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50.02KB ,
资源ID:497632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医疗器械CRO行业法律实务关注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田海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医疗器械CRO行业法律实务关注要点.docx

1、医疗器械CRO行业法律实务关注要点一、引言伴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范及支持,我国医疗器械CRo行业迎来跨越式发展期。作为生物医药相关服务行业的细分领域,医疗器械CRo能够为医疗器械研发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外包服务,帮助医疗器械研发企业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成本、降低研发风险,从而加快医疗器械研发上市速度。因此,基于笔者在医疗器械CRO行业的相关实务经验,对医疗器械CRO行业产业链条及发展现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法律尽调的关注要点等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和指引。二、医疗器械CRO行业产业链条及发展现状(一)行业产业链条依据药物临床试

2、验质量管理规范(2020修订)的规定,CRO(ContractResearchOrganization,直译为“合同研究组织”)指“通过签订合同授权,执行申办者或者研究者在临床试验中的某些职责和任务的单位”。具体而言,医疗器械CRO指的是通过合同形式接受医疗器械研发企业的委托,为医疗设备和体外诊断试剂等医疗器械提供定制化外包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医疗器械CRO模式项下,医疗器械研发企业将部分研发外包给医疗器械CRO,能够充分利用医疗器械CRO在各环节的专业优势与灵活性,使得医疗器械企业能集中资源发展疾病机理研究、新医疗技术等研发业务,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减少研发成本、降低研发风险,加快医疗

3、器械研发上市速度。1从产业链条来看,医疗器械CRO是连接医疗器械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的重要纽带。具体而言,医疗器械CRO的上游供应商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实验仪器及实验动物供应商等,上游供应商为医疗器械CRO提供临床试验数据,以及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试剂耗材及实验动物等资源。医疗器械CRO的下游客户主要为医疗器械企业和部分科研院所,医疗器械CRO为下游客户提供临床前研发实验及检测检验、临床试验、注册申报、上市后管理等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参见下图2:医疗器械CRO服务内容脸床前阶段,注册申报阶段 研发实验与检务 小物制齐什溶试、物理。化性能溶试,产品匕篮 与可簟性研究等 技术史势、设“优化系

4、依黑冷服务 定制化研发实收 0访坎前眼%功命觉验方案设计U挟,; 动利实KIMjOMlA栉M 动物霎的报A及总结 妗球文验檄务 球完机构遴选。沟通 役再试会,项 伦理申报 上床试货力案设H 金床试”项目备案、监 察、妣控等 央疗制雄同M种蜡床讨 价股多 恰乐改他北入、桃计、 分析 倏从推3根;彳让JW申报服多 注册方案设计 注JW资料携”及中核 申报及状企追踪 !怙体条管理版务 I,UvI管身服务止产体系法律法康办“ QiP含Ml6讨QlP技术服务产AA卷代碉发里务点击可查看大图(二)行业发展现状CRO行业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逐渐传入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历经20世纪末的萌芽、2

5、1世纪初至2020年的起步以及2020年至今的发展,我国医疗器械CRo行业从无到有、从外资到内资、从单一服务到多元服务。3伴随着国产医疗器械的市场需求提升、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趋势和大型医用设备集采等配套的政府扶持政策,以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等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申请、审评审批和实施,医疗器械市场迅猛增长。4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2017年到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约4,403亿元增长至约8,438亿元,并且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约12,442亿元,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医疗器械市场不断扩张,尤其是创新医疗器械快速崛起,为医疗

6、器械CRO服务创造了广阔的需求空间。5目前我国医疗器械CRO行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暂未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医疗器械CRO企业主要包括熠品科技、澎立生物、迈迪思创等。此外,鉴于医疗器械CRO基础服务准入门槛较低,目前我国多数医疗器械CRO企业的服务主要集中于临床试验及注册申报,暂未完全覆盖医疗器械产品的全周期。6因此我们理解,我国医疗器械CRO行业服务范围有待扩张。三、医疗器械CRO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一)主要法律法规除了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等关于医疗器械与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等法律法规之外,医疗器械CRO行业适用的主

7、要法律法规如下:序号生效时间发文部门文件名称主要内容12002.01.01科学技术部等九部门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国科发财字(2001)545号实验动物许可证包括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申请实验动物生产许可和使用许可的组织和个人需满足特定的条件,经考核和审批后方可获证。未取得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实验动物生产、经营活动。未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使用的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来自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单位或质量不合格的,所进行的动物实验结果不予承认。22015.11.04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已撤销,现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食药监科(

8、2015)249号)开展医疗器械检验需要满足特定的资质,并且规定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在组织、管理体系、检验能力、人员、环境和设施、设备、检测样品的处置等方面应当达到的要求。32021.06.01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21年修订)(国务院令第七百三十九号)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或者备案时,应当提交产品检验报告,产品检验报告应当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可以是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备案人的自检报告,也可以是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统一管理。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方可对医疗器械实

9、施检验。42021.09.18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等5项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21年第73号)对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决策是否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等同性论证技术、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临床评价报告技术、列入免于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产品对比说明技术提供指导原则。52021.09.18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2021年修订版)等2项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的通告(国家药监局通告2021年第75号)对开展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的必要性判定、研究方案设计、实施质量保证提

10、供指导意见。国家药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明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准则,规定伦理62022.05监督管理理规范(国家审查、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研究者、.01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2年第2号)申办者、临床试验方案和试验报告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二)主要支持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鼓励和促进医疗器械CRO行业发展的政策或者规范性文件,其中有代表性的如下:序号生效时间发文部门文件名称国家层面主要内容12014.12.2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4)67号)积极拓展服务外包行业领域,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设计、研发

