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1、精子和卵细胞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蚯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2、人的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由墨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腮等器官组成。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壬宜、阴道组成。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3、受精与妊娠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虫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
2、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卜这时女性就坯堂了,也称为也。(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萱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王宣。)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理住。胚胎通过底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5、分娩和养育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宜裹递、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个阶段。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婴儿:产出的胎
3、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行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病物质。第2节:走向成熟1、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性发直、性成熟C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壁直的发jg困成熟。4、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遗精是男孩的塞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O5、青春期特点:出现第二性征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内脏功能日渐健全第3节:动物的汨命周期1、人的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儿期一幼儿期一儿童期一青春期一中年期一老年期2、青蛙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一胚胎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3、蝌蚪与成蛙的比拟生活环境运动器官运动方式呼
4、吸器官蝌蚪水中躯干和尾部游泳鲤成蛙水中与陆地四肢游泳、跳跃肺和皮肤4、完全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5、昆虫的发育类型: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螭、成虫四个阶段。(如:蚕、蝶、蛾、蚊、蝇等)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如:蝗虫、蟋蟀、蟋姑、螳螂、臭虫)6、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7、动物的麦命:由生命周期构成。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寿命受食物、环境、敌害等因素的影响)第四节:动物的生长时期很大提高
5、3、卵生动物的卵很大的原因:卵生动物胚胎发育营养都来自卵黄3、衰老的最终结果是死亡。死亡的主要特征是心脏、肺和大脑停止活动,1、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鲨、蝮蛇受精方式体内体外(水中)flR内胚胎发育方式卵生胎生卵胎生幼体发育场所体外母体内(子宫内)母体内营养来源卵黄母体(主要来源)卵黄无性生殖(不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死亡的主要标志:大脑停止活动。4、克隆技术是无性生殖“5、同卵双生:一个卵子接受一个精子。异卵双生:两个卵子接受两个精子。第五节: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结构胚芽r胚轴r胚胚根子叶菜豆种子 子口力玉米种子(单子叶)(双子
6、叶)轴胚果皮与种皮、胚芽种皮胚胚根胚乳2、植物的胚是新植物提体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3、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甘蔗)(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橘)4、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小麦、玉米/水稻、葭麻、柿)(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5、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里;在无胚乳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淀粉遇碘会变蓝。)6、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7、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能独立生活的主要标志是胚芽发育成茎、叶并转绿。8、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是胚根发育成根,
7、其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9、根据芽的着生位置,芽分为顶芽和侧芽。叶原基发育成幼叶,芽轴发育成茎。顶芽的生长会使植物的茎增长,侧芽的生长会在植物体上形成侧枝。10、顶芽发育较快,往往抑制侧芽的发育,摘除顶芽,就会促使侧芽发育,多长侧枝。11、(P97)12、植物经过开花、传粉之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13、植物的一生经过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植株开花、结果等生长期后,将会死亡。14、植物的种族是在生命周期的循环运动中得以延续的。第六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1、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的方式主要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其中较普
8、遍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2、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花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前者主要靠昆虫传粉,后者主要靠风力传粉。3、被子植物受精过程:花粉柱头花粉管形成两个精子4、植物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果皮、子房j珠被种皮r果实1.胚珠W卜种子J受精卵胚J(子房内的胚珠数决定了果实内的种子数)5、为使作物的大多数雄蕊都能得到花粉,可以用人工的方法给作物传授花粉,这种方法叫做人工授粉。6、通过种子来繁殖的方式叫做植物的有性生殖,不是通过种子来繁殖的方式叫做植物的无性生殖。7、蕨的繁殖:叶背上的电子囊群抱子囊胞子原叶体幼蕨蕨8、植物的无性生殖(1)抱
9、子繁殖:(如:蕨、地钱、葫芦辞、藻类)(2)营养繁殖: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包括:分根、压条、杆插和嫁接等。(注:营养繁殖的优点(1)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繁殖速度较快。)9、接穗能否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是否紧密结合。10、组织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于无菌状态下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并使其增殖,分化来得到新植株的一种技术手段。11、组织培养特点:1)新个体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亲本利用率高;3)适用范围广;4)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且诱导变异也比拟容易。对环境的发觉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根本感觉
10、分别由感觉器白眼、耳朵、鼻、舌、皮肤感受。2、皮肤的感觉功能:冷觉:(冷觉感受器)、热觉:热觉感受器、触觉:触觉感受器、痛觉:(痛觉感受器,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手术麻醉时有触觉而无痛觉,说明触觉感受罂与痛觉感受器是分开的。皮肤不能准确的感受温度。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王翌(测试温度),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盲人阅读盲文)。4、嗅觉的形成:气味一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f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嗅觉敏感的程度因生酸,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5、舌头外表的每个味蕾匕都不味
11、觉细胞(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神经。味觉的形成:食物一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因为味觉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一味觉细胞(接受刺激)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一大脑(形成味觉)。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味道酸甜苦成敏感区域舌侧(中)舌尖舌根舌侧(前)麻、辣、涩等为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闻着柠檬的同时吃着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柠檬混合的味道。说明嗅觉与味觉是相互影响的。7、进行探究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干扰。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2
1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更波.3、传播的速度: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声音传播的速度固体液体气体;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一外耳道f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f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一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一听神经(传导信息)一大脑(产生听觉)。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
