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先导产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实现现代化新阶段的背景下,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的重要抓手。为推动新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中国工程院启动了“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咨询项目,确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绿色低
2、碳产业、数字创意产业6个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本报告主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融资及A股战新上市企业进行多维度数据统计,数据来源为CVSource及公开市场。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概况(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数量及规模变化2024年1月,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市场共计发生304笔交易,交易总额达270.01亿元,交易规模同比增加648.57%,环比减少10.28双本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交易规模远低于上月。202注1月-2024年1月中国战崎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市场慨况s2392024年1月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市场融资规模TOPlO企业名称业务描述I地区融资金(亿元)主要投资方中
3、视云边缘计算技术研发商安徽A20.翼龙资产、溪金实业箕星药业创新药物研发生产商上海D11.58拜耳、RTW投资等中宁硅业高纯硅烷及多晶硅生产商浙江故略融资8.梧桐树资本、中国信达等醉氯科技醉氢新能源汽车研发商浙江A7.18未披露昂网医药抗体肿痛创新药研发商上海A7.16奥博资本、博远资本等花生好车汽车新零售服务商天津C6.50未披露东方空间商业运载火箭制造商山东B6.00申银万国投资、洪泰基金等良伴科技AR眼镜研发商浙江C+5.合肥鑫城等邑文电子半导体前道设备研发商江苏D5.中金资本、洪泰基金等江苏威凯尔罂向创新药研发商江苏C4.50国寿股权、德屹资本等(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区投资活跃度202
4、4年1月,战略新兴领域投资较为活跃的地区为江苏、广东和上海等地,其中江苏地区交易量为61起,为最活跃地区,共计有5个省(市)交易量在30起以上。安徽、四川和湖南等八省相对其他地区(上述5地除外)表现活跃,本期发生多起交易,八省交易规模总额为70.35亿元。2024年1月新兴产业投资地区分布投资规模统计为已公开披露的数据,对于未公开披露的投资规模,本处不做估计处理。二、A股上市战新企业多维度数据统计(一)战新上市企业数量及融资规模1. 2024年1月A股战新企业IPO数量及占比情况2024年1月,共计14家企业在京沪深三地上市,其中京A上市4家,沪A(除科创板,下同)上市5家,科创板上市1家,深
5、A(除创业板,下同)上市2家,创业板上市2家,五个市场对应新增战新上市企业分别为4家、4家、1家、1家、2家。2024年1月A股战新企业上市数量及占比情况市场分类战新企业增量上市企业增事战新企业占比北交所创业板科创板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总计2024年1月,A股整体IPO大幅度减少,本月IPO数量由上月21家减少至本月14家,环比下降33.33%,同比增加40.00%;本月共计12家战新企业A股上市,同比增加50.00%,环比下降7.69%。2023隼12月及2024隼1月A般各桎埃斯41上市城新企分布2023隼1月-2024年1月Alfi新增上书企业及故新企业IPO数截至2024年1月底,A股
6、共计2733家战新企业,占整体市场的51.49%,该数值在前两月分别为51.36%、51.40%o战新企业结构占比不断升高,可见国内资本市场愈发拥抱科技创新等新兴产业属性企业,政策的引导作用日益凸显。21124-1我国的注册制从打造支持科技创新的特色板块开局,在定位上,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主要服务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板改革后,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定位于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7、深度融合。两个板块改革落地以来,上市资源充足,流动性明显超过其他板块,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幅提升。2. 2024年1月A股战新企业IPO规模及占比情况2024年1月,12家战新上市企业共计募资97.50亿元,占该市场整体募资水平的83%,其中,上交所主板以54.62亿元的募资总额远领先其他交易板块,在募资总额前五名的战新企业中,其中4家为上交所主板企业。本月,上交所主板企业募资规模呈现大幅度增加。2024年1月A股战新企业IPo规模及占比情况市酬分类嫉新企业IPo短模亿元)上市企亚IPO总短模(亿元)战新企政IPO鼻黄艘模占比2024年1月,A股整体IPO市场增长速度远低于上
8、月,战新企业募集规模较上月呈现小幅度增加,因本月IPO市场有大额募资规模的企业上市,导致本月战新企业IPO募资规模环比增加27.13%,同比增加47.35%o2023年12月及2024年1月AK各板块新增上市故新企殳IpO规模变化(亿元)2023*1月-2024年1月A股新增上市故新企业IPo蝮模(匕元)3.2024年1月A股战新企业IPO单笔规模及同市场比较2024年1月,战新企业IPO单笔募资规模为8.12亿元,较A股整体市场单笔募资减少3个百分点,其中在北交所、创业板、科创板、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中,战新企业IPO单笔募资分别为1.86亿元、3.96亿元、22.26亿元、13.65亿元
9、5.26亿元。本月,仅上交所主板战新企业的单笔募资规模明显高于上月,剩余板块皆低于上月。2024年1月A股战新企业IPO单笔规模及同市场比较市场分类战新企业IPO单笔募奏规模(亿元)上市企业IPo单第彝费规模(亿元)战新企业单笔募资规校较整体募资规模北交所创业板科创板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A股整体4.2024年1月A股战新企业募资T0P52024年1月,A股战新企业募资T0P5中,位于榜首的是一家上交所主板企业,本月上榜规模底线为8.63亿元,较上月的6.29亿元增加37.21%,最高募资24.30亿元,高于上月最高募资规模约5.68亿元。本月,A股上市战新企业中,广州环投永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融资规模最高,2024年1月18日,广州环投永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兴股份”,股票代码为:“601033”)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此次发行1.5亿股,发行价为16.2元,募资总额为24.3亿元。开盘价为22.29元,较发行价上涨37.6%;收盘价为22.21元,较发行价上涨37期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值约199.89亿元。永兴股份专注于清洁能源生产,聚焦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资产规模超过200亿元,下属控股子公司11家。2020年一2022年,永兴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8.43亿元、25.36亿元、32.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6亿元、6.77亿元、7.15
