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57.62KB ,
资源ID:500659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极速器)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

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题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期末了,让我们和小智、小慧一起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进行科学学习总结与检测!科学观念一、单项选择题1 .小慧说话时总是很轻声。小慧这样的声音,可以用科学词汇()来描述。A.高B.强C.弱【答案】C【解析】【详解】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小慧说话时总是很轻声。小慧这样的声音,可以用科学词汇弱来描述,所以C符合题意。2 .小智敲锣发声后,再

2、用手按住锣面,就听不到锣声了。这是因为()oA.声音传到锣里面去了B.锣面的振动减慢了C.锣面停止振动了【答案】C【解析】【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发音的鼓面,就听不到锣声了,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所以C符合题意。3 .小智查阅资料发现,古人侦察敌情时,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敌人有没有骑马。这种方法的科学道理是()oA.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空气中一样快B.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C.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答案】B【解析】【详解】小智查阅资料发现,古人侦察敌情时,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敌人

3、有没有骑马,这是因为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所以B符合题意。4 .小慧发现,高速公路与旁边的住宅之间,一般建有隔音屏障。这样,传到住宅的噪声会()oB.增强C.不增强也不减弱A.减弱【答案】A【解析】【详解】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屏障,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所以A符合题意。5 .小智做了一个模拟“鼓膜”振动的装置,它由音叉、气球皮、杯子、纸屑等组成(见图)。这个模型中,模拟“鼓

4、膜”的是()oA.音叉B.绷紧的气球皮C.碎纸屑【详解】这个模型中,模拟“鼓膜”的是绷紧的气球皮。在用气球皮模拟鼓膜振动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纸屑是为了看到气球膜在振动,所以B符合题意。6 .做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时,小智加大敲击的力度,可以发现()oA.纸屑跳动的幅度变大B.纸屑跳动的幅度变小C.纸屑跳动的幅度没有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声音的强弱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做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时,加大敲击的力度,可以发现纸屑跳动的幅度变大,声音越强。7 .小慧用材质、厚薄都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片制作了一件乐器(如图),然后用相同的力度依次敲击1号到7号铁片,它们发出的声音是()oPBA.从

5、高到低B.从低到高C.从弱到强【答案】B【解析】【详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时,铁片越长,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铁片越短,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因此,从1号到7号铁片,铁片的长度依次变短,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从低到高,所以B符合题意。8 .用橡皮筋做声音实验的时候()oA.橡皮筋越紧,声音越高9 .橡皮筋越松,声音越高C.橡皮筋越紧,声音越强【答案】A【解析】【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橡皮筋做声音实验的时候,橡皮筋越紧,声音越高;橡皮筋越松,声音越

6、低,所以A符合题意。10 马车用马来拉动,小推车用人力来推动。小智认为这说明车的启动需要()oA.动力B.阻力C.重力【答案】A【解析】【详解】一定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推车的动力是人的推力,马车的动力是马的拉力。小智认为这说明车的启动需要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所以A符合题意。11 .小智发现,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o这个力叫反冲力。A.拉力B.推力C.阻力【答案】B【解析】【详解】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气球小车就是被反冲力推动的。火箭、喷气式飞机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所以B符合题意。11.小智拉长橡皮筋,发

7、现橡皮筋改变形状时产生了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oA.重力B.弹力C.反冲力【答案】B【解析】【详解】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小智拉长橡皮筋,发现橡皮筋改变形状时产生了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所以B符合题意。12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小慧发现:在限定的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也越大;当指针静止的时候,弹簧产生的弹力和拉弹簧的拉力相比较()oA.两个力相等B.弹力大C.拉力大【答案】A【解析】【详解】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

8、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特征制成的。当指针静止的时候,弹簧产生的弹力和拉弹簧的拉力相比较两个力相等,此时拉力等于弹力,所以A符合题意。13 .小智知道力的单位是(),用字母“N”表示。A.牛顿B.克C.千克【答案】A【解析】【详解】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所以A符合题意。14 .小慧沿桌面拖动文具盒,感受到文具盒和桌面之间存在一种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oA.反冲力B.摩擦力C,重力【答案】B【解析】【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小慧沿桌面拖动文具盒,感受

