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0.85KB ,
资源ID:519103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飞猪)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docx

1、中国的行政区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说出我国现行行政区划的三级划分,准确列举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2 .通过读图、拼图等活动,提升学生运用地图获取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空间思维与区域认知素养。3 .激发学生对祖国辽阔疆域与多元地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L重点: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分布;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征记忆。2.难点:众多省级行政区空间位置的精准记忆;部分简称由来理解,如“晋”“鲁”等与历史文化关联。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讲解知识要点,明晰行政区划体系架构。直观演示法:利用地图、PPT,拼图展示行政区分布、轮廓

2、化抽象为直观。小组合作法:组织小组讨论、拼图竞赛,激发参与热情,促进互助学习,强化记忆。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播放各地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城市烟花秀视频,有哈尔滨冰城风光、桂林山水映衬舞台、西安古城墙下表演,提问学生:这些风格迥异却极具魅力的地方是如何被国家统一管理安排的?引出行政区划话题。(二)新课讲授(30分钟)L行政区划层级展示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图,讲解我国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民族乡)三级,举例上海直辖市下辖区县,类比古代郡县制,阐释层级管理意义,让学生初步了解架构。2 .省级行政区概览PPT呈现34个省级行政区全称列表,引导观察数量、类别,说明

3、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构成,重点强调“两湖两广两河山”口诀涵盖省份,初步构建省份印象。3 .省级行政区分布与记忆地图分发,学生圈画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教师点明沿海、边疆省份,以旅游路线串联省份,如“从北京出发,经河北、山东沿海南下至广东”,强化位置记忆;开展拼图竞赛,小组合作拼中国行政区拼图,最快且准的小组分享记忆窍门,如云南似孔雀、黑龙江像天鹅,深化轮廓与位置认知。4 .简称由来探究给出“粤”“蜀”等简称,小组讨论推测由来,结合历史典故、物产资源讲解,如“晋”因春秋晋国得名,四川古为蜀地称“蜀”,加深文化理解,列举车牌、地方特产包装上简称应用实例,体会实用性。(三)

4、课堂小结(10分钟)思维导图回顾,从层级到省级行政区各要点,学生补充完善笔记;随机提问学生回答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中心,强化关键信息,教师强调行政区划分对国家统筹发展、民族团结的支撑意义。(四)课堂练习(10分钟)PPT展示10道选择题、5道填空题,如“车牌号苏A代表哪个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是”等,涵盖知识细节,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批,教师针对错题集中讲解,巩固学习效果。(五)课后拓展(5分钟)布置任务:收集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3个独特民俗文化资料,制作手抄报,标注涉及地名简称;鼓励学生用废旧物品自制省级行政区创意拼图,下节课展示,拓展知识运用深度广度。五、教学资源1 .教材、地图册: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配套中国地图册,提供知识文本与精准地图资料。2 .多媒体课件:含高清行政区划图、各地特色景观图、动态演示PPT,辅助讲解,增强视觉冲击。3 .教学道具:中国行政区拼图、地名卡片,课堂互动实操,激发兴趣,助力记忆。六、教学反思优点:教学方法多元结合,课堂氛围活跃,拼图竞赛、小组讨论充分调动积极性;联系生活、文化讲解简称等内容,知识易吸收。不足:学生个体差异下,部分基础弱的学生在复杂拼图、多省份细节记忆吃力;时间把控上,练习讲解稍仓促,部分学生错题理解不透。改进:对学习困难学生课后辅导,设计分层练习;优化课堂节奏,练习提前2-3分钟下发,预留充足讲解巩固时间,提升教学质量。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