11、亿元,营收和净利润皆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为42.58%.44.51%和40.80%,其中项目运营的毛利率分别为为42.58%、50.78%和45.25乐呈逐年上升趋势,盈利水平总体增强。2024年1月3日,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艾罗能源”,证券代码“688717”)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截至2024年1月3日,浙江辖区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为583家,杭州上市公司数量为229家。艾罗能源本次公开发行新股4000万股,发行价格55.66元/股,新股募集资金22.26亿元。艾罗能源成立于2012年,是光伏储能系统及产品供应商,提供光储逆变器、储能电池以及并网
12、逆变器等产品。近年来,该公司在户储领域的显著成绩令人瞩目,去年实现了11亿的收益,净利润增长T17倍,三年内利润增长了34倍。成立12年,艾罗能源没有公开过任何融资。但根据招股书得知,身后股东站着国家电投、金石投资、三峡资本、中科电投资、港银创投、浙创投等数十位资方。2024年1月A股战新企业募资T0P5企业务排述0Kftn慕隽总(亿元)发行僧RlAEittfttft永兴收份垃圾焚烧发电商广东60103324.3016.202221光伏储能系统及产品提供商浙江68871722.2655.6687.93情就技术粉粒体物料处理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上海60332512.0872.46S4.93电子控制
13、H件研发商江苏6033759.6138.1858.95曾德流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北京6030828.63212846.40(二)战新上市企业地区分布从IPO数量来看,2024年1月,浙江战新企业上市数量最多,为3家,北京2家,广东2家,上海、江苏、安徽、河南和湖北各有1家。2024年1月AeLt市战新企业效及募资规模地区统计(亿元I上市企量(三从板块分布来看,本月浙江为战新企业上市最多的地区,北交所、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各1家;北京为北交所和上交所主板上市各1家;广东为创业板和上交所主板上市各1家。2024年1月浙江和北京等三地A股厮增收新上市企业的板块分布本月,浙江战新企业表现较为突出。2023
14、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98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增速比GDP高4.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4%、7.0%和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6.2%、67.1%和33.3%,均高于上年。平板电脑(74.5%)、工业机器人(70.6%)、自动化监控设备(53.2%)、太阳能电池(53.1%)、服务机器人(15.3%)、新能源汽车(10.3%)等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ITl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0%和8.4%,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服
15、务业平均水平(6.3%)o(三)战新上市企业领域分布1. 2024年1月A股战新上市企业分布领域2024年1月,12家A股战新上市企业按照数量口径统计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为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领域,共4家。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代表案例有盛景微、美信科技和贝隆精密。2024年1月各领域战新上市企业IpO数分布(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三9装备节能环保变物医药2024年1月,12家A股战新上市企业按照融资规模口径统计主要集中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其中节能环保领域最吸金,节能环保的企业融资规模占比高达30%。2024年1月各领域战新上市企殳IPo般模分布(亿元I节8保*t
16、t新一代楼水餐1SR2. 2024年1月科创板及创业板战新上市企业分布领域2022年12月30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修订版)(下称暂行规定),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和推荐,应当基于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和本规定中的科创属性要求,把握发行人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基本明确了把握科创板定位的重点和方式。暂行规定还细化了科创板服务的行业范围。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的发行人,应当属于七大行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端装备领域、新材料领域、新能源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和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其他领域,每一个行业领域均明确了产
17、业,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电子信息、下一代信息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软件、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等。2022年12月30日,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明确创业板注册制定位。根据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创业板定位于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并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第五条规定,属于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中下列行业的企业,原则上不支持其申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但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