9、到文具盒和桌面之间存在一种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所以B符合题意。15 .小智和小慧准备设计制作小车,第一步需要做的是()oA.明确问题B.实施方案C.评估与改进【答案】A【解析】【详解】设计制作小车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然后制定设计方案,第三步是制作,然后进行测试、评估。小智和小慧准备设计制作小车,第一步需要做的是明确问题,所以A符合题意。16 .小智和小慧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很珍贵,我们要拒绝高空抛物,避免造成伤害。高空抛物能伤人,踢飞的足球能打碎玻璃,是因为运动的物体都具有()oA.能量B.声音C.振动【答案】A【解析】【详解】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能够对其他物体产生影响。高空抛物

10、能伤人,踢飞的足球能打碎玻璃,是因为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所以A符合题意。17 .小慧发现,人需要呼吸来维持生命活动,()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A.肺B.膈肌C.气管【答案】A【解析】【详解】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所以A符合题意。18 .小智发现,自己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增加了。这是因为()oA.要防止肺疲劳B.让心脏获得休息C.要获得更多的氧气【答案】C【解析】【详解】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

11、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人在运动时,每分钟呼吸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所以C符合题意。19 .小慧的肺活量是1200毫升,她想要增大肺活量,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有效的方法是()oA.坚持锻炼B.多吃饭C.多睡觉【答案】A【解析】【详解】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小慧的肺活量是1200毫升,她想要增大肺活量,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有效的方法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肺活量,所以A符合题意。20 .小智将土豆、生菜等分为一类,牛肉、鱼等分为另一类。他分类标准是()oA.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12、分类B.按生吃和熟吃分类C.按主食和副食分类【答案】A【解析】【详解】食物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按照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分为植物性的素食和动物性的荤食,按照主副食我们可以分为主食和副食,按照熟和生我们可以分为熟食和生食,给食物分类会方便对食物的研究。小智将土豆、生菜等分为一类,牛肉、鱼等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标准是按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分类,所以A符合题意。21 .早餐,多多同学吃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应该记录为()种食物。A.1B.2C.3【答案】C【解析】【详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早餐,多多同学吃了

13、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应该记录为3种食物,分别为西红柿、鸡蛋和面,所以C符合题意。22 .小智发现,淀粉类食物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列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oA.米饭B.肥肉C.油麦菜【答案】A【解析】【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淀粉属于糖类,主要来源:淀粉、米饭、面条等。肥肉含有脂肪,油麦菜含有维生素,所以A符合题意。23 .小慧吞咽饼干的时候,并没有喝水,也没有被噎到。这是因为在咀嚼时,()将饼干浸湿、变软了。A.牙齿B.舌头C.唾液【答案】C【解析】【详解】A.牙齿起到切断和咀嚼等的作用,错误;B.舌头起到传送和搅拌的作用,错误;C.唾液的作用

14、是滋润口腔和食物、抗菌等作用。吞咽饼干,没有被噎到。这是因为在咀嚼时,唾液将饼干浸湿、变软了,正确;所以C符合题意。24 .小智了解到吸收营养最主要的器官是()0A.胃B.小肠C.大肠【答案】B【解析】【详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部、小肠、大肠。胃的作用是暂时贮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研磨和消化。小肠的作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大肠的作用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所以B符合题意。25 .经过学习,小智和小慧知道健康成长离不开食物中的营养,正确的做法是()oA.每天进食越多越好,这样获得的营养也越多B.喜欢吃的食物就多吃一些,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不吃C.食物要多样,营养要均衡

15、答案】C【解析】【详解】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分析选项可知,没有一种物质包含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所以我不可以挑食,有助于我们保持长期均衡营养,C是正确的选项;AB都不利于我们保持长期均衡营养。科学思维二、推理判断题(下列推断,正确的画“J”,错误的画“X”)26 .小智在玻璃钟罩里悬吊一个闹铃,从外面可以听到闹铃声。抽走玻璃钟罩里的空气,外面就听不到闹铃声。松开阀门,让空气进入钟罩内,外面又能听到闹铃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借助周围的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解析】【详解】因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进行传

