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开放大学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题库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库说明:资料整理于2025年2月,更新至2025年1月试题;资料涵盖2009年1月至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本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期末纸质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本科学员2025春季学期期末纸质考试。首字音序D代履行:是指义务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由他人代为履行可以达到相同目的的,行政机关可以自己代为履行或者委托第三人代为履行,向义务人征收代履行费用的强制执行制度。代履行主要适用于该行政法义务属于可以由他人代替履行的作为义务,例如排除障碍、恢复原状、强制拆除等。对于不能够由他人替代的义务和不作
2、为义务,特别是与人身有关的义务,不能适用代履行。首字音序G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因其具有的双重法律身份而享有不同的法律地位:一方面,公务员是公民。这一身份决定了公务员首先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另一方面,公务员是国家的公务员。这一身份决定了公务员享有公务员的法律地位。首字音序J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首字音序X行Z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彳亍政调解:是指由行政机关主持的,以国家政策、法律为依据,以自愿为原则,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促使双
3、方当事人友好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争议的方法和活动。彳亍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总称。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这些法规的具体名称包括条例、规定和办法。彳亍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彳亍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ry=ESO彳亍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
4、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即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被监督的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义务。彳亍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行Z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行Z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对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活动。它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自我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彳亍政合
5、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予以追究,违法行政主体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彳亍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彳亍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彳亍政奖励:是指行政
6、主体为了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充分调动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人民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或者模范地遵纪守法的行政相对人,给予物质的或精神的奖励的具体行政行为。彳亍政拘留: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惩罚措施。我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将行政拘留确认为一种处罚形式。在我国,只有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才能采取行政拘留措施。行Z政机关:是指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行政立法: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彳亍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主体及其
7、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主体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关于国家不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情形,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Q)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比如,不可抗力、第三人过错、受害人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行政追偿是指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代表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的法律制度。彳亍政追偿:是指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代表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
8、重大过失的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彳亍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彳亍政市法:是指同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彳亍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彳亍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彳亍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
9、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组织。行Z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2)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行为。(3)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彳亍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彳亍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违法或者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而应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彳
10、亍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行Z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取非强制的手段,取得行政相对方的同意和协助,有效的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主动的管理的行为。行Z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彳亍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强制征用相对方财产或劳务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