18、自动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除外:(一)农林牧渔业;(二)采矿业;(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四)纺织业;(五)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七)建筑业;(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九)住宿和餐饮业;(十)金融业;(十一)房地产业;(十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第六条,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所列行业中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支持其申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2024年1月科创板及创业板战略新兴修颠堵企业依分布上图数据显示
19、2024年1月,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全部选择创业板上市,而新能源领域全部选择科创板上市。2024年1月,新能源领域A股上市企业中,科创板企业数量是1家,占同期A股上市战新企业数量的比例是33%;科创板战新企业募资规模是22.26亿元,占同期A股上市战新企业募资规模的比例是89%。本月仅有新能源领域选择科创板上市。2024年1月科创板战略新兴领域上市企业数量、规模分布及占比哀域科创板数量数量占比科创板募资规模(亿元)募资规模占比能源2024年1月,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A股上市企业中,创业板企业数量对应是1家,占同期A股上市战新企业数量的比例是50%;创业板战新企业募资规模是7.91亿元,占同期A股
20、上市战新企业募资规模的比例是38%o本月仅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选择创业板上市。2024年1月创业板战略新兴领域上市企业数量、规模分布及占比领域创业板数量数量占比创业板募资规模(亿元)募资规模占比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比较科创板及创业板在政策定位下对不同领域企业的吸引程度,本处各领域新增A股战新企业的统计口径仅为本月在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的战新企业数量,不含其他板块。本处统计口径为本月在A股全部板块上市的战新企业数量,请读者注意。本处统计口径为本月在A股全部板块上市的战新企业IPO总规模,请读者注意。本处统计口径为本月在A股全部板块上市的战新企业数量,请读者注意。本处统计口径为本月在A股全部板块上市的战
21、新企业IPO总规模,请读者注意。三、A股上市战新企业账面退出统计(一)2024年1月A股战新上市企业退出股权价值及退出回报2024年1月,12家A股战新上市企业中共计8家受到VC/PE支持,VC/PE渗透率为66.67虬总退出股权价值41亿元,平均退出回报率为201.38%,回报率水平远高于上月,本月所有新一代信息技术战新领域的退出回报均值远高于上月,而其余战新领域的退出回报率低于上月。2023年1月-2024年1月A股收惭上市企业退出股权价值及退出回报率2023隼1月-2024隼1月月-金量VCPEJB50W%212945671011t2*1(二)2024年1月战略新兴领域上市企业退出股权价
22、值及退出回报分布情况2024年1月,新增12家A股战新上市企业中共计8家背后有VC/PE机构支持,本月除新材料、高端装备和相关服务战略新兴领域外均受到资本支持,支持率(VC/PE渗透率)集中于75%及以上,生物医药和新能源领域VC/PE渗透率均为100%。退出回报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项目退出回报(扣除本金后,下同)均超2倍,为本期IPO退出回报最高的领域,退出回报率高达306%o2024年1月及2023年12月各领域战新上市企业退出数据一览退出总规模(亿元)退出回报率VC/PE*透率SMTt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三)2024年1月VC/PE机构退出战新企业次数1. 2024
23、年1月VC/PE机构退出战新企业次数统计2024年1月,共计35家VC/PE机构退出12家战新上市企业,退出次数总计39次(含同一机构下多个投资主体退出情况)。其中,华润资本、申银万国投资等退出次数较多。2024年1月VaPE机构退出故新企业次数()1次2次2. 2024年1月A股战略新兴领域IPO战绩一一以华润资本为例2024年1月,35家VC/PE机构迎来战略新兴领域企业A股上市,其中,华润资本表现较为亮眼。本期华润资本迎来的2家IPo上市,为盛景微和美信科技。2024年1月24日,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景微”)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此次IPO发行价为38.1
24、8元/每股,开盘渐长近70%,成功募资9.61亿元。盛景微开盘价为65元,较发行价上涨7096;收盘价为58.95元,较发行价上涨54%;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值为59亿元。盛景微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依托自主设计的集成电路,从事工业电子雷管核心控制组件、起爆控制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盛景微2020年、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2.1亿元、3.56亿元、7.71亿元;净利分别为6302.76万元、8679万元、1.81亿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6135万元、7625.46万元、L73亿元。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3.82亿元,净利为8612.8万元,扣非后净利为8650万元。202
25、3年前9个月营收为5.4亿,较上年同期的4.76亿元增长13.61%;净利为L1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8亿元增长6.12%;扣非后净利为1.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L05亿元增长11.29%。2024年1月24日,广东美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信科技”,证券代码:301577)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本次发行IjO9.5149万股,发行价36.51元/股,募资4.05亿元。美信科技开盘价为80元,较发行价上涨119加收盘价为68.93元,较发行价上涨88.8%;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值为30.51亿元。美信科技成立于2003年9月12日,深耕于磁性元器件领域多年,创立“FPE”自主品牌,主导