16、播,但是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玻璃钟罩里悬吊一个闹铃,从外面可以听到闹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时,玻璃罩内是(接近)真空的,虽然闹钟仍在响,却不能从玻璃罩传出来了,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是不能传声的,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27 .小慧用纸卷一个“喇叭”,模拟“耳郭”,用它听微弱的声音,觉得声音变强了,去掉“喇叭”,声音变弱了。这说明:耳郭有聚集声音的作用。()【答案】【解析】【详解】用纸卷成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同样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比拿掉纸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这说明纸喇叭有收集声音的作用,这个模拟实验研究的是耳廓的作用

17、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28 .小智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这说明:钢尺声音的强弱与它的振动幅度有关系,用力大小可以改变钢尺的振动幅度。()【答案】【解析】【详解】小智轻轻拨动,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力拨动,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这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29 .伸出桌面短,钢尺振动快,声音高;伸出桌面长,钢尺振动慢,声音低。这说明:钢尺声音的强弱与它的振动快慢有关系。()【答案】【解析】【详解】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18、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这说明: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的,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30 .小慧把电视机音量关小,就没那么吵了。这说明:关小音量,电视机发出的声音变低了。()【答案】【解析】【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小慧把电视机音量关小,就没那么吵了。这说明:关小音量,电视机发出的声音变弱,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模型建构和数据分析题。31 .帮助小智对“模拟人体呼吸的实验装置图”进行说明,并进行辨别、完善。材料:去掉瓶底的塑料瓶1个;橡皮膜1块;Y型管1根;塑料瓶盖(打了孔洞可以插入Y

19、型管)1个;气球2个;透明胶带等。实验装置图的说明(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括号中):Y型管模拟(),气球模拟(),塑料瓶底部的橡皮膜模拟()oA.膈肌B.气管C.肺32.辨别。图1,手向下拉橡皮膜;图2,手向上顶橡皮膜。图1和图2,哪个是模拟吸气?哪个是模拟呼气?请将正确选项填入图中相应的括号里。图1:模拟()o(选填“吸气”或“呼气”)。(选填“吸气”或“呼气”)图2:模拟(33.完善。图1和图2中,没有画气球,请回顾做过实验,在每个图中补画2个气球(注意气球的大小),并在每个图的瓶口处补画1个箭头(用箭头方向表示进气或出气)。【答案】31.B.C.A32. .吸气.呼气【解析】【31题

20、详解】Y型管模拟气管,两个气球模拟两个肺,塑料瓶模拟胸廓,塑料瓶底部的橡皮膜模拟膈肌。【32题详解】吸气时膈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膈肌向上,胸腔收缩。用手向下拉起橡皮膜如图1,模拟的是吸气,此时肺的体积是扩张。用手向上顶起橡皮膜如图2,模拟的是呼气,此时肺的体积是缩小。【33题详解】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吸气时膈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膈肌向上,胸腔收缩。用手向下拉起橡皮膜如图1,模拟的是吸气,此时肺的体积是扩张。用手向上顶起橡皮膜如图2,模拟的是呼气,此时肺的体积是缩小。下图是“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的统计图,和小

21、慧一起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括号中)百分比()八78%78%80-呼出体外的气体吸进人体的空气0.03%4%0.97%2%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气体成分34 .与吸进气体相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所占百分比几乎没有变化的是();变少了的是(),少了();变多了的是()和(),合计多了5%。E. 16%B.氧气F. 4%C.二氧化碳G. 2%其他气体H. 5%35 .经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A.吸入全部的氧气B.气体交换C.补充二氧化碳【答案】34.A.B.H.C.D35.B【解析】【34题详解】本题考查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去的气体成分的比较。进入

22、人体的气体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与吸进的气体相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所占百分比几乎没有变化的是氮气,变少了的是氧气,少了5%o变多了的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合计多了5九人主要吸收其中氧气,呼出来的气体明显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而其他气体比重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人体的呼吸主要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5题详解】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所以B符合题意。探究实践四、科学探究题。36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小慧用钢尺、鼓、音叉进行实验。她发现,钢尺发声时,在振动。但是,鼓和音叉的振动现象不明