13、衡,防止鼓膜被震破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上下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轻的、薄的、小的、细的、短的物体振动快,振动频率大,音调高。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取)。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IIoo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高于迎幽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蝙蝠:发出、接受超声波。B超:应用超声波。地震:发出次声波。第四节光和颜色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流星等。2、光的传播
14、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井底之蛙所见甚小,小孔成像:倒立的实像(等大、缩小、放大都有可能)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Xl(s或3义10%ms),空气中次之,液体中第三,固体中最慢。光年是长度单位。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4、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5、物
15、体颜色: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宜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注意: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外表的光,黑色物体那么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外表的光.物体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线下颜色不同!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外表上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法毕物质中:2、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X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线
16、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路具有可逆性。(A看到了B的眼睛,那么B也一定能看到A的眼睛)3、在科学上往往用一个带箭头的直线发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C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期中箭头的指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镜面反射:黑板的反光、化装镜漫反射:电影屏幕、植物、墙壁、衣服等和距离没有关系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1(光的反射现象)像和物离镜面的瓯离相笠,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和镜面垂亶。像和物体以镣面对称【注意】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和物体本身大小行关,蜡烛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进入眼中,感觉反射的光线好
17、似是从虚像的位置发射出来的。凸面镜面镜6、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汽车观后镜)(可扩大观察的范围),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7、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屡变。(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传播速度改变)8、光的折射定律: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注意】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纥。
18、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具彳子可逆性。在界面.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了反射。8、从河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遗,从水中看河岸上的树觉的宣l0筷子弯折。(都是虚像)/空气/5注意:光的反射解释:平面镜成像、水中鹭影、星同种介质油见不发人)的物体/手乙光的折射解释:岸上看水中的鱼、京中看岸承地平线下的太阳、楼、水中的筷子弯折了、透镜成像、光的色散。j飞,I7第六节透镜和谈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凸面镰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3、有关凸透镜成野射坏概念:焦点3帛能线阳光坪行米降薪A点,这点叫做焦点。焦距色二嚏磷凸透镜中
19、心的距离遂镇宥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4、由于成倒像,月斤以物体向上移,像向下移。物体到透镜 的距离U像的特点像与透镜的距离V应用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虚或实W 2/倒立缩小实fv2f照相机fu2v幻灯机u = 2f倒立等大实V = 2/测焦距fM = f不月匕像获取平行光Uf正立放大虚放大镜 像的水平运动方向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一致,像离透镜越远,像就越大。物距U: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像距V:透镜到像的距离.凸透镜成像规律5、眼球与折光系统:眼球由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及其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主要)、玻
20、璃体组成1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射出的光线经近光系统的折射,在视网膜卜.形成物像倒立缩小的实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6、虹膜(有颜色)的作用: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的强弱的获的状态c隹的变化。原因矫正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前佩戴凹透镜远视成像在视网膜后佩戴凸透镜1、2、信息反映的是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外界事物卜筱翱一传入神经卜雁币7、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矫正(图见P3334)利一传出神回一融翱3、用J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4、波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光也是一种电磁波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还
21、能是荧光物质发光,用来鉴别纸币真伪;X射线在医学上可以诊断疾病;上射线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声波不是电磁波。5、不管是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它们形成的部位都在大脑,第三章运动和力第一节: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C1、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运动的类型:(按运动路线):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改变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3、比拟物体运动快慢有三种方法:一是比拟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二是比拟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三是比拟单位时间内走的路程,4、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意义:
22、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的物理量)5、公式:V=S/tS=Vtt=SV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J:V=st1速度与路程、时间不成比例关系,但路程与时间成正比)6、单位:ImZS=3.6kmhImZS意义: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为1米。单位换算:9ms=32.4km/h43.2km/h=12m/s(了解换算公式)S7、变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用壬均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V=7,注意,这里的s是指所求时间内的总路程,t是总的时间。第2节:力的存在1、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有力的作用,可能形变,也可能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
23、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的存在一定需要两个物体。(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接触也不一定有力的作用)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相互作用力是一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1A对B有力的作用,B对A也有力的作用;4、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对抗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发生形变,弹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对抗形变。(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拉力、支持力、压力都是弹力)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也就越大注意这个“一定范围”是指弹性形变的范围。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是N,(两个鸡蛋重2牛,中学生重约500牛)测量力的大小工具叫测力计