26、产品应用于WIFI6、5G、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美信科技2020年、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3.39亿元、4.66亿元、4.87亿元;净利分别为4568万元、6397.2万元、6667.86万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4270.4万元、6010.38万元、6407.8万元。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2.29亿元,净利为2711万元,扣非后净利为2751万元。2023年前9个月营收为3.2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52亿元下降7.58%;净利为404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089万元下降20%;扣非后净利为415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906万元下降15%o四、从业界新变化看战略新兴产业的2023年202
27、3年,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既是继续“向下扎根”的一年,也是拼命“向上生长”的一年,更是奋力“向好突破”的一年。(一)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这为新征程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重要指引。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目标比重超过17%。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代
28、表着生产力的跃迁。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表明我们对新兴产业发展规律认识的再深化,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产业体系的升级,更是一场深刻的生产力革命。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23年11月,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数已突破200万家。其中,生物产业、相关服务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占比最多,分别为25%.19%和17%o回顾2023年,从量看,“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2023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增势迅猛,前三季度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机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抢眼。2023年7月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突破2000万
29、辆。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双双突破百万辆,产量为107.4万辆,销量为102.6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39.2%和30%,市场占有率达34.5机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近日发布的2023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中国的机器人安装量增长了5%,并在2022年达到290258台的新高峰,占全球安装量的52%,运行存量突破150万台的历史纪录。为了服务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国内外机器人供应商纷纷在中国建立生产工厂,并不断提高产能。尽管投资工业机器人的成本较高,但从长期看可以有效减少
30、劳动力成本,并通过减少废品和提高生产效率来节省成本。同时,机器人可以通过重新编程和重新配置,快速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无需大规模更改设备,这提升了制造的灵活性。新材料产业规模迅速壮大。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超过5万亿元,保持两位数增长。新材料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据相关机构预计,到2025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1万亿元。竞争靠技术,更靠“链”接。以大飞机为例,航材、航电、航发、制造、设计、营销、售后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万亿元级大飞机产业链蓄势待发的同时,围绕C919的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成果,也将促进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多组数据反映出,
3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领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主要动力源。(二)产业韧性和辐射带动作用强化2023年,数字经济稳周期特性愈发明显,在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下,产业韧性和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强化。作为潮流网购平台,得物APP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打造数字化查验鉴别体系,通过3D、AR,AI等技术创新服务功能,用“数字化创新”和“年轻潮流”保障用户不断升级的品质消费需求,完成了从0到1的摸索。全链数智化对于龙头乳企伊利来说,是现实所需,更是未来所向。2023年以来,伊利加快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形成“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创新链路,端到端的产品创新周
