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37.64KB ,
资源ID:525828      下载积分:5 金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白菜软腐病和黑腐病菌分离纯化.docx)为本站会员(夺命阿水)主动上传,三一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文库(发送邮件至doc331@126.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白菜软腐病和黑腐病菌分离纯化.docx

1、白菜软腐病和黑腐病菌分离纯化对朴钟云教授提供的白菜病害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初步认为采集制杏标本为两种病害,分别为白菜软腐病和黑腐病,查阅文献病原菌分别为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变种Cainpestrisp.caestris)fi1.1.tovorPV.Camtovora),具体内容如b: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白菜软腐病叶和黑腐病叶,2011年11月3日采自于辽宁清原。1.2 分离方法采用稀释分离法。在NA培养基上分离病原菌,取叶片病健交界组织经消毒处理后,用无菌水研磨,采用平板划线法及均匀涂板法分离,使细菌稀释形成分散的菌落,置于28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出现菌落后挑取单菌落连续

2、纯化3次,获得纯培养。1.3 致病性测定采用伤口离体接种法,即剌伤接种部位再进行接种.2结果与分析2.1 症状观察白菜软腐病症状:白菜软腐病又称水烂、烂疙瘩。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为大白菜包心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与雷霉病和病毒病并称为白菜的三大病害。发生部位从伤口处开始,初期呈浸润状半透明,以后病部扩大而发展成明显的水渍状,表皮下陷,上面有污白色细菌溢脓。病部内部组织除维管束外,全部腐烂呈粘油软腐状,并发出恶臭。S1.白则一病症状白菜I1.腐病症状:幼苗、成株均可发病。成株发病多从叶缘和宙虫为害的伤口处开始,出现“V”字形的黄褐色枯理。病理周困的叶组织呈淡黄色,与正常叶组织界限不明显,有时病菌可沿

3、叶脉向里发展,形成网状黄脉。叶帮染病,病菌沿维管束向上扩展,呈淡褐色,造成部分菜帮干腐,引起叶片歪向一边,有时产生高层而脱落。图2白菜黑腐病症状2.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白菜黑腐病菌:为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变种(XamhomonasCamPeS1.riSpv.c.wMs(Pamme1.)DoVSon),属薄壁菌门黄单胞杆菌属。菌体短杆状,极生单鞭毛,无芽范,不产生荚膜,菌体单生或链生,革兰氏反应阴性。在NA平板培养她上培养48h,菌落近阴形,初呈淡黄色.后变蜡黄色.边缘完整,略凸起,薄或平滑,具光泽,有黏性。S3白菜腐病落秘BB4白菜庙病落形杳白菜软腐病Mh为欧氏杆菌属细菌(ErwiniacamfooraPV.CamiowraDye)侵染引致。培养基上的落为灰色圆形或不定形,边缘明晰,S5白菜软腐病常形态BB6白菜软床病落形方2.3 病原的致病性能定白菜软腐病对MU来表现症状白菜腐病处理,表现典型症状图7白菜软J*病致病性制定接种分离到的病菌能够表现出典型的白菜软腐病症状,初步认为分离病菌为其致病菌。杳阅文献认为白菜黑腐病和软腐病病原菌分别为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变种(Xant1.iomonasCainpes1.rispv.campestris)和欧氏杆菌属细菌(ErwiniaCamfowraPV.C其确认需要进一步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鉴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