24、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或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6、弹簧秤原理:在弹性形变范围(即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C第三节:重力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C施力物体:地球;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Ingm=G/gg=G/m)g=9.8牛/千克: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2、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形状、温度、状态、位置而变化。而重力随物体所在位置(如纬度,地球与月球)的变化而变化,因为不同纬度(星球)g不相同。第四节: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
25、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惯性定律)【注意】D牛顿第一定律中,研究对象是:一切物体成立的条件是: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结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原先保持静止状态的,当一切外力都消失时,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先保持运动状态的,当一切外力都消失时,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I固体、液体、气体,运动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注意:惯性的大小与一切因素都无关,只与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第五节:二力平衡1、如果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就是一
26、对平衡力,这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反过来,如果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注意:学会区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是否在同一物体上或者说是否是同一受力物体)。2、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它对我们解题的启示是: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个物体只有两种情况I要么不受外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要么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两个力肯定是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7、3、我们在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到底要研究哪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对这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做受力分析时,要有顺序,比方先考虑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再考虑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接着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该物体在受到这些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注:根据力存在的条件去分析这个力是否存在(如:施力物体能否找到、接触面是否光滑、是否有挤压作用、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等);再根据物体状态去检验受力分析是否合理。第六节:摩擦的利和弊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会产正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动摩擦)(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动摩擦分
28、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保持相对静止,但彳子运动趋势,在接触面会产生静摩擦力。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5、增大有利摩擦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有害摩擦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剂,利用气垫。6、【拓展】用一个力F推物体,物体推不动,说明它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固定值,此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力F的大小(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29、但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静摩擦力,只有当推力F大于这个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才能运动,而此时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它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大小无关)。七、明确常见力的存在条件(用于受力分析):1、重力:存在地球上方向:永远竖直向下。2、压力:两个物体之间和接触并挤压(物体发生形变)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挤压物体。3、支持力: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挤压(物体发生形变)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物体。4、拉力:绳索类物体被拉伸(发生形变)方向:沿着绳索指向收缩方向。5、摩擦力:A.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B,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注:A、B两个物体之
30、间如果存在摩擦力,那么A受且只受B一个方向上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接触面;B也受且只受A一个方向上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接触面;并且这两个摩擦力是相互作用。第四章地球与宇宙第一节太阳和月球1、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直径:140万千米外表温度:6000C日地距离:1.5亿千米太阳大气(由内至外):冲球层(太阳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Y色球层(耀斑、日珥)A主要标志:太阳日冕层(太阳风)J黑子2、太阳活动及其影响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通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太阳活动的影响:干扰地磁场,,生“磁暴”,使指南针不指南大气电离层受干扰,影响短波通讯产生“极光”现象影响气候,造成洪涝,
31、旱灾使地面上紫外线增强3、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漉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那么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损伤。4、月球月球外表明亮的是:山脉和高原;阴暗的是:平原和低地环形山的形成原因:1.陨石撞击形成2.古老火山的爆发月面状态:月球外表没有空气和水,昼夜温差大,听不到声音,引力地球的1/6等第2节地球自转1 .(地球绕地轴转)特点:自西向东转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转。周期:约24小时(1天)。效应:昼夜更替现象;日月东升西落;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2 .晨昏线:晨线,黑夜到白昼的界线(日出线);昏线,白昼到黑夜的界线(日落线)。第3节地球公转(地球
32、绕太阳转)特点:自西向东转动,地轴倾斜指向北极星。周期:约365.2422天(1年)。效应:四季变化;昼夜长短变化;极昼极夜现象;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变化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直射纬度的太阳高度为90。,并向两侧逐渐减小)日变化:正午最高,晨昏最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夏季高,冬季低一地球公转关系:杆影随太阳高度的改变而改变(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3.直射点的变化(节气以北半球为例):春分(3月21日):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夏至(6月22S):北回归线23.5度N,昼长夜短(北半球任何一点在今天白昼最长),北极圈及以北地区(66.5度N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秋分(9月23日):赤道全球昼
33、夜等长冬至(12月22日):南回归线23.5度S,昼长夜短(北半球任何一点在今天黑夜最长),南极圈及以北地区(66.5度S以南地区)极昼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太阳直射在哪半球这个半球就白昼长)第4节月相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2、月相变化的原因:工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是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的相品运动而造成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3、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初一)上弦月(初七、初八)周期(29.53)天I下弦月(二十、一I一浦月(十五、十六)上上上西西:上弦月、上半月、上半夜、在西边天空、月面西边半个亮下下下东东:下弦月、下半月、下半夜、在东边天空、
34、月面东边半个亮月相与农历:春节(正月初一)、端午(五月初五)、重阳(九月初九)、中秋(八月十五)元宵(正月十五)、七夕(七月初七)等节日太阳系与宇宙1、太阳系f排列:(距日远近)水、金、地、火、木、土、天、海运动:按一定的椭圆轨道绕日自西向东运动r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分类1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太阳系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I慧星一种常见的天体,有蕙核、蕙发、蕙尾,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冰构成,最系组著名的是哈雷慧星(76年一周期)认识常H卫星卜厘小行星和星际物质斗星斗柄朝向和星空的特点。组成: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流星体和流星:明确什么是流星现象!产生流星现象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