23、显,肉眼看不出。怎么改进?(1)用力敲鼓,鼓面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请写出改进的方法:O(2)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请写出改进的方法:O(3)通过实验及改进,小慧观察到,这三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由此初步得出结论。这个结论是:O【答案】.在鼓面撒上一些细纸屑或泡沫小球.用细绳悬挂一个乒乓球轻贴音叉.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解析】【详解】(1)用力敲鼓,鼓面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我们可以在鼓面撒上一些细纸屑或泡沫小球,这样可以将振动的效果放大,易于观察。(2)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动现象不明显,肉眼看不出。我们可以用细绳悬挂一个乒乓球轻贴音叉,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

24、这些现象可以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3)通过实验及改进,小慧观察到,这三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五、工程实践题。帮助小智设计制作小车。硬纸盒剪刀轮子连接轴胶水吸管胶带气球材料:硬纸盒1个;剪刀1把;轮子4个;连接轴2根;吸管2根;气球1个;胶带。设计制作小车的要求:车身不超过25厘米;只能用给定的材料;在5秒内能将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37 .根据设计要求,小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A.车身、底盘(车轴和车轮等)、动力B.车身、车轴、车轮C.动力、车身、车轴38.根据给定的材料,()可以用来提供动力。A.橡皮筋弹力B.吹了气的气球放气时产生的反

25、冲力C.硬纸盒装上两块橡皮后受到的重力39 .制作动力部分的材料适宜用()oA.气球和轮子B.吸管和轮子C.气球和吸管40 .制作车轴和车轮的材料适宜用()oA.连接轴和轮子B.吸管和轮子C.硬纸盒和轮子41.为了避免车轴被胶带粘住不能转动,适宜用()制作车轴的轴套。A.连接轴B.吸管C.气球42.下列设计图中,符合要求的是)oA.10厘米车身5厘米B.气球胶带粘住15厘米车轮吸管做轴套吸管y做喷嘴餐车身C.5厘米胶带气球吸管做喷嘴车轮轴在车身上【答案】37.A38.B39.C40.A41.B42.B【37题详解】小车由车身、车轮、车轴、动力及控制等部分组成。根据设计要求,小车主要由车身、底盘

26、车轴和车轮等)、动力三个部分组成,所以A符合题意。【38题详解】根据给定的材料,吹了气的气球放气时产生的反冲力可以用来提供动力。根据给定的材料中,没有橡皮筋和橡皮,所以B符合题意。39题详解】制作动力部分的材料适宜用气球和吸管,把吸管用橡皮筋绑在气球口,吹了气的气球放气时产生的反冲力可以用来提供动力,所以C符合题意。40题详解】小车主要由车身、底盘(车轴和车轮等)、动力三个部分组成。制作车轴和车轮的材料适宜用连接轴和轮子,所以A符合题意。41题详解】为了避免车轴被胶带粘住不能转动,适宜用吸管制作车轴的轴套。轮子要连接吸管和车轴,所以B符合题后、O42题详解】设计制作小车的要求:车身不超过25

27、厘米;只能用给定的材料;在5秒内能将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A.图A没有动力装置,小车无法运动,错误;B.图B符合要求,正确;C.图C用胶带粘车轴在车身上,车轮不能转动,错误;所以B符合题意。六、事例列举及自我评价题。43.列举自己在科学学习方面做得好的事例并进行自我评价。【答案】我在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运动与力的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这一课中,我学会尊重事实,坚持不懈的完成实验。遇到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我没有放弃,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改进实验方法,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在。实验中,我遇到很多的问题,我们小组之间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自我评价:优良。【解析】【详解】我在科学课上,探究一些科学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还能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学会尊重事实,坚持不懈的完成实验。如果遇到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我没有放弃,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改进实验方法,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通过这样的实践,我明白了科学研究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懂得了只有不断发掘创新的方向,才能有机会取得突破。必须相互协调,分工合作,才能准确地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中,我遇到很多的问题,我们小组之间互相帮助。通过这样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和建议,也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自我评价:优良。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