .需求清单序号功能功能说明1事件标准分类库XX区全量事项进行事项融合、事项类型梳理、事项类型编码2全域事件标准库事件源接入、事件治理实施、事件空间标准化处理实施工作、数据接口开发3事件智能研判预警引擎全域风险发现引擎、场景化精准研判预警、实时风险预警研判、事项自运营管理、算法训练调优及运营服务4AI智能派单推荐引擎事项推荐、部
6、门推荐、相似事件推荐、事件要素抽取模型构建、场景识别模型构建、事件事项匹配模型构建、相似事件识别模型构建、治理场景运营管理5城市体检分析中心高位运行预警、重点对象识别(重点小区、重点人员、重点关注企业、重点道路、重点楼栋、重点对象落图)、重点场景专题分析、基础管理模块6治理决策支持中心多维关联分析、全域监测模块、预警任务模块、城市体检报告7治理效能分析中心事项效能分析评估、镇街效能评估分析、综合查询分析5 .性能需求本项目中,性能需求主要指作业响应时间方面的要求,作业响应时间指完成目标系统中的交互或批量处理所需的响应时间。根据业务处理类型的不同,把作业划分为以下几类:交互类业务、查询类业务、灾
7、备类,分别给出响应时间要求的参考值,包括峰值响应时间、平均响应时间。(1)交互类业务交互类业务是指平时工作中在系统中进行的业务处理,如录入,修改或删除一条记录、发布一条信息等操作。要求平均响应时间不超过1秒,峰值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2)查询类业务查询业务由于受到查询的复杂程度、查询的数据量大小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此给出一个参考范围:简单查询平均响应时间在3秒以内,复杂查询平均响应时间在5秒以内。(3)其它性能需求1)连接时间(指与系统WEB服务器连接所需要的时间)在100mS以内。2)处理时间(指从发送HTTP请求给WEB服务器,到WEB服务器发送过来第一个字节的间隔时间,
8、即系统处理访问请求的时间差)在IoOmS以内。3)下载时间(指从WEB服务器接收到第一个响应字节到业务页面全部下载完毕所需要的时间)在Is以内。4)二级页面及正文页的响应速度在20OmS以内。5.1. 稳定性指标(1)系统全年有效工作时间:299.9%(2)系统故障恢复时间不超过30分钟。(3)不出现以下情况:无故退出系统;发生系统不可控制的故障提示;因系统故障导致操作系统或机器无法正常操作。5.2,并发支持指标XX区全域整体智治及智慧化场景系统并发数支持指标:2200个;5.3.响应指标(1)服务接口:平均响应时间WIS(200名并发用户);(2)简单事务处理(包含各类信息录入、修改、查询业务、主要页面平均响应时间等)W3s(支持200名并发用户);(3)信息录入、修改型简单事务:平均响应时间W2s(支持200名并发用户);(4)复杂事务处理WlOs(支持200名并发用户);(5)各类固定统计报表形成时间:15so5.4.数据量指标预计存储量:250GB/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