11、互联网、医疗、工业、能源等领域服务外包。22017.01.25国家发展改革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1号)针对化学药、生物制品、中药和医疗器械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以获得上市许可为目标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的委托合同研究(CRO)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32018.12.29商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2018年版)(商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公告2018年第105号)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服务是指为制药企业、医疗器械厂商、医疗机构等提供的医药、医疗器械研发及生物技术服务,主要业务类型:主要包括药

12、物产品开发、临床前试验及临床试验、药物注册、国际认证及产品上市许可服务、产业化技术咨询服务等5个业务类型。42020.01.06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商服贸发(2020)12推动医药研发外包等重点领域的发展,鼓励外包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快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转型升级。号)52023.01.01国家发改委、商务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令第52号)CRO属于海南省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地方层面12021.04.20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13、浙经信消费(2021)60号)大力培育新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CRO)、定制研发生产(CDU0)等专业外包服务,吸引国内外知名专业外包服务机构在省内设立分中心,加快推动一批高水平合同研发企业成长。22021.06.01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府办规(2021)5号)支持新型服务外包、数字化医疗(医药)产品和服务等领域发展。32021.08.12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湖南省“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湘政办发(2021)40号着力壮大动漫游戏外包、检验检测外包、工业设计及信息技术外包、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外包等服务外包,培育众包、云外包、平台

14、分包等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42021.09.07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优化服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琼药监械(2021)154号)(四)鼓励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园区引进国内外生物医药相关的合同研究组织(CR0)、合同生产组织(CMO).定制研发生产组织(CDM0).指导园区建设研发、检验等公共服务平台。允许落户园区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加入共享仓库、集中办公。52021.09.16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2021)59号)支持自贸试验区从事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测试等外包服务企业申报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620

15、22.02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支持具有国际水平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研究生产外包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和培育医疗器械第三方检测机构,支持第三方检测机构不断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对创新药械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四、医疗器械CRo企业法律尽调的关注要点除了通常的法律尽调关注要点之外,例如股权及历史沿革、公司治理、债权债务、诉讼仲裁与行政处罚等,笔者认为对于医疗器械CRO企业的法律尽调还需特别关注主要业务资质、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来源等。(一)主要业务资质医疗器械CRO企业开展业务通常需要取得如下主要的业务资质。因此,法律尽调时需要关注企业是否已具备从事生产经营业务的全部资质、

16、相关资质的取得是否合法合规、资质是否均在有效期内以及若即将到期是否存在续期障碍等。1 .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资质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21年修订)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的相关规定,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开展医疗器械检验应当取得相应的资质。根据计量法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025-2019)以及笔者相关实践经验,从事医疗器械检验的医疗器械CRO企业取得的资质主要为实验室认可证书(以下简称CNAS认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以下简称“CMA中国计量认证”),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资质名称法律依据资质性质适用对象管理机构适用范围CNAS认可GB/T27025-2019(

17、等同采用ISO/IEC17025:2017(英文版)自愿认可所有从事实验室活动的组织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国际互认CMA中国计量认证计量法第二十二条强制认证第三方检测机构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策行政部门中国境内点击可查看大图2 .动物实验资质依据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医疗器械CRo企业若从事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保种、繁育、生产、供应、运输及有关商业性经营,应当取得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如未取得则不得从事实验动物生产、经营活动。医疗器械CRO企业若使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应当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如未取得所进行的动物实验结果不予承认。若使用的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来自未取得实验动

18、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或质量不合格的,所进行的动物实验结果也不予承认。此外,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医疗器械CRO企业若因科学研究需要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经省级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规定取得和使用专用标识,保证可追溯。(二)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医疗器械CRO企业发展的关键举措。一方面,医疗器械CRO企业通常拥有与其服务相关的知识产权,该等知识产权对其开展服务至关重要。因此,法律尽调需要重点关注相关知识产权权属是否清晰、完整,是否存在共有专利及是否存在明显不利于企业的收益分成等约定,相关知识产权是否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另一方面,医疗器械CRo企业在开展服务的过

19、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客户相关产品的知识产权信息,同时可能会形成一系列涉及在研产品关键信息的实验记录、检测单据、实验报告等文档材料。如果公司因疏忽、过失或管理不当而将客户或第三方的知识产权用于其他客户服务或内部研发,存在与客户或第三方产生纠纷而涉及相关诉讼或仲裁以及因侵权被要求赔偿的法律风险。因此,法律尽调需要重点关注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核查公司是否存在侵犯知识产权而涉及诉讼或仲裁事项。(三)核心技术来源医疗器械CRO具有较高的技术和人才壁垒。一方面,法律尽调需要关注医疗器械CRO企业核心技术的来源与形成过程,核心技术与主要产品的对应关系,对应专利的取得方式;核心技术是否对合作研发或技术授权存在

20、依赖,持续经营能力是否依赖于合作研发单位或技术授权方,是否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另一方面,法律尽调需要关注医疗器械CRo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在原单位的任职情况、承担的课题或项目,判断是否存在违反竞业禁止或者侵犯技术秘密等情形,以及是否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五、结语医疗器械CRo能够为医疗器械产品提供全周期的外包服务,是连接医疗器械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的重要纽带。医疗器械市场的不断扩大为医疗器械CRO创造了广阔的需求空间,医疗器械CRO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范和支持推动了医疗器械CRO的可持续发展。除了通常的法律尽调关注要点之外,医疗器械CRO企业的法律尽调还需特别关注是否已具备从事生产经营业务的全部资质、资质若即将到期是否存在续期障碍;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是否完善、是否存在知识产权权属纠纷或者侵权风险;核心技术的来源与形成过程、核心技术人员是否存在违反竞业禁止、保密协议或侵犯技术秘密的情形。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