32、期缩短了20%o2023年12月17日,由伊利牵头建设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投入实体化运营,将重点攻克乳业发展“卡脖子”技术,开展前沿研究,引领行业发展。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为应对全球经济增速低缓、复苏乏力的挑战,世界各国就已认识到,数字经济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力量,并通过了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的重要文件。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加速数字化转型,缩小数字鸿沟,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不断塑造亚太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随着产业数字化不断深入发展,平台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
33、造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三)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2023年被业界广泛认为是人工智能的突破之年。OPenAl开启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由大模型带动的人工智能产业在2023年“一路狂奔”。像多数人工智能公司一样,汉王科技2023年把发展重心放在了“大模型”上。凭借着在智能人机交互领域的手写输入和识别的技术能力,汉王科技在2023年10月推出行业大模型一汉王天地大模型,模型涵盖古汉语、法律、教育、办公等多个行业。大模型的应用扩展主要有五个关键因素,即用户接受度、对应用场景需求的深刻理解、高质量的行业场景数据、对大模型能力边界的准确把握和成熟的产品设计与技术集成能力,这五
34、个关键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大模型在特定行业中的成功应用。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政府政策的推动和指导,其既发挥了积极引导、推广创新的指导作用,又有风险规避的监管力度,有力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已建设近万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另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在制造业、零售业、电信行业和医疗健康等四大行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采用率均取得较快增长。专家预测,2035年生成式人工
35、智能有望为全球贡献近90万亿元的经济价值,其中我国将突破30万亿元,占比超过四成。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引导精准发力。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数据局公布的“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支持龙头企业推进运输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复用,培育行业人工智能平台和人工智能工具。此外,多地政策呈现出错位发展态势,如北京侧重人工智能核心软硬件提升,上海注重激活民营资本投资人工智能,深圳重视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等。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如此重要的技术
36、发展大趋势面前,中国绝不能落后。所以国家加大对数据、人工智能的关注,既是看到了数据要素和算法的重要性,也是为了以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契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智赋能是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特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作为新的要素进入生产函数,人工智能大模型影响深远。我国必须要抢抓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发展机遇,加快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应用及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长远、着眼大局,突出先导性、支柱性。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
37、24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加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近期,各部门相继部署2024年相关重点工作,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要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信部表示,要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和卫星互联网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
38、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新兴产业,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点。未来,科技创新将被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2024年,新兴产业将继续领跑整个产业体系现代化升级,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带来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建设将受到更多重视,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未来,企业将更加注重应用落地。2024年新兴产业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还将继续;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和政策层面增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呈现出低利率、低通胀、低要素价格趋势。当前,我国新兴产业激励发展机制体制基本理顺,未来新兴产业和优化的营商环境之间会产生正反馈循环,最终促成新兴产业成长为中国新的经济支柱。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由长。新一轮技术变革